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试论曹克定对联风格 对三袁“性灵说”的传承与发展

试论曹克定对联风格 对三袁“性灵说”的传承与发展

2019-03-24 23:23:40郭省非当代诗词家 0条评论

克俭克勤,三袁故里文风盛;

定神定力,百媚联花意境新。

提到公安,就必然联想到明代晚期文学流派的“公安派”。不要小看这个“派”,因为历史上要几百年才出一次。魏晋时的“竹林七贤”是六个不同姓氏人组成的。“唐宋八大家”,是跨越三四百年时间散文高手的总称。比“公安派”晚的清代“桐城派”,虽都是桐城人,但其代表人物有三个姓氏。惟独“公安派”,不仅出在一个公安县,而且出在袁姓一家的三兄弟。在我国几千年文学创作历史上,虽也有“三曹”、“三苏”的说法,但作为一个家创出一个“派”,用独一无二来形容恐怕毫不为过。我们要为公安县而骄傲,要为公安县出了一个“公安派”而骄傲,更要为“公安派”始创“性灵说”能在今天得到传承发展而骄傲。

一、“性灵说”的本质是抒情创新

袁宏道在《小叙修诗》中说,“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这就是“性灵说”的初始核心论述。所谓“性灵”,就是性情,就是情感,就是心灵,就是真情实感。古人云“诗言志”,袁宏道这里告诉我们,诗文不仅言志,而且言情。正如他说,“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在他看来,是不是真诗,要以是否有“至情”来判别。他还说,“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说明,诗是感情流淌的产物。没有情感的激发就没有诗的流淌。如果把诗比作水,情感就是水之源。如果把诗比作花,那情感就是花之本。我曾经写过一篇短文,题目是“情是鲜花诗是蜜”。其中有这样一些句子:诗是情感的积累,诗是情感的释放。诗是情感的钥匙,诗是情感的心窗。诗是情感的小溪,诗是情感的波浪。诗是情感的陈醋,诗是情感的杜康。诗是情感的焕彩,诗是情感的飘香。还有:诗是情感的收获,诗是情感的耕耘。诗是情感的画笔,诗是情感的快门。诗是情感的雕塑,诗是情感的写真。诗是情感的电掣,诗是情感的雷鸣。诗是情感的化石,诗是情感的年轮。诗是情感的凝固,诗是情感的奔腾。诗是情感的挚友,诗是情感的恋人。诗是情感的选萃,诗是情感的结晶。由此可见,现代人的感受同明朝人的心灵是相通的。再往前追溯,在诗要抒发真情问题上,明朝人同其前代人又何尝不是相通的呢?按袁宏道所说,古代凡能流传下来的诗文,都是“字逐情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抒发的是母子之亲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抒发的是爱情;“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抒发的是友情;“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抒发的是思乡情;“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抒发的是爱国情;“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抒发的是军旅情;“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抒发的是山水情,等等。这就像1992年大陆和台湾双方会谈形成的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这个名词一样。1992年并未这么概括,这四个字是2000年台湾当局大陆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苏起正式提出的名词,但他不是凭空捏造,而是以1992年确认的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共识为其本质内涵的。同样,“性灵”一词是袁宏道概括的,但历史上一切“真诗”都是抒发真情实感的。

如果把“性灵说”比作是由两个轮子或两个翅膀构成的,其中一个是“真情”,那么另一个就是“创新”了。袁宏道鲜明反对“文欲准于秦汉,诗则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还反问“秦汉人蜀尝字字学《六经》?”“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魏?”拿现在时兴的话说,就是写文章,作诗联要与时俱进。其实,不管你主观上是不是承认,客观上总是随着时代的步伐而不断创新的。创新是常态,守旧才是非常态。“性灵说”是提醒人们要自觉创新。即使单从文字体裁文学样式上说,汉魏时兴乐府诗,盛唐时兴近体诗,宋代时兴填词,元代时兴度曲。在文学内容上,更是新时代不断出现新作品。因为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客观世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是社会存在的一种艺术反映。而社会存在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各个不同时代的作品,都自觉不自觉地打上时代的烙印。“大雪满弓刀”,一看便知这是冷兵器时代;“火箭射天狼”,这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才开始有的事。“人生七十古来稀”,这反映的是医疗卫生条件尚处于落后状态的唐代;“几多耄耋奔期颐”,只能出现在医疗卫生及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的当代。“性灵说”告诉我们要自觉“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写出符合新时代特色和要求的新作品。

