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赏析景常春·宦蜀名人留下的对联文化粹编与赏析(三)

景常春·宦蜀名人留下的对联文化粹编与赏析(三)

2019-09-03 22:31:45有趣的学长TheStoryTeller 0条评论

三、四川按察使杨重雅的《对语偶录》


1、 杨重雅的生平简介


杨重雅(1815-1~1879),原名元白,字重雅(以字行世),号庆伯,江西德兴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甲进士(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中华书局2007年版),散馆授检讨,充武英殿总纂,与修《道光实录》。署都察院山东道监察御史。咸丰年间知成都府,与总督曾望颜关系较好,曾氏失势受牵连,出知顺庆府(今四川南充)。骆秉章任四川总督时,倾心奉承,并辅助骆秉章规画全蜀军事。任内督练团勇,同蓝大顺起义军作战。之后授四川按察使,转四川布政使。任四川按察使时,曾参与杀害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廖宗麟:《参与杀害石达开的杨重雅其人其事》,玉林师院学报2008年第29卷)。同治六年离川回籍为母守孝。光绪年间官至广西布政使、巡抚。1879年进京述职而病死于途中。

杨氏历官显要,却无姬妾二色,尤为罕见罕闻。在“丁母忧”期间,领衔修纂同治版《德兴县志》。孟庆云在志序中说:“请旧太史杨廉访总辑。时廉访自蜀臬奉讳在籍,服既阙,……出所撰各门小引五十余首,并总序一篇见示。”廉访、蜀臬(署),都是按察使的别称,证明杨重雅于川确实曾任按察使。杨氏在川内功绩较着,为官明干练达,有政声,尤以振兴文教为急务,创设书局,捐购经史子集诸书以资习览。有记载称其为成都知府时,“成都府试十六州县童子,自设贡院。德兴杨庆伯侍郎重雅知府事,始于贡院旁相地创建试院。”总督鹿传霖较为赏识,因而专为上奏其在蜀政迹,请付史馆立传,并附祀骆秉章专祠,得圣旨允行。

杨重雅在任成都知府时,作《都江堰赋》,赋中有:“李当时仅一郡守耳,却能不避险阻,怀其忧国忧民之心,戮力同心,官民全力以赴。卒使灾害消灭于无形,千秋俎豆,庙食万世。理固宜然,绝非幸致也。独惜今日官场,推拖敷衍,自圆其说、恐多做多错而裹足不前,尸位素餐,恬不知羞耻为何物也,悲夫!”(刘俊林:《玉垒金声——名人眼里的都江堰》,巴蜀书社2006年版)读其赋,可想见其是一个忧国忧民的官员。


2、 杨重雅的《对语偶录》


《对语偶录》在《管斑集》内,蜀中门生蔡抡科、陈世昌、王文佐等七人怕杨氏之作再散失,乃广搜汇编校录,杨笃篆笺,杨重雅即将离川回家为母守孝时的同治六年(1867)刻印。此书为散失拾遗搜编,二卷,卷一为诗,卷二为对语,因是拾遗搜编,诗与联总量都较少。对联方面共42副,全部都是杨氏在四川时之作,所作时间基本上在1864至1866年,也即在其任成都知府、顺庆知府之时。联类除一副挽联外,均为题署、贺寿联二种,其中贺寿联26副,不少为一题三至四副,有一题“贺盐茶道寿”,仅有一、四联,说明二、三联散失。贺寿联虽占多数,可惜仅有一二副有物件姓名或字体大小外,其余均无,这为赏析带来诸多不便。

门生中仅查到蔡抡科一人,其余六人均失考。蔡抡科,生卒年不详。四川营山人。同治丁卯年(1861)举人,曾官云南龙马府知府。书名篆笺者杨笃,据查,杨笃(1834~1894),字巩同、雅利,号琴如、秋湄、吕香真逸等,山西乡宁人。生于书香门第。同治甲子年(1864)举人,后讲学西宁宏州书院。精金石学、文字学,善考订。撰修《西宁新志》、《山西通志》等十三部。据杨笃的足迹而言,他未曾进过四川,因何为杨重雅书名题笺到是一个谜?或许杨重雅的门生中有与杨笃交往也未可知?

重雅好作对联,不仅在四川题留有作,连从四川去甘肃阶州(今陇南)平回民之乱的短时间内、后至广西为官等也有联作。如题甘肃贡院三联:


相业转乾坤,陆海尘清,长安日近;

人文关世运,九霄露湛,多士云蒸。


共赏万余卷奇文,远撷紫芝,近搴朱草;

重寻五十年旧事,一攀丹桂,三趁黄槐。


小坐足怡情,四面云山,四围楼阁;

数缘堪促膝,宜谈风月,宜话桑麻。


题广西全州寺院对联:


湘灵瑟,吕仙怀,坐览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3、 杨重雅对联赏析


重雅对联中,题署联较有价值。如都江堰二王庙曾题四副,但而今不见于二王庙有悬挂,作品均不见于书籍,如四川人民出版社《青城山都江堰名胜楹联选注》(陈家铨阙宗仁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成都名胜楹联》(四川省楹联学会等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巴蜀名胜楹联大全》都未见载,可见在二王庙杨之联属早期。杨重雅的四副联为新建(李冰)太守专祠题:


