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研究需要构建自己的『四库』

对联研究需要构建自己的『四库』

2020-05-05 22:09:59王家安白藏阁 0条评论

00

楹联学构建,须从联史及文献着眼;而联史研究,当从联家入手。


这是二〇一〇年前后,我矢志楹联研究时,认为一条必要而可行的道路。当时我即先本着就近原则,从整理研究陇上楹联文献及联家入手,并在实践中理清一条经验,即研究一位联家,决不能孤立的“就联论联”。


当时发现,不少所谓研究文章都停留于简单的联语赏析,最多诠释其意境及所引用之典故,而对于创作背景,作者当时所处环境、心境等,乃至这些对作品及风格的影响,涉足无多,对与之关联的人际交往、社会变迁、楹联流传等,大多因资料短缺而视野有限,笔触更未曾谈起。进而我以为,研究一位联家,除了解其基本事略、关注其联语外,还应建立其相关的“联家四库”,并日积月累,不断丰富其“库存”。


老照片·近代楹联习俗


01、作品库


第一库即“作品库”。建立其作品之档案,不仅限于联作,还包括其所存世各类作品,都应加以关注。


一是联作。研究联家,自然从联语入手,然联语只零星所获,终一知半解;故看到有的研究文章,来来回回列举的就那几副,是所得无多也。有联集传世的自不必说,没有联集的,或是联集不易得的,研究者多不愿搜集,甚至是网上搜来,不细考版本、讹误,拾人牙慧,难免以讹传讹。清陇上联家吴镇,饮誉诗坛,其联作有数副见《楹联丛话》,梁章钜称:“吴信辰工为楹联,杨蓉裳芳灿为选刻《松厓对联》一编,不乏清词丽句,所欠者超脱耳。”笔者为此搜寻《松厓对联》数年,各大馆藏十几个版本的《松花庵全集》及松厓著作均未收录,一度以为失传,后终有缘得以窥见,乃知松厓联作之全貌,其研究自有的放矢。


吴镇《松厓对联》书影


二是诗文。凡能联者,基本皆能诗文,而联语往往附于诗文集后,有时题联同时,也题有诗文,联文与诗文相互关照、互补阙如。如左宗棠督甘时,为节署后园碧血碑题联“一抔荒土苍梧泪,百尺高楼碧血碑”,解读此联,则非要一读文襄诗文集中《烈妃庙记》,否则又何以得知左氏对此还有“远望贺兰,俯瞰大河,山不陂、河不凐奚,此阡而独圮乎”的感慨。


三是其他日记、札记,乃至译著、公牍等。从中可得其遗漏之作,亦可观其事迹性格。1938年初,顾颉刚在甘肃临洮一带考察,仰慕者众多,他在日记中写道“终日为人写屏联,一日近百件……临洮市上宣纸其将为予涂尽”,后又屡见其题联、赠联,乃至某日还“梦中得联”;这期间,他为临洮黄国华《集联三百首》所作序言,不仅谈到他对楹联起源及发展的独到见解,亦说起家乡联家俞樾、顾文彬、吴昌硕、罗振玉等及家人喜好楹联对他的影响,他无疑已将楹联看作家学,并自称“自谓深识此中滋味矣”。得见这些资料,其于联语之偏好,自可见一斑,“联家顾颉刚”的形象自然更加饱满。


顾颉刚为黄国华《集联三百首》题签并作序


02、年谱库


第二库即“年谱库”。建立其事迹之档案,有利于一窥作者生涯之变迁、性格之养成,进而理解其作品及风格。


对于已有人编纂的年谱,包括身前之自述、谱牒、回忆录等,身后之哀挽录、追思录等,均须一阅,检其扼要,自己编一个“年谱简编”,尤其是有关其重点联作的事迹,逐条标注,可为以后研究的基础资料。