二、曹克定对联风格是对“性灵说”的传承和发展

“公安派”在明代晚期始创“性灵说”,清代中期的袁枚传承发展了“性灵说”。他说,“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诗难其真也,有性情而后真”,“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袁枚认为,诗是由情所生的,性情的真实自然流露才是“诗之本”。由此可见,这些观点恰恰与“公安派”始创的“性灵说”一脉相承。恕我直言,我写“情是鲜花诗是蜜”时并未读到袁枚上述诗论。但自《诗经》以来,情是“诗之本”就像中华母亲河长江黄河一样在诗界在文人的心里和笔下奔腾不息。

时间的长河奔流到了二十世纪80年代。将的工作着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从此迎来了各行各业的春天。几乎中断了的格律诗词和中华对联创作得到恢复并逐渐走向繁荣发展。就是在这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在1979年冬季正式拉开了“海内外春联大赛”的序幕,于是,从1980年即农历庚申年始为第一届,即将开展的己亥年已到了第40届。四十年来,这个与共和国改革开放同步的春联大赛,从未间断,成为全国连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名牌赛事活动。就是在这个赛事中,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华对联创作高手,其中不乏经常获奖的“专业户”。公安的曹克定先生就是走在这个获奖队伍前列的一位。

我之所以把曹克定先生单独提出来,是因为他生长在“三袁”故里,是因为他耳濡目染在产生“性灵说”之乡。他的诗联作品就是“性灵说”这个有着四百来年历史的参天大树绽放出的绚丽之花。我有幸参加了近二十年的评委会,因而在春联大赛的舞台前先睹为快地欣赏了他许多吸引评委眼球的对联作品。这个名牌春联赛事,基本上每年设10副一等奖,90副二等奖,100副三等奖。有好几个年头一二等奖的光荣榜上都有曹克定先生的大名。我们湖北省楹联学会主持的评联活动,采取的是同国家政治制度一样的“民主协商”办法。所谓“民主”,就是评委一人一票,每人先分别报出自己选定的10副一等奖的自然号。所谓“协商”,就是综合大家投票的结果,再从多到少一副一副地评议,只有取得一致意见的才确定入选。直到这时,评委们只知道获奖的对联号码而不知道作者姓名。有一年,在初步确定10副获一等奖对联号码之后,电台的工作人员查获奖对联号码的作者,发现其中四五副的作者是曹克定一个人,因为每个序列如实用春联、抒怀、行业、哲理、风景名胜等他都投了稿,而每个序列他都写得有过人之处。为了尽量扩大获奖作者的分布面,评委会一致确定10副一等奖每人只保留一副。即使是这样,2002年第23届春联赛事中曹克定还是获得2副一等奖。而之所以他的对联作品屡屡获得专家教授们的青睐,就是因为他的联作深得“性灵说”情真意新的真谛。

“情真”是与无病呻吟、装腔做作、“剿袭模拟”相对立。“意新”就如袁宏道所言“雷同则可以不有”,说别人尚未说过的话,甚至说自己以前不曾说过的话。曹克定就是在自己的对联创作中实践情真意新“性灵说”的基本精神。2016年即农历丙申年第37届大赛中实用新春联获一等奖联:“反贪高举紧箍棒;追梦快翻筋斗云。”在现实生活中,“反贪”、“追梦”、“紧箍棒”、“筋斗云”,这些词汇和物象并不新鲜。但是,在2016年即猴年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在中共十八大加大反贪力度和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特定历史点上,利用孙悟空这个妇孺皆知的正面甚至是光辉形象,对已有的词汇和物象进行创造性地重新组合,创作出从未有过的联文,这就是创新,这就是亮点,这就是吸引力,这就是竞争力,这就是生命力。文学作品、诗词作品、对联作品的“新”起码要包含这样一些要素:一是语言新,就是说别人没有说过的话,用别人没有用过的语言;二是形象新,孙悟空高举紧箍棒除妖是旧形象,反贪则是新形象,翻筋斗云去找菩萨帮忙是旧形象,追梦则是新形象;三是思想新,“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毛主席所说的“妖雾”指的是所谓修正主义,“反贪”可以看成是除“妖雾”,但一筋斗可以翻去十万八千里所蕴含的“追梦”高速度和高效益,则准确反映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迫切追求的愿望;四是意境新,如曹克定参加北京一次赛事获二等奖联:“处处园林,鸟鸣声带绿;家家画境,情醉梦生花。”鸟声只有高低,哪来红绿呢?但这副联的亮点恰恰是这不合理中有文学美有意境美,继而加上“梦生花”,更使这副联的意境美美得垂涎欲滴。再说,上述列举两联,既具有“意新”特质,同时也具有“性灵说”所要求的“情真”特质,反贪、追梦,不仅仅反映了作者的真情,而且反映了一切正义人们的真实感情,这是大情。鸟声“带绿”、醉梦“生花”那副联,是对秀美乡村建设取得成就的动情索句,深情酣唱,痴情点赞。由此可见,说曹克定联作是对“性灵说”的传承和发展毫不过分。