蜀封在秦惠、廿有七年,其时中国始通,天遣名臣开崄界;

江水出岷山、百五十里,此地上游高踞,人传神績廓灵关。


大禹凿三巴,圣继父功,贤开事业;

巨灵擘二华,彼矜神迹,此务人谋。


淘滩作堰定高深,文字心传,千秋法守;

崇德报功昭肸蚃,专祠屹立,全蜀帡幪。


合儒释道以同原,国封为王,川称曰主;

彼去来今而不朽,亲如父母,尊则神明。


题联有较重要的史实价值,反映出现在的二王庙大殿,可能就是同治初年新建的(李冰)太守专祠。四副联语从不同的角度称颂李冰的功绩,他的深淘滩、低作堰治水方法是千秋法则,所以他也同老子孔子佛祖一样,被朝廷封为王,而李冰对于百姓而言,他却如同父母,被尊为神灵。第一副溯史用典,说蜀郡是秦惠王二十七年(公元前311)时封的。秦惠王时,蜀王封于汉中的苴侯与巴国交好,而蜀国又与巴国交恶,此举引起蜀王不悦。据《华阳国志》记载:“昔蜀王封其弟于汉中,号曰苴侯,因命之邑曰葭萌。苴侯与巴王为好,巴与蜀为仇,故蜀王怒,伐苴。苴奔巴,求救于秦。秦遣张仪从子午道伐蜀。”秦惠王于公元前316年灭蜀,也灭了苴与巴。后秦国置蜀郡,设郡守,成都为蜀郡治所。灵关:见《文选·左思<蜀都赋>》:“廓灵关而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刘逵注:“灵关,山名,在成都西南汉寿界。”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杜宇称帝……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巨灵,神话传说中劈开华山的河神。《文选·张衡<西京赋>》:“缀以二华,巨灵赑屃,高掌远跖,以流河曲,厥迹犹存。”薛综注:“巨灵,河神也……古语云:此本一山当河,水过之而曲行,河之神以手擘开其上,足蹋离其下,中分为二,以通河流。手足之迹,于今尚在。”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诗:“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肸蚃,比喻灵感通微。晋·左思《蜀都赋》:“天帝运期而会昌,景福肸蚃而兴作。”杜甫《朝献太清宫赋》:“若肸蚃之有凭,肃风飚而乍起。”帡幪,本指古代帐幕之类的物品。后亦引申为覆盖、庇荫、庇护。

杨重雅又有题江渎庙联,二王庙最初不是兴建的。东汉时为纪念蜀王杜宇,在现在的二王庙处兴建“望帝祠”,南朝齐明帝建武年间(494—498),益州刺史刘季连迁“望帝祠”于郫县,改祀李冰父子于此,称名“崇德庙”,后亦有江渎庙、秦太守李公祠、真常道院、川主庙等等之称,清乾隆时之《灌县志》中称“二郎庙”,后遂称之曰“二王庙”。故重雅题江渎庙联,其实也是题二王庙,其联为:


天府拥侯封,记从彭泽西来,溯委穷原征肸蚃;

地只崇祀典,看取大江东去,济人利物炳声灵。


上联说自己从(彭泽)江西到成都来为官,至二王庙前追溯李冰父子的灵感通微。下联讲此地是最隆重祭祀秦太守李公仪礼处,面对日夜东流去的岷江,就犹如彪炳他救助庶民、对世事有益的声势威灵。声灵,声势威灵。张煌言《北征录》:“尔时上游声灵丕振,而留都守御亦坚。”

《对语偶录》中有成都府新建试院题联四副,另关于此事,近代雷瑨、朱应镐、胡君复相关著作均有记载。雷瑨着《楹联新话》(民国七年上海扫叶山房石印)卷二亦有记载:“成都府试十六州县童子,向假贡院,德兴杨庆伯侍郎重雅知府事时,就贡院旁相地创建试院。自撰联云……”。还有民国周洵《蓬庐随笔》(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也作过记载:“成都皇城为明蜀王故宫,清时作为乡试贡院。贡院之左,为成都太守试郡属童生之所,俗呼曰‘府试院’。杨庆伯中丞重雅守成都时,题试院大堂一联云……一切本身,一切本地,极细意熨贴之致,盖中丞为江西庐陵人也。”可见杨重雅创建试院并题联事迹影响很大。所题四副联如下:


燕厦千间,看鸿构轩昂,足补前人未备;

鹏程万里,望龙门咫尺,相期后进同登。


五千人、位次安排,竟日程材,看云水光中,毫无障蔽;

十六属、官绅联络,经年蒇事,愿星霜阅后,长与维持。


前本仓场,须知教养兼施,合作百年长计;

后邻鑄局,要使钧陶就范,胥成万选奇才。


我生与、永叔同乡,衡鉴无私,得士亟求如轼辙;

