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赏析常江‖谐趣名联赏释(十六)

常江‖谐趣名联赏释(十六)

2020-06-12 22:52:15常江联斋 0条评论

孤山独庙一将军,单枪匹马;

隔江对岸两渔翁,并钓双竿。

 相传某地突兀一山,有一“将军庙”,奉一将军,其塑像形态为单枪匹马。有甲乙二士人游览,甲即景出上联,以将军为题,立意在写“一”。乙寻思间,见隔江对岸两渔翁垂钓,便以渔翁为题,对出下联,立意在写“二”。联语为特殊数量词巧对。孤、独、单、匹虽非数字,其概念均为“一”;对、两、并、双概念均为“二”。“隔”字,体会其意义,必有彼此两边(或两层、双方等)的对应概念,在这样的语境中,也有“二”的内容。

 

顺泰康宁,雍然乾德嘉千古;

治平熙世,正是隆恩庆万年。

 见《楹联新话》。清代嘉庆皇帝作寿,众大臣纷纷送寿联,一位新任翰林所作此联被置于寿堂正中。因为联语在对应位置上嵌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位皇帝年号,因此,不能不有崇隆位置。在技巧上,各应嵌入字都能组成既明白顺畅、又歌功颂德的词,在这点上,比起一般地称赞盛世皇恩,的确别出心裁,可见,作者是很有创新意识的。

  

兔走乌飞,地下相逢评月旦;

雁来燕去,途中相遇说春秋。

  见《巧对录》卷六。“地下”,是相对于鸟在空中飞行而言,指在地上。月旦,指日月,天明为“旦”,。

  联语用拟人手法,把飞禽走兽写得生动活泼,好似童话。其“暗接”技巧高超而严谨:月,照应“兔”,传说月宫中有捣药的玉兔;旦,照应“乌”,传说太阳中有乌鸦,故乌指太阳。雁来时则春天降临,燕去时秋日已到。月旦并用,评月旦,不是评论日夜,而是品评人物;春秋并用,说春秋,不是话说季节,而是论述历史。

 

南乡子前,常忆秦娥寻芳草;

西江月下,最念奴娇浣溪纱。

  作者梁元锴,生平未详。联语是以词牌名缀成巧对。上联含“南乡子”“忆秦娥”“寻芳草”三词牌;下联含“西江月”“念奴娇”“浣溪纱”三词牌。

  用一个“前”字、一个“下”字,把“南乡子”、“西江月”唤起,赋予生机,由静而动;再用“常”“最”两个副词,把“忆秦娥”“念奴娇”推向高潮。“常忆秦娥”“最念奴娇”,是何等热情?且是常忆(自己)寻芳草,最念(伊人)浣溪纱。如此构思、连缀,真令人拍案称奇。

 

树影横江,鱼游枝头鸦宿浪;

山色倒海,龙吟岩畔虎鸣滩。

 清代文人宋文甫,见乌鸦落在江边树上,倒影在江中,触动情思,又联想山色倒影在海里所能显现的景象,更加宏阔,作出这副巧对。联语上下均从树影、山色倒映水中构思:鱼游枝头,枝是影;鸦宿浪尖,鸦是影。龙吟岩畔,岩畔是影;虎鸣沙滩,虎是影。察物细致,文思巧妙。联中事物搭配,树与鸦、江与鱼、山与虎、海与龙,都是一为景物,一为与之有关联的动物,显得十分严谨与和谐。

 

流萤三四点菖蒲,七星宝剑;

蝌蚪两双排藕叶,四字铜钱。

 见《评释巧对》卷四。明代徐有贞同祝灏晚宴,见萤火虫落菖蒲上,菖蒲形似剑,三四萤火虫在,宛然七星宝剑,徐有贞据此出了上联。祝灏见藕叶状似铜钱,两双蝌蚪列于其上,似铜钱上的四个字,答出下联。从构思上说,作者善于联想,流萤的形状未必就如七星那样分布,蝌蚪排列的位置也很难上下左右那样平衡,但一经作者说出,我们的感觉,似乎就是这个样子。从词语选择上说,是前后照应:三四点—七星,菖蒲—宝剑;两双排—四字,藕叶—铜钱。

 

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角;

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

  见《快园道古》卷十二。明代唐皋,居官翰林学士期间,出使朝

鲜,朝鲜国王中宗李怿出上联,唐对下联。

  联语为拆字奇联,出句前四字,每字头部并列两“王”字,共有八个“王”字,毫无差异,是“一般头角”。唐皋所对句中四个字里除“鬼”外是“离、未、罔、两”四个各异的字,可说是“各样肚肠”。李怿以君主身份,出此奇句,自以为绝对;而唐皋对语,隐若敌国,亦自不凡,自然使李怿感到“棋逢敌手”,由衷叹服。难怪此联广为流传,成了斗智慧、斗文才乃至舌战的热门话题,以致经常被增改字数,往名人名事上附会,久传而失其本来面目了。

 

辇辈同车,夫夫竟作非非想;

究宄异穴,九九难将八八除。

 见陈方镛《楹联新话》。清朝末年,有个留学生从日本回国,靠吹吹拍拍保举为翰林,人多有议论。后来,他又想巴结甘肃布政使何彦升。何彦升,字秋辇,江苏人。翰林写信给他,抬头应为“秋辇大人”,竟被他写成“秋辈大人”。信中又将“研究”写成“研宄(guǐ音轨)”。彦升看信后,写了此联寄回给翰林,成为极有巧妙趣味的一桩笑谈。

  联语在字形对比的情况下,用析字、叠字格,加大讽刺的深度。夫夫,为“辇”字上部。非非想,就析字本身而言应为“非想”,即“辈”字上部;衍化为“非非想”,是讽刺翰林“想入非非”。九九,是“究、宄”两字的下部,没有区别。“难将八八除”,应为“难将八除”,意谓“究”字不能将“八”字除去;衍化为“难将八八除”,是为造成数字联想的效果,增强感染力。且“九九”“八八”表面看是数字,实际均是字形结构中的一部分。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常江谐趣联名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