三、实践“性灵说”并非不要诗联文体各自要求的格律

从大处讲,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各种体育活动,都有各自既定的规则。同样,各种文学体裁也都有各自形成或约定俗成并共同遵守的规则。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两人以上参与的活动都可称为社会活动,而任何社会活动都有公示或心照不宣的准则。如若不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就会乱套,造成混乱,所从事的活动就进行不下去,因而也就自取灭亡,寿终正寝。

各种文学体裁的规则,都经历了萌芽、生成、发展、成熟的过程。拿绝句、律诗来说,南朝沈约发明了四声说,从而使得平仄、词性、结构对仗有了前提和实现的可能。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成为了近一千四五百年来格律诗词和中华对联的基本平仄句式。七言诗的内容可以有千变万化,但只要称为律句,那么句式一定止有这四种,就像跳不出如来佛手掌心一样超不出这四种。这种两两交替、两两相对的句式,是汉语汉字词汇由双音节基本单位占主体地位所决定的。写字,作诗,填词,度曲,撰联,甚至吃饭,起床,鼓掌,航母,量子,嫦娥,辉煌,大海,池塘,主席,书记,24字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12个双音节词,等等,都不例外。现实生活中观察,有的人讲话作报告,还出现两个字一顿的现象,这都是由汉语音节本质特性所决定。汉语成语组成也必然跳不出这种规律,如天翻地覆,革故鼎新,继往开来,龙腾虎跃,等等。只要你讲的是汉语语言,写的是汉字诗文,不管你自觉不自觉,不是平平仄仄,就是仄仄平平,谁都离不开汉字基因所铺成的轨道,这不是羊肠小道,而是从汉字形成起就开拓的阳关大道。

其实,袁宏道所提倡的“不拘格套”,不是不要格律。他所谓“格套”的内涵,一是过时语言,二是言必有出处,三是不越封建礼教雷池一步。即袁宏道所描写的“见人有一语不相肖者,划共指以为野狐外道”。这句话用白话解释就是,看到某人有一句话与前人的不相似,就一齐指责,认为是未入门不得法的邪门歪道。这就是“性灵说”所谓“格套”的本义。袁宏道创作实践也有力证明,他的诗“不拘格套”,但严格遵从格律。以他的《出郭》一诗为例:“稻熟村村酒,鱼肥处处家。轻刀粘水去,独鸟会风斜。落日流红浪,长江徙白沙。山僧迎客喜,颠倒着袈裟。”这首诗具备语言新、形象新、思想新、意境新特点,完全不落窠臼,不拘格套。但所遵从的格律却是非常严格的。一是看平仄,本句遵循两两交替,对句同上句遵循平仄对立,下联首句同上联末句遵循相粘规则。二是看词性,严格遵循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的规矩。三是看结构,在这首诗里可以看出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在其他诗里还看到联合结构对联合结构。白纸写黑字,充分证明,“不拘格套”不是不要格律。

