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王建民‖试述对联的词语结构对应

王建民‖试述对联的词语结构对应

2021-08-05 22:31:08王建民联斋 0条评论

1、前言

《联律通则》的第一章的第三条是要求对联的结构对应。也就是: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上述词语和句式结构的两个方面严格对偶,称为对应或对仗。对“结构对应”的把握,主要应侧重于上下联词语结构的对应。

本文重点阐述对联词语结构的对应。

 

2、词语结构

简单地说,词语(词组、短语)结构就是词和词之间的构成关系。词语的主要构成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形式:偏正结构、并列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连动结构、方位结构、介词结构和兼语结构等。需要说明的是:词语可以是两个词组成,也可以是三个、四个等词组成,只要没有构成句子,都可称为词语。

上下联相对的词语,最好是并列结构对并列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依此类推。

 

2、1偏正结构

偏正结构也叫主从结构,词与词之间有限制、修饰,补充作用。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前部分叫偏,后部分中心词是正。其组成方式为:定语+中心词(名、代)。如:梅花、五岳、大海等。

例1清﹡林则徐

世无遗草真能隐;

山有名花转不孤。

注:上联的“遗草”和下联的“名花”分别为偏正结构。

 

例2清﹡周铭恩

千古死应无此法;

斯人奇在不知名。

注:上联的“千古”和下联的“斯人”分别为偏正结构,然后又修饰“死”和“奇”构成大偏正结构作主语,即“千古死”和“斯人奇”。

 

2、2并列结构

也称联合结构,由词或词组并列地联合在一起,各部分无轻重、高低之分,无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多能自对。并列结构有时类似固定搭配而不能分开。

并列词组一般要求词性相同,类型有:(1)名词+名词;(2)动词+动词;(3)形容词+形容词等。例如:天地、春秋、奔跑、高大、虚实、你我等。

例3清﹡邓廷桢

姓氏不妨偕豹隐;

光芒终许看龙腾。

注:上联的“姓氏”以及下联的“光芒”均为并列结构。

 

例4清﹡林则徐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注:上联的“国家”、“生死”以及下联的“祸福”、“避趋”均为并列结构,分别相对应。

 

例5清﹡康熙

庭松不改青葱色;

盆菊仍霏清静香。

注:“庭松”、“盆菊”均为偏正结构,而“青葱”、“清静”则均为并列结构。

 

例6明﹡柳如是

浅深流水琴中听;

远近青山画里看。

注:“浅深”、“远近”均为并列结构,而“流水”、“青山”则均为偏正结构。“浅深”修饰“流水”,“远近”修饰“青山”,分别构成大偏正结构。

 

2、3主谓结构

主、谓两者是陈述和被陈述关系。主部分一般由名、代词充当;谓部分主要由动、形容词充当。例如:车跑、花红、我走等。

主谓结构类似于句子中的主语和谓语的关系。

例7清﹡王文治

槐为王氏传家树;

杏是唐人及第花。

注:“槐”和“杏”都是主语,而“为”、“是”则均为谓语动词,从而分别构成主谓结构。

 

例8清﹡钱大昕

月写个文疏映竹;

山行之字曲通花。

注:上联中,“月写”和“疏映”分别为主谓结构;下联中,“山行”和“曲通”分别为主谓结构。

 

 2、4动宾结构

前边动词表示动作或行为,后边的名词或代词(宾)受前边动词(谓)的支配。即:动词+名词(或代词)。如喊我、开车等。动宾结构类似于句子中的谓语和宾语关系。

例9清﹡何绍基

花笺茗碗香千载;

云影波光活一楼。

注:上联的“花笺”与“茗碗”,以及下联的“云影”与“波光”,构成并列结构,成为主语部分;上联的“香”与“千载”,以及下联的“活”与“一楼”,则构成动宾结构。

 

例10明﹡冒襄

风流顾曲情如绪;

寥廓横空鉴若华。

注:上联的“顾曲”以及下联的“横空”分别构成动宾结构。

 

