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杨相林‖浅议格律诗入门

杨相林‖浅议格律诗入门

2022-02-06 22:54:05杨相林联斋 0条评论

一、格律诗的发展概况

     格律诗是中华民族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源于六朝齐梁,兴盛于唐代,传承发展于唐后历代,至中国新文化运动跌到了低谷,上世纪八十年代复兴至今,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现有研究诗歌的队伍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新诗,其二格律诗,其三古风。(但也有部分诗人三者俱备)。新诗及古风不在此文浅议之列,第二种诗人已熟悉掌握了格律诗创作之技能,且散见于全国各诗词学会,是各诗词团体的领军人物。本人既不居其一,也难居其二,只是徘徊在走向格律殿堂的途中。至此谈一下学习格律诗的体会,便与同路人携手并进。

 

二、格律诗的五种固定

     格律诗的五种固定是篇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

    1.篇有定句指绝句为四句一绝,律诗则八句成律,唯有排律规定句数不等。词和曲是格律诗脱胎换骨的产物,虽长短句不齐,但各词、曲牌所规定的句数相等(词、曲不在此文浅议之列)。

    2.句有定字指五律及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及七律(也包括排律),每句七个字。至于词、曲各牌子所规定的每一句都有明确规定字数(词、曲不在此文浅议之列)。

    3.字有定声指字的声调。其内容包括古声和新声。古声以平水韵中所规定的上平声、下平声(上、下平声皆为平),上声、去声、入声(上、去、入声皆为仄)为依据,对中国的汉字逐个进行格律识别,排列站队,这个过程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去实践。而新声则以《新华字典》为依据,一、二声调归平声,三、四声调归仄声。这道门坎是冲破格律诗的关键。在识别声调的过程中,无论古声和新声,要特别注意多音字。相同的文字,不同的音节和不同的声调所表达出来的意思是截然不同的,格律的检测上,特别是网络的检测难精此艺,难当此任,需要作者利用工具书根据诗意对应判断。

     4.韵有定位指绝句和律诗偶句尾字必须押韵。首句可入韵或不入韵。而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词有规定韵脚,曲的韵脚较多,二者不在此议之列)。

     5.律有定对指五律、七律和排律除首联和尾联外,腰间两联(排律腰间所有联)词性结构和格律相互对仗。

 

三、格律诗的四大要素

    四大要素是根据对诗句五种固定的特点,将适合表达诗人情感的文字和词组寄托给意象,恰当地植入固定的位置。其包括押韵,平仄,粘对,对仗。

    1.押韵。押韵是根据韵书规定的,把归纳在一起同韵部的汉字选出来,放在韵脚上,韵脚就是上面所说韵的定位所在。当今用韵可分为两种,古韵和新韵。古韵以平水韵为正宗,是宋末平水人刘渊依据唐人用韵情况,把汉字划分成106个韵部,每个韵部包含若干字,供诗、词、曲韵脚选择使用。在选用的过程中只能选用同一韵部,不能错用。因刘渊是山西平水人故称为平水韵。新韵则以《中华新韵十四韵》或《中华通韵》十六韵为依据。且新旧声韵不能混用。在当今创作的实践中,建议那些惯用古韵的诗词大家们,在选用同韵部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减少使用那些与新声韵母大相径庭的字来做韵脚。例如平水韵十三元中的“元”和“村”相押,“门”和“烦”相押。这些汉字虽然同属一个韵部,按古韵没有出韵,这要让睡在地下一千多年的古人们苏醒之后来评判来欣赏,现代人吟诵起来怎么也感觉不到舒服。

    2.平仄。平仄指平声和仄声,是构成诗文韵律的灵魂,失去了平仄格律也就无从谈起。下面举例与粘对一起解析。

    3.粘对。粘是粘连或粘接;对是平对仄,仄对平。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两联之间平仄粘对。例如,本人写给宋江的一首律诗:

   七律  宋江(新声韵)

匍如乞丐令如山,影似观音罪似天。

错把昏君尊世主,生将正果判妖团。

恨无覆地翻天手,愧有乘风破浪船。

一世功名东逝水,千秋孽债几时还?

