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资讯大胆走路,小心迈步 ——常江教授“当代对联理论奖”获奖感言

大胆走路,小心迈步 ——常江教授“当代对联理论奖”获奖感言

2018-12-23 22:58:27未知对联中国 0条评论

常江,本名成其昌,汉军正黄旗人。一九四三年生,就读于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在青海省地质局物探队(工程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图书馆长兼教学部主任,语言学教授)、中国地质图书馆(副馆长)就职。受家学影响,自幼喜文,坚持创作,有“帐篷诗人”之誉。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会员;一九八四年发起创建中国楹联学会,历任秘书长、副会长、名誉会长及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地质大学、国家图书馆特聘教授。主持百余次全国性征联征诗评选,名列全国“联坛十杰”。一九五八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出版各类著述五十余种,包括专著《中国对联谭概》《对联知识手册》,整理古籍《成多禄集》(清)《古今联语汇选》(民国),主编《中华名胜对联大典》等。近三十年来,更为注重以多种手投研究、宣扬、推广楹联学术和地质文化,贯彻当年定下室名“两栖轩”的初衷。



常江教授

获得第一届“瓯海杯”对联创作理论奖。


以前都是给别人颁奖,今天轮到自己上台领奖,觉得这会场一下子庄严了许多。

以前讲话都是不拿稿子的,今天我是宣读获奖感言,似乎这样才符合会场的庄严。

从1984年中国楹联学会成立那时起,我就一直当评委,没有参加过征联,也就没有机会得奖。第一届颁发梁章钜奖,马萧萧老获得了终身成就奖,学会的领导说,这届是马老,下一届就是你,好戏不能一次唱完。到了第二届,没戏了。有些奖就是“说你行你就行”的事,我是不太在意的。说“不太在意”,就是也有在意的成分,因为在公平的环境里,毕竟这是一种行业的、界内的、甚至社会的认可。

这次“瓯海杯”评奖,我事先知道,以为只评新秀,没有想到主办方把时间回溯了三十多年,并且评委们主持公道,让这样一个大奖,落到我的头上。于是,我来到温州,郑重地对主办方、对每一位评委说声“谢谢”。

我更要感谢的是,这是几十年第一次为对联理论颁奖,它的意义在于,不仅填补了楹联界几十年评奖的空白,而且真正让人感受到理论与创作是对联文化前进的“两轮”,腾飞的“两翼”。这是我和楹联人最初的愿望,今天终于实现了。

在此,我不由得回顾几十年的楹联之行,概括起来是这样的经历:大胆走路,小心迈步。

本来诗写得好好的,偏要转身搞对联,够大胆吧?本来搞对联自得其乐,竟要成立全国楹联组织,够大胆吧?本来没做过什么领导,却当上中国楹联学会的秘书长,够大胆吧?一个理工科学生,立志做对联的学术研究,申报语言学教授,也真是够大胆的了。

然而,我一直小心地走着每一步。

因为家庭动荡,我先是错过了上私塾,背诵四书五经、唐诗宋词的机会,自觉先天不足;上大学又违心地错过了文学系,没有系统学习过文学理论、文学史,自觉后天无补;从青海调回北京,本来有去文学系进修的机会,可我是楹联学会的秘书长,工作压得我喘不过气来,只好放弃;等到咬咬牙下决心非去不可时,又评上语言学教授,没有资格了。于是,只好遗憾终生。可偏偏又一头扎进文学,弄起学术,这问题就很严重了。

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小心从事:遇到平仄问题要小心,我这个北方人没有判断入声字的本能;遇到历史典故要小心,小时候一部“蒙求”都没读过;遇到生僻字要小心,读错了会贻笑大方;著书立说迟迟不敢出手,怕什么地方误导了读者。我真羡慕学中文的余德泉、龚联寿、李文郑、陈健他们,有那么好的文学基础,在联海里穿行游刃有余。我也羡慕刘太品、王家安、金锐他们,虽然年轻,却读书破万卷,一入道就是高起点。

我要感谢楹联界的朋友们,没有看不起我这个不是文学科班出身的人,因为大家也看到,我小心迈步,不是不走路。我是在自学中走路,需要什么补学什么,缺少什么补充什么;我是在他学中走路,学习人家编书如何体现学术价值,学习人家跨界比较和吸收的经验;我尤其是总想着发挥优势,用自己的姿势走路:引进数理科学中的思维方式,于是,插图列表、数理统计,很自然地出现在我的专著里;引进文学创作特别是新诗写作养成的语言风格,简洁明确,不说废话。我的学术工作,就是三件事:小心地系统梳理前人的成果,小心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也很小心地编出7654种对联数目,仅此而已。

总结一生所得,便是“大胆小心”四个字。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更多的是说做学问,我觉得,除了做学问,做人、做事,都要如此。这是人生道理,这是人生心态,这是人生品格,正如我的一副自题联所说的:“放出眼光千丈远,收回心绪一拳平。”

谢谢大家!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常江当代理论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