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新旧《联律通则》的比较及商榷

新旧《联律通则》的比较及商榷

2023-12-14 15:01:15云帆高扬阿扬说联 0条评论

最新版的《联律通则》昨天在刷屏,引得楹联界的高度关注。这一版的《联律通则》将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2008年10月1日颁布的《联律通则(修订稿)》同时废止。那么新旧两版的《联律通则》有哪些不同点呢,我们作了比较,今简述之。
  1.称谓的改变。
  新版中除了学会名称中出现“楹联”两字之外,旧版中的“楹联”均改称“对联”。
  2.定性的变化。
  在引言部分里强调了对联的地位——“对联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原先的三性“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中保留了“实用性”之说,用“谐巧性”和“文学性”置换了另外两点。
  3.特征的表述。
  旧版中“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新版的表述为——其基本特征是“对仗”,即“词语对偶”与“声调对立”。最明显的不同是“声律协调”改成了“声调对立”。
  4.规则的调整。
  六条基本规则都有或多或少的调整。
  第一条“字句对等”中的“上联下联”合并成“上下联”;
  第二条“词性对品”中原先的“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一句,删除了其“句法结构中”五字,“对仗种类”换成了“对偶种类”;
  第三条“结构对应”里旧版“词语的构成”改作“词语的结构”,原先后面的句子作了较大的删减,成为“彼此互相对应,或符合传统习惯”;
  第四条“节律对拍”,旧版的“语流一致”新版改作“句读节奏一致”,“声律节奏”,改成“音节节奏”,删除了“与声律节奏有异有同”;
  第五条不仅小标题“平仄对立”改成“声调对立”,而且解说中除了末句外,其他都作了简化,明确为“本句中相临节奏点上的字,平仄交替;上下联句所对应节奏点上的字,平仄相反。多分句联中,各分句句脚的平仄有规律地交替。”
  第六条的小标题旧版是“形对意联”,新版改作“语意关联”,解说就是一句话——上下联句表达同一主题。
  5.对格的说法。
  第二章的第七条“传统对格”中旧版的“属对格式”改成“传统修辞对格”,并浓缩了解说文字,变成“当句自对、叠字对、交股对、借对等,均可视为工对”。
  第八条关于用字的平仄,去除了一些专有名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作了说明——或依古汉语旧声韵(即平水声韵),或依现代汉语新声韵,但在同一副对联中不得混用。
  第九条将旧版的文字删减为“使用领字、衬字、虚词、两个音节以上的数词等,允许不拘平仄,且不与相连词语一起纳入节奏”,明显不同的是,原先的“三个音节及其以上的数量词”变成“两个音节以上的数词等”。
  第十条的避忌问题里(1)(2)两点未变,(3)点说得更简明——“避免三仄尾,忌讳三平尾”。
  6.从宽的范围。
  旧版的第三章为“词性从宽范围”,新版去除了“词性”两字。几个小点有所变化。
  (1)形容词和动词;去除了原先的“(尤其不及物动词)”;
  (2)偏正词组中充当修饰成分的词;去除了旧版里句子前的“在以名词为中心的”。
  去除了旧版的(3),将原先的(4)(5)简化成:
  (3)同义或反义连绵词;
  (4)成序列(或系列)的事物名目。
  第十二条概括为:巧对、趣对、摘句对、集句对等,允许适当放宽。
  7.附则的说明。
  第四章的附则第十三条增添了“教育”两字,强调了《联律通则》是对联教育的重要依据。
  总体来看,新版的《联律通则》比旧版少了300多字,贯彻了“多做减法”的原则,变得更为简洁,去除了一些专业名词,语言通俗易懂,有利于初学者学习、掌握。成为对联教育、创作、评审、鉴赏中,在格律方面的基本依据。
  我们不难看出,参与修订者从引言到基本规则,再到传统对格,从宽范围,直至最后的附则,都是字斟句酌,力求用字、用词准确,表现出严谨的治学精神。
  为了《联律通则》的更加完善,我们先提两个可商榷之处,供专家参考。
  其一,衡量一副对联是否合律,我们可以对照“第一章基本规则”里的六条,符合六条者即为合律之联。然而我们知道“无情对”是对联大家庭里的一员,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对照“第六条:语意关联。上下联句表达同一主题。”无情对是不合这一点的。(这也是旧版《联律通则》遗留的问题。)因此,新版《联律通则》对此应该有个附加说明,否则就把“无情对”无情地开除了。有了特别的说明,我们遇到初学者的提问,就可以作一规范的解释,减少争议。
  其二,第一章的基本规则里第五条“平仄对立”改成“声调对立”似可商榷。
  声调,是指汉字字音的高低升降。古汉语的声调有平、上、去、入四类。普通话的声调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另有轻声。王力《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汉语是元音占优势的语言,而又有声调的区别,这样就使它特别富于音乐性。”有声调,就“特别富于音乐性”,声调强调的是协调、和谐,而非对立。从词语的搭配和表述的准确性来看,旧版的“平仄对立”似乎不必改动。
  爱之深,苛之切,愿我们的《联律通则》臻于完善,在对联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自: 阿扬说联 https://mp.weixin.qq.com/s/XppKGM9KjBx6hjDEk7eq0A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联律通则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