对于尚无年谱的联家,我历来主张,一旦将其确定为研究对象后,无精力编纂“长编”,依然要自制一“简编”,如此,再回过头来研究其作品,原有些一知半解或不解其意的地方,往往了解其生平后则豁然开朗,至于人物之个性养成,亦关乎其文辞风格也。


2012年我始关注近代陇右楹联名家黄文中,当时结合手头资料,编了一年谱简编,并以其存世联语,编为《黄文中西湖楹帖集新编》;此后,所得资料渐多,又相继再此基础上写成《黄文中楹联的艺术特质》等文发表,引起联坛对这位陇右才子的关注;后来,写文章介绍习近平引用黄文中联语,并与其后裔取得联系,获得一些新资料;后来,又意外发现教材误编黄文中楹联,并促成教育部予以更正。在这一系列关注中,萌生以楹联为序,为其编纂一部年谱的想法,于是有了庚子春付梓的《黄文中楹联纪年》,从最初“年谱简编”数千字,逐步完成到“楹联纪年”这个全新体裁已15万5千多字。期间,搜罗资料千余种,直接引用的200余种,同时,加之联家亲属、学生亲历者讲述和田野调查,使此书更为完善,以求考其史实,存其全貌,以为后来研究能有所裨益,这样我所花费的许多功夫也即没有白费。


王家安收藏的“西湖天下景”联老照片


03、手迹库


第三库即“手迹库”。因旧时教育影响,大凡能诗文者,大抵能书,尤其晚清民国以来,存世手迹颇㚌,这些手迹又不仅限于联墨,包括各类题迹及笔记、信札、题签,还有往往同楹联相关的题匾、刻石等,可补“正史”之阙如,不可不查。


一是资料的补充与佐证。墨迹中可见到许多未见刊录的作品即细节。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一联,历来多注为“鲁迅赠瞿秋白联”,然考其书法原件,乃得见联语题有上款“录何瓦琴句”,鲁迅自己写得很清楚,作者是清人何瓦琴,倘不见手迹,鲁迅先生则一直要背着“拿来主义”的罪名。


鲁迅赠瞿秋白联乃是集自“何瓦琴”


二是印证事迹。一些手迹,因其随意性、生活性,往往记载着正规文章中不易得见的资料,却成为考证联家事迹的重要史料。如笔者收藏一帧清人信札,虽未署名,但信中提及“粤西梁芷邻中丞来函云,公余辑得联话一书……独尚缺山右……阁下节访平郡,各邑一切佳联录寄,以便邮达。”梁芷邻即梁章钜(因作“茝邻”)。信中可见,乃是受梁章钜之托,梁之友人再委托友人为其搜罗联语,其所辑“联话一书”,自然是《楹联丛话》系列,这与梁章钜所言为编纂此书“博访遐搜……邮筒遍于四方”之说便相互印证。


三是存风范。方寸手札,往往兴之所至,见性情,如见其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代楹联名家马萧萧给友人李超写下一信,信中提及自己日前题赠楹联,回家思索后发现其中一字违律,遂写信更正,又重写一副随信寄去。马老能为自己的一点失误主动认错,着实令那些当今错字满篇的“名流们”汗颜。这封不到一页纸的信札,却是其大家风范的鲜活体现。近年来,笔者陆续收藏了上百桢当代联坛名家流散各处的手札,其中多数先生已经作古,即是为当代联坛留一点“温存”。


联坛逝去的几位前辈

左起:吴恒泰、安维翰、马萧萧、冯萌献、张过


04、影像库


第四库即“影像库”。主要系图像和录像。我将其称为“新文献”之一种,历来谈文献,仅限于纸质,甚至囿于书稿、报刊、墨迹三类,对于其他文献载体关注不多,而近代系楹联之繁盛期,恰我国摄影技术引用期,必然有大量有关联家形象、居家、事迹乃至楹联之刻挂、流传的旧时影像存世,这些资料对于联家,尤其是楹联风俗研究也至关重要。