此地是、升庵故里,仪型未远,论文何必溯渊云。


第一副末句“足补前人未备”,即指试院以前是借用贡院之事。四副联语夹叙夹议,运笔自如,足见其学识功夫。表明了试院的前身是仓场,后面是鑄钱局,又对莘莘学子寄予无限希望,也想到了今后自己离任后,当地的官绅每年办完事后,要知道艰难辛苦,长期维持。联语工整雅致,用典贴切。燕厦,地名,指中国湖北省东南边陲古镇燕厦,古名宝塘。后为重耕读之典。南唐时,燕厦车田村人吴仲举任池阳县令。宋太祖开宝七年,宋军直逼南唐。吴仲举宁死不降,还杀了宋招降使者。池阳失陷后,仲举被捕后视死如归,宋将曹毅被吴的忠义感动,手软放生。仲举回乡一心教子读书。宋仁宗景佑年间,吴仲举的三个儿子吴几复、吴中复、吴嗣复先后考中进士,被称为“吴三贵”。钧陶,用钧制造陶器。比喻造就。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陶,陶冶、陶铸。喻教育、培养。永叔,江西庐陵人欧阳修的字,作者与欧阳修都是江西人。轼辙,指苏轼苏辙兄弟。渊云,指的是王褒和扬雄。

杨重雅出知顺庆府(今四川南充)时,为府衙题联更多,共作了六副,此选介两副:


胜地控西南,仪表俨然崇岳牧;

清音遍山水,广居犹似在蓬瀛。


二千石、愧领同僚,尚论何人,循吏声华良吏績;

十七载、忝膺通籍,抚怀如昨,词臣风采谏臣心。


联作极赞顺庆府地理位置之重要,如同朝廷的封疆大吏样,又说此地山水清幽,宜居犹似在蓬瀛仙境。岳牧,指传说中尧舜时四岳十二牧的简称。《书·周官》:“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后以泛称封疆大吏。第二副表明自己作为这里的地方官,要成为正史中记述那些重农宣教、清正廉洁、所居民富、所去见思的州县级地方官。同时又想到做官已经十七年,回忆起来如同昨天,自己仍然要保持文学侍从之臣的风采和直言规劝之心。通籍,做官。“籍”是二尺长的竹片,上写姓名、年龄、身份等,挂在宫门外,以备出入时查对。因此后来便称做官为“通籍”。

杨重雅的贺寿联虽为多数,但仅有一二副有人物姓名或字号,其它均无且不少为贺某官之母、之夫人寿。不过除两三联较短外,其它都较长,写得大气酣畅。短联如贺林勿村巡抚六十寿:


天下大魁海邦正使;

六旬甲子万里屏藩。


林鸿年(1804~1886),字勿村,侯官(今福州)人。道光十六年状元及第,是福建省清朝时期的第一个状元,也是莆田第一位入二十四史的著名人物。林鸿年严于律己、宽厚待人。道光十八年被册封琉球国之正使,出使琉球,而后历任广东琼州府知府、云南临安府知府、云南巡抚等职。同治五年被以“畏寇逗留”等罪名革职,返回福州后担任正谊书院山长,培养出的栋梁之才多达百余人,其中包括陈宝琛、林纾、陈衍、吴曾祺等人。在林任云南巡抚期间,太平军石达开部自四川叙州入云南境内,锐不可挡,云南各地反清斗争日益激烈。林上任就碰到了一个难题:南面杜文秀部进占永北厅,威逼昆明;北边“土苗各匪啸聚”,占着川、黔、滇三省要道;东面渠魁独霸一方;西边杨振膨等进攻临安。慈禧太后密谕林与四川总督骆秉章、云贵总督崇实通筹防守之策。因林有与秉章、崇实通筹之事,而此时作者又正协助骆出谋划策,自然与林有交往,1864年林六十寿时即作此联为贺。

长联如贺江方伯双寿:


我方校射,公适悬弧,想当年彤矢勋名,九功乐舞;

节正迎春,时逢设帨,看此日紫薇庭院,并蒂花开。


此联作于1864年正月立春之后,江某时为四川布政使(方伯之意),过生之日,作者正在主持成都武举人考试,故联语前两句点明江方伯夫妇双寿之事与时间,随即称颂他是当年皇上曾赐以彤矢的有功大臣,享受了九功乐舞的宴庆。寿联以皇上赏赐夸男,以紫薇花艳颂女,作得恭贺得体,喜庆祥和。校射,进行武举人考试时比试射技和武艺。悬弧,男性生辰,古代风俗尚武,家中生男,则于门左挂弓一张,后因称生男为悬弧。彤矢,即朱漆箭,古代天子用以赐有功诸侯大臣。九功乐舞,唐代三大乐舞之一,本名《功成庆善乐》,又名《庆善乐》。唐太宗诞生于庆善宫,贞观六年(631),太宗回到庆善宫,在渭水之滨宴请群臣,并赏赐乡亲邻里,并赋诗十韵,命乐师配上管弦之乐,制成《功成庆善乐》。设帨,古礼,女子出生,挂佩巾于房门右。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宦蜀名人文化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