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书籍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七)

傅小松 《楹联趣话》连载(七)

2019-09-26 20:58:24傅小松湖湘楹联 0条评论

投石冲开水底天

    苏东坡的美眉妹妹苏小妹,前面已经讲到过了,她择郎君要求可高,非绝代才子不嫁。当然最后是如愿以偿,嫁给大词人秦少游。明代抱瓮老人《今古奇观》上讲了一个“苏小妹三难新郎”的故事。说是苏小妹洞房之夜连出三题,秦少游闯过两关。到第三关就麻烦大了,苏小妹的出的是一个对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这个句子太绝了。既切当时夜景,又含有有意把新郎搁在门外考验考验的意思。秦少游想啊想,至夜三更,还是想不出下联,苏东坡看见妹郎在门外来回踱步,吟哦不已,心中已猜透八九分。于是拾起一块石头,远远地投进门外的小水池里,把水珠溅到了水游脸上。少游一惊,从中突发灵感,对出下联:

投石冲开水底天。

    这个对句太好了!总算冲开了苏小妹的“水底之天”,向新娘交出了圆满的答卷。新郎的才华和诚意可以打满分。


咳嗽一声,对句有了!

《对联通》上说,宋代贾仁赴京赶考,正是炎热夏天,途中向一村妇讨茶喝。村妇出了一个上联向他索对:

        饥鸡盗稻童筒打;

    这个出句用四个名词(鸡、稻、童、筒)、一个形容词(饥)和两个动词(盗、打),极简略又生动地描述了一个生活场面:饿慌了的鸡偷食谷子,一个小孩用竹筒追打。而且,这七个字有三对谐音;“饥”与“鸡”,“盗”与“稻”,“童”与“筒”。看来,这个出句很有难度,不易对上。但贾仁怎甘示弱?就坐在茶亭里冥思苦想。忽然,他看见茶亭的梁上趴着一只老鼠,忽然有人咳嗽一声,老鼠便吓跑了。贾仁从中得到灵感,对句有了:

暑鼠凉梁客咳惊。

    “凉梁”,(老鼠)在梁上纳凉,这是一种拟人手法。这个对句有也三对谐音(“署”与“鼠”,“凉”与“梁”,“客”与“咳”),足与上联匹配,共同构成一幅极富乡村生活气息的民俗画卷。

    当代有一个叫易汝浩的人,认为贾仁的下联还不够好。他另想了一个对句:

暴豹擒禽丈杖驱。

    这个对句也很工整。但好象不切实际。谁敢用一根拐杖去驱赶豹子啊?


三人行,必有我师

一个人再有才华学问,也有想不到的地方。这时,旁边一个稍逊风骚甚至才学远远不及的人都可能成为这个人的老师。所以圣人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谚语也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说法。    宋代周紫芝《竹坡诗话》中记载,王安石读白居易《琵琶行》,拈出其中“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作对,想了很久没有结果。于是去请教蔡天启。蔡天启说:怎么不对“黎园弟子白发新”呢?王安石大喜。这两句诗集起来就是:

江州司马青衫湿;

梨园弟子白发新。

下句也是白居易的诗句,是他的另一首长诗《长恨歌》里的,确实对得很巧妙。蔡天启才学不能望王安石的项背,但在应对“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个对句上,则显然技高一筹。


最“门当户对”的集句

    宋代林震,字时敷,自号介翕,福建莆田人。崇宁元年(1102)进士,擅长集句联。《巧对录》记载,林震一天与客饮酒,酒舍墙壁上刚好写了一首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客人给林震敬酒,并引用墙壁上的诗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

林震回答道:

与尔同销万古愁。

古今写喝酒的诗不可胜数,但这两句诗肯定是大家很熟悉的句子了。因为这两句诗具有“三名”:一是名家,上联王唯,下联李白;二是名篇。上联出自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该诗又名《阳关辞》,为千古绝唱。下联出自李白的代表作《将进酒》。三是名句。这副对联把他们集在一起,门当户对,浑若天成,令人惊叹。

                         

看谁还敢偷   

    《中国楹联学》上说,清人萧燧善写春联,贴出去的春联一到晚上就被人偷偷揭走了。让他叫苦不迭。后来,他终于想起了一个办法。某年除夕夜,他特意写了这样一副春联贴出: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

    就这毫不吉利的八个字,看谁还敢偷!当然没人偷了。第二天一早,胸有成竹的萧燧就在原联后面续了三个字,成为一副七字联: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化不吉为大吉!让人叫绝。

    这个对联故事流传很广,但许多书上都说是王羲之,可能因为王羲之的字写得好,便猜测他写的春联肯定过不了夜,会被人偷走。但王羲之是东晋人,而对联最早在唐朝问世。王羲之写春联无疑是天大的误会了。

    这个萧燧又是谁?我查了一下资料。只有南宋有个萧燧(1117—1193),字照邻,临江军治(今江西)人。进士出身。官至参知政事。龚联寿《中华对联大辞典》收了他一副对联。《中国楹联学》可能把他误作清代人了。


吃了十年“而已”亏

    洪咨夔,字舜俞,号平斋,南宋临安于潜(今浙江临安)人。进士出身。官至刑部尚书,拜翰林学士。元代仇远《稗史》上说:洪平斋考上进士后,就上书史卫王弥远,批评官场中的不良风气,把矛头直指当朝宰相。信中说:“昔之宰相,端委庙堂,进退百官;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又如此连用了几个“而已”。这封信被宰相知道了,大为光火,于是十年都没有提拔他,洪平斋感慨此事,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未得“之乎”一字力;

却因“而已”十年闲。

    实话说,这洪平斋也真吃了豺子胆,连当朝宰相也敢说三道四,以至落个十年“原地不动”。这在封建社会官场中,恐怕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了。比起清朝的“文字狱”,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上联中的“之乎”,借代手法,指知识学问。它同时带有一种讽刺意味。

巧合出巧对 

    文学创作要有生活基础,不能闭门造车。对联创作更是这样。而一些“绝对”,甚至是等米下锅,等待“无独有偶”的生活奇迹发生,否则,那半副上联就只能是待字闺中。一旦奇迹发生了,被抓住了,于是便珠联璧合。这种“巧合出巧对”的事在对联史上可谓屡见不鲜。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宋代元丰年间,负责科举考试的贡院起火,恰好当年的状元姓焦名蹈。有人以此事出了一个上联:

火焚贡院状元焦;

“焦”为双关妙语,既是姓,又指烧焦。意思是:贡院起火,把状元都烧焦了。这当然是开玩笑的话。这个上联太妙了,当时无人能对。

若干年后,有一个叫张震的人上任成都知府。到任前,成都风雷大作,把府门的招牌都刮去了。这也算是一大新闻。有人从中得到灵感,对出了原来无人对出的“贡院”联:

雷起谯门知府震。

“谯门”,府门。“震”也是双关语,切张震的名字,又是“震动”的意思。下联说:一场轰击谯门的风雷,把知府大人都震住了!


王八无耻

明代张岱《快园道古》上说,明吴淞(今上海)间有一户官宦,闺门不正,用今天的话说,屡闹“绯闻”,有人作了这样一副对联贴在他家门上: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孝悌忠信礼义廉。

上联由“一”至“七”七个数字组成,初看单调无味,细一揣摩,就发现作者有意不继续写“八”,似乎是忘了写“八”,意为“忘八”,谐音“王八”。下联列举旧社会的“四德”、“四维”,四德,即“孝、悌、忠、信”,四维,即“礼、义、廉、耻”。但作者却又有意不写“耻”,意为“无耻”。合起来就是:王八无耻!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傅小松趣话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