2、5动补结构

动补关系词组,一般是指前边词发出动作,后边的词起补充说明动作的结果怎么样或程度如何。它的构成方式一般为:动词(形容词)+补语。如走遍、装满、听懂、染红等。动补结构类似于句子中的谓语和补语关系。

例11清﹡袁枚

桑榆晚景休嫌少;

日落红霞尚满天。

注:上联的“嫌少”以及下联的“满天”分别构成动补结构。注意“天”字的词性。

 

例12清﹡黄一桂

读史渐知心学误;

莅官益觉理儒疏。

注:上联的“知误”构成动补结构,其意思是:读了史书后逐渐知道被心学所耽误了。下联的“觉疏”亦构成动补结构,意思是:当了官以后益发觉得对于理儒的生疏。

 

2、6连动结构

 连动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表示下一个动作是上一个动作的连续,不能颠倒。如:守株待兔;打草惊蛇。

例13毛泽东《送瘟神其二》之颔联

红雨随心翻作浪;

青山着意化为桥。

注:“随、着”分别作上下联之第一谓语动词,“翻作、化为”分别作上下联之第二谓语动词,第二动词是第一动词的连续。

 

例14清﹡嘉庆

鹤翔珠树腾朝旭;

凤翥瑶冈举瑞霞。

注:上联中“鹤”先“翔”后“腾”,具有连动关系;下联中“凤”先“翥”后“举”,亦具有连动关系。

 

2、7方位结构

汉语中的单音方位词有:上、下、里、外、东、西、南、北、间、底、顶等。方位词前边也可加上词或词组而组成方位结构。

例15清﹡金农

德行人间金管记;

姓名天上碧纱笼。

注:上联中“人间”和下联中的“天上”分别为方位结构。

 

例16清﹡姚元之

壁看崔北指头画;

坐有秦西面角山。

注:上联中“崔北”和下联中的“秦西”分别是方位结构。崔北擅长画人物、山水、花和动物,是18世纪著名画家之一。

 

2、8介词结构

前面是介词,和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结构组合在一起成为介词结构。介词的种类比较多,如表示时间、处所、方式、目的、原因等等。

例17清﹡曾国藩

世事多因忙里错;

好人半自苦中来。

注:上联中“因”和下联中的“自”都是介词,分别构成原因介词结构短语“因忙里错”和处所原因介词结构短语“自苦中来”。

 

例18清﹡梁同书

冰壶在怀清可濯;

石泓为友交最深。

 注:上联中“在”和下联中的“为”都是介词,分别构成处所介词结构短语“在怀”和目的介词结构短语“为友”。

 

2、9兼语结构

兼语结构属于动词性短语,上一个动作的宾语是下一个动作的主语。如:饮鸠止渴,画饼充饥等。

例19明﹡唐寅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注:上联中“叔”是动词“呼”的宾语,又是“束”的主语,构成“嫂呼叔束”兼语结构。同理,下联中“姑”是动词“令”的宾语,又是“箍”的主语,构成“姨令姑箍”兼语结构。

 

例20清﹡邓廷桢

姓氏不妨偕豹隐;

光芒终许看龙腾。

 注:上联中“豹”是动词“偕”的宾语,又是“隐”的主语,是兼语结构。同理,下联中“龙”是动词“看”的宾语,又是“腾”的主语,构成兼语结构。

 

6、结语

(1)《联律通则》基本规则的第三条要求结构对应,是指词语结构和句式结构的两个方面的对应或对仗;

(2)词语结构对应的基础是《联律通则》基本规则的第二条词性对品或满足第三章词性从宽范围;

(3)词语结构的分类或分析是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的各种词组或短语,有利于创作对联的结构对应;

(4)用现代汉语语法来分析古联有时还有冲突,须不断总结经验。

对联是属于古汉语体系的一种文体,当今我们创作时,一方面我们要用《联律通则》包括现代汉语语法来指导,同时也要汲取古联的精华和经验,使得我们对联的创作水平越来越高。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联律通则词语结构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