在目前中国诗坛、中国联坛上,存在一种混乱局面,即所谓古四声新四声并行的“双轨制”。一些对联和诗词赛事征稿活动,往往需要特别申明“新旧四声不可混用”。用新四声的人,将国、德、洁、革、福作为下联末字,而用古四声的人将这些字作为上联末字。按“双轨制”,这两者都对,如果继续下去,那我们的学生阅读格律文学时就造成了极大的混乱。郑板桥《兴化李园五角亭联》:“种十里荷花何如种德;修万间广厦不若修身。”如果取消古四声的入声,那就造成将上下联末字都读成平声的恶果。所谓“双轨制”,也就是“双重标准”。美国霸权主义就是利用“双重标准”在世界到处制造混乱。所以还是要遵从统一的标准。航行自由不是“横行自由”。写诗撰联不能动不动以“律不伤意”为借口,在诗坛联坛搞什么“横行自由”。

口口声声提倡取消古四声取消入声的一个理由是,要同汉语拼音保持一致,同普通话保持一致。这并不是理由,我国说汉语的人群,自古以来就分成不同方言区,说吴方言的不懂粤方言,但写出的诗撰出的联都用的古四声。作为交流工具,提倡用普通话是对的,但作为文学艺术用语,还应用传统声韵。当今各地方剧种的道白甚至唱词的吐字都用地方方言。作为阅读的文字用简化字,作为书法艺术仍用繁体字。同样,写新诗用新四声,写格律诗联用古四声。这就是保持文化的多样性。多样性比单一性要好。文化要多样性,物种要多样性,政治制度也要多样性。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美国有一个叫福山的人出一本书叫《历史的终结》,认为美国实行的制度是世界上最好的唯一的终极的制度,世界上一切国家都要实行美国的制度。实践证明,他们那一套并不尽然,所谓普选制并不一定就能选出靠谱的,当年的希特勒不也是选举选上去的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写传统格律文学,还是要用传统传下来的传统声韵。

有人说,这是食古不化,这是反对改革,这是阻碍创新。这种看法是站不住脚的。格律文学的创新是要创造出新的像唐诗、宋词、元曲那样的新文学体裁、新文学样式,并非一定要破坏、抛弃历史上已经形成并沿用了一千四五百的包括声韵在内的格律。格律创新已有一个成功的例子,那就是日本人创造的以五、七、五字句为特征的俳句。赵朴初先生将其引回中国,并称为汉俳。这就是格律的创新,但还是传承着近体诗的声韵精华。仄起式是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起式是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只有30多万平方公里的日本人能在保留汉诗格律基础上创造出俳句新体裁,有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有将近14亿人口的中国,难道就再也创造不出新的格律样式吗!在一些地方尝试的自度词,应该看成是一种新体裁的萌芽。鉴于前有唐诗、宋词、元曲,我认为把自度词称作新华词为好。所谓新华词,就是不像宋词那样必须按词牌一个字一个字的填,词的句数多少、句的字数多少自由挥发,这就给作者提供更加自由的空间。当然已有的格律样式和中华对联本身也有不断创新问题,这种创新就是“性灵说”的本质内涵,那就是在遵循已有格律范围内的语言创新、形象创新、思想创新、意境创新。这就是所谓“旧瓶装新酒”。创新格律,不是打碎旧瓶,而是再造新瓶。我们既要旧瓶装新酒,更期待新瓶装新酒。酒瓶的样式款式越多越好。中华格律文学的格律是大海,不是小池塘。虽然“双轨制”闹了20多年,但古四声依然在这儿,用入声字撰写对联和诗词的中华优秀传统还在这儿!下面以一首新华词作结。

新华词·国庆七十周年颂

凤舞龙腾,天翻地覆。欣夸富国傲千秋,喜庆新华歌七秩。北斗导航精度高,南沙卫岛军旗赤。零丁洋面架长虹,珠海城头观奇迹。兴科重教脱贫,探海航天揽月。雅韵吟,锦绢织。自信展鸿图,先机占高铁。筑梦梦生花,抚今今胜昔。    

放眼看世界:山姆退群,珠峰立极。地球一个村,命运同呼吸。一带当如一路长,通心更比通商急。欣期合作共赢局面兴,和平发展狼烟熄。翘首青山绿水赛黄金,政洁官廉如

白玉。笑请地球村友们:细细望东方,徐徐升旭日!

(2018年11月6日于汉口南京路汾阳庐)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风格三袁性灵传承发展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