     首句“匍如乞丐令如山”的格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二句“影似观音罪似天”的格律是仄仄平平仄仄平。此所谓一句之中平仄相间,一联之中平仄相对。第三句“错把昏君尊世主”的格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与首联第二句仄仄平平仄仄平的格律前四字同为仄仄平平是谓相粘。第四句“生将正果判妖团”的格律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与本联仄仄平平平仄仄形成平仄相对。第五句“恨无覆地翻天手”的格律为:通平仄仄平平仄,与第四句平平仄仄仄平平,前四字同为平平仄仄,此所谓联间相粘。第六句“愧有乘风破浪船”的格律为仄仄平平仄仄平,与第五句平平仄仄平平仄构成对仗。第七句“一世功名东逝水”的格律为仄仄平平平仄仄,与第六句仄仄平平仄仄平前四字同为仄仄平平,是为联间相粘,而与第八句“千秋孽债几时还”的格律平平仄仄仄平平,又构成了平仄相对。

    4.对仗。对仗是按照字音发出的声调所判断出来的平仄和字义的虚实属性所做成对偶的语句(在粘对中顺便提了一下)。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词性的对仗,结构的对仗,格律的对仗。对仗是检验律诗创作功夫的重要因素。如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①词性对仗。“一行”对“两个”数量词相对;“白鹭”对“黄鹂”,名词相对,“黄”与“白”又是形容词的颜色相对;“上”和“鸣”为动词相对;“青天”对“翠柳”和“黄鹂”对“白鹭”一样妙对

    ②结构相对。此诗的上联结构为:二、二、一、二结构句式,下联为二、二、二、一结构句式。“窗含”、“西岭”、“千秋”、“门泊”、“东吴”、“万里”同属偏正结构。结构大体可分为并列结构,偏正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动补结构,定补结构,介宾结构等等……。

    ③格律对仗,指一联之中下句与上句相对应的平仄要相反(在拙作巜七律-宋江》中已顺便提到)。在杜甫七言绝句中,“一行”中的“一”字平仄可通用,属“通平”,对数量词“两个”,其格律为“仄仄”;“白鹭”为仄仄,而“黄鹂”为平平;动词“上”为仄声,而动词“鸣”为平声;“青天”为平平,对“翠柳”为仄仄……。主谓关系“门泊”对主谓关系“窗含”,属偏正结构,“门泊”为通仄,而“窗含”为平平;偏正结构“东吴”为平平,对偏正结构“西岭”,“西岭”的格律为通仄;数量词“万里”为仄仄,对数量词“千秋”为平平;名词“船”为平,对名词“雪”为仄。

 

四、格律诗的句式变换

    (一)句式

    以七绝为例,可分为以下四种变化:

    ①、仄起平收式。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②、平起平收式。即:平平仄仄仄平平;③、平起仄收式。即:平平仄仄平平仄;④、仄起仄收式。即:仄仄平平平仄仄。

    (二)变换

     需要说明的是,什么样的句式,主要是对绝、律首句而言,取决于首句第二个字和尾字的平仄。第二个字平或仄代表起,尾字的平或仄代表收。首句的第一个字可平可仄,不足为凭。

     就七字句而言, 根据首发句式通过句内的平仄相间,联内的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的平仄相粘,构成四句的叫做七绝,构成八句的叫做七律,构成八句以上且腰间联联对仗的叫做排律。将七律前面的两个字去掉叫做五律,七绝前面的两个字去掉叫做五绝。

    清代赵翼《陔余丛考》引《诗法源流》云:"绝句,截句也……"。五绝和七绝可以从五律或七律的前四句截下来,也可以从后四句截下来;可以截首联加尾联凑成,也可以从腰间对仗的两联截下来。但无论怎样截句,其中的五种固定和四种要素始终不会改变。

 

五、为什么要学习格律诗

   (一)五美效果

    格律诗通过五种固定的句式和四大要素,给人们产生了以下五美效果。即:均齐美、节奏美、音乐美、对称美、简洁美。这五种艺术效果是诗坛上其它任何一个诗歌体裁在一首诗里难以同时体现出来的独有功能。也是格律诗(词、曲)从古至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二)家国精神文明的体现

    格律诗(词、曲)对中华民族而论是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对国家来说是瑰宝、是构成文明大厦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对个人而言,“腹有诗书气自华”,是文学的积累、自身的修养,素质的提升。

   (三)传承的需要

    学习研究格律诗(词、曲)的精粹,发展壮大格律诗人的队伍,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和提高家国的精神文明,我们每个文艺工作者应责无旁贷,是功在当代而利在千秋。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格律诗格律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