笔者早在2013年、2014年就曾陆续发表《联墨整理和“集成系统”建立势在必行》《楹联墨迹文献亟需建档建库》等文章呼吁从联墨入手,建立楹联研究“电子档案”,并在尚未得到广泛支持的情况下,这些年自己一直在努力收集各类晚清以来的楹联图片资料,相继建成“近代重点联家肖像及联墨”“近代名胜楹联”和“近代楹联风俗”三个专库,收录各类图片文献数以千计,这些资料,为我后续研究助力颇多。


一是图像资料。主要是照片,再包括一些画像、图画等。首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旧照,知其旧迹及演变。如笔者在研究陇右联家黄文中时,为了解其代表作“西湖天下景”一联自1934年悬挂以来的演变更迭,通过各种途径陆续收集有关民国以来至1990年代这座亭子的老照片数十张,细加对比,整理出其悬挂70余年来经历的七次更换历程,并记叙其不同时期的形制,对此联之研究则更深一步。


民国“西湖天下景”联旧照


其次,是通过旧照证差缪。尽管有的楹联诞生不过百年,但近代战乱及政治运动频迭,一些联语的记载就不甚准确。如黄文中曾题西湖紫云洞有联:“洞有紫云,当盛暑清凉,宛似慈航普度;佛留胜迹,与群贤觞咏,居然香火因缘。”存世见他一部亲笔手抄件,下联写作“香花”,如此则格律不妥;后见民国悬挂旧照,乃知作者题写时确是“香火”,此抄件因是抄写时笔误。倘无此旧照佐证,又是作者亲笔抄写,此联大抵便会以“香花”误传下去。


再者,一些旧照片还是楹联民俗这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动记载。在笔者所收藏的一些老照片中,便可见到晚清、民国时贴在宫门、宅院、厨房等处不同样式的春联,一些字体各异的趣味联,还有居家百姓的婚联,各界名流灵堂里的挽联,这些场景,都比文字描述真切得多。例如不少文章都说到,孙中山逝世后各界挽联甚多,有的说有数十万之众,这样的描写也只是一个概念;后来笔者见到当时西方记者拍摄的众多中山灵堂照片,才见到室外空地上搭起了一排排并列的架子,上面密密麻麻的挽联像是乡间“挂面”一般排开,才知什么是前人描述的“挽联如海”之景象。


孙中山灵堂外“挽联如海”的景象


二是录像资料。此类资料,“文革”前十分稀见,但也不是没有。重点是当代以来,摄像技术普及,尤其现今手机摄像功能完备的情况下,拍摄珍贵的楹联资料便触手可及。或许有人觉得我们今天拍摄的资料能有何价值?熟不知历史不能重演,数年乃至更久以后,一段小视频或许就成为日后重要的研究资料。笔者曾有一个真实经历,2015年7月12日,笔者陪同甘肃省楹联学会原会长薛渊,去年届九旬的创会老会长安维翰先生家中探望,聊天中,安老为我们讲起陈年往事,我灵机一动,拿起手机拍摄了一段他讲解的视频;熟料4个月后安老即与世长辞;后来在安老的追思会上,我播放了那段视频,在场之人无不潸然泪下,她的小女儿对我说,之前家人都没注意拍摄留存,“这或许是父亲在世的唯一视频了。”

王家安新著《黄文中楹联纪年》


05


如此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健全这“四库”,便能为一位联家“建档”,以后开展相关研究,于人于己都方便许多。而若能为一个地区若干位代表性联家都这样逐一“建库”,则一部地方楹联发展史、一部地方楹联汇集、一套地方楹联风俗资料,等等,均日臻备矣。我也常梦想着,全国各地的楹联研究者都行动起来,从各自熟知的领域为地方楹联名家建库,如此众人开河,汇集成海,再与同道共享,楹联理论研究将迎来愈加明媚之春光。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研究四库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