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王国仲:汉语虚词在对联里的应用

王国仲:汉语虚词在对联里的应用

2021-07-14 22:53:18王国仲对联天地 0条评论

“之乎者也以焉哉”,人们常说到的古汉语虚词,就是现在对联作者也使用它们。

作对联使用虚词,虽不是许多,但也属常见。一副联作里,多用虚词,有人称为虚词联,显得古香古色,别有一番风味。本文谈一下对联用虚词的特点与意义。

对联用词语,无非两大类——实词、虚词。实词和虚词,在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里的划分不尽一样,而且同时代不同语法学家分法也有不同。古代汉语讲实词,小概念是包含名词、动词、形容词,更偏重于名词,大概念还包括了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这样一来,虚词范围也有大小之分。分歧最大的是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古代现代都列为虚词,这点是较统一的。目前看,现代汉语对词类的划分更呈现多种多样,类数、类名几乎更不相同。现在,对联用实词多于用虚词,但不能说虚词不那么重要。从一定角度说,了解与掌握虚词用法,关乎联作的质量和品质。

王力先生书里说:“虚词又叫做‘助词’。在较早的时候还叫做‘虚字’和‘助字’”。虚词和实词相对的。实词是表达有实际意义概念的词,虚词是表达没有什么具体意义概念的词。这是定义性的区别。二者较明显的区别在于:(1)实词表示事物、动作、行为、变化、性质、状态、处所、时间等等意义;虚词有的只起语法作用,没有实在意义。(2)实词绝大部分是自由的,即能单独成句;虚词绝大部分是粘着的,不能单独成句。(3)绝大部分实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不固定的,可以前置,也可以后置;绝大部分虚词在句法结构里的位置是固定的,有的总前置,有的总后置。(4)实词是开放类,难以在语法书里一一列举其成员的大类;虚词是封闭类,可以穷尽地列举其成员的不很大的类。

王力先生通过对古典诗歌研究,认为古人一般把词分为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和代词9类。在现代汉语中,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11类,有人认为若以现代意义区分虚实的话,前6类为实,后5类为虚。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语法各自对实词、虚词类别分法多有差异,几乎不同的语言学家都有自己的分法。差异点最大的是介乎实虚之间的副词,以致现在不同教科书里副词有不同的归类。还有个多义现象,即一词多类,一个虚词可以分属不同词类。出现跨类情形,一般分兼属兼类、同音同形、活用借用。

为帮助理解和记忆,我编了以下三言顺口溜,来说明汉语虚词的特点以及作用与意义:

名曰虚,对应实。分几类,意见歧。

有兼词,多种义。封闭类,数可计。

语法功,可构词。粘附性,不成句。

话里无,念书遇。起作用,有意义。

转意思,结关系。勾合剂,好联系。

帮抒发,助造句。表神态,添理趣。

顺音节,调节律。通气韵,梳脉息。

 

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指出:“汉语的虚词数量不多,大约在1000以内,但是使用的频率却很高,它的意义比较抽象,不易琢磨,用法又比较复杂,使用时容易出错,所以掌握虚词的特点和用法,对于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有重大意义。”下面就结合联例展开谈一下虚词在对联里的应用,侧重说明虚词的作用与意义。

下面,举对联作品例子,说明虚词在文法、语意、语感、声气等方面的作用。

1.文法关系

谚语联

以势交者,势尽则疏;以利合者,利尽则散

欲人不知,莫若勿为;欲人不闻,莫若勿言

此为谚语联。谚语联是格言联之一种,大底言世态人情,处世之道,耳闻目见的经验之谈。上联言有关择交,系古来常语。下联为律己语,化俗谚。上下均有句中对。全联用四言句,句句用虚词联结实字,道理简约明确,有如一篇处世箴铭。

文法,也叫“语法”。它是一种语言中组词造句的规则。文法可以分为词法(主要指词类)和句法(主要指词组、句子的构成和句子成分与类型)两个部分。联中用了排比、复字、化用、句中对等修辞、对仗手法,既有词法关系,也有句法关系。

2.加强句子语气

王湘绮讽刺袁世凯联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虚词的巧妙使用不仅构成音节的变化,还饱含着自然的语气。虚词从情态、神采等方面贯穿行文,能够更明确地传达神情气韵。该联嵌“民国总统”,“不是东西”,也、之复用,十分恰当,全联工整妥帖。使用嵌字(拆嵌)、语气词(语尾助词)、双关、复字、自对等对法技巧,尤其是虚字居多,加之语气明显,显得分量颇重。

3.组织实词造句

孙中山赠黄兴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该联用虚字,转接有力,用意显豁。

汉语的词基本上没有形态变化,词与词的关系主要凭靠词语组合时的排列顺序和虚词来表示,因此虚词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它在语言里起一种组织作用,它的主要任务是把实词组织起来造成句子。

4.改变语句的结构关系和意思

传石达开联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段如何?

虚字搭配实词,以须、而试。一字顿领起反诘语气。此联寓乐观豪迈意气,气势凛然,常被做理发店联。

虚词虽然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是它能帮助实词造句,他虽然不表示具体的词汇意义,但是却能帮助实词表情达意,有了虚词就可以使句子的结构更富于变化,使表达的意思更丰富、精确。

5.文言虚词顺体骨主性情

徐宗干题泰山孔子崖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可以语上也;

出乎其类,拔乎其高,宜若登天然。

俞樾自挽联

生无补乎时,死无关乎数,辛辛苦苦,著二百五十余卷书,流播四方,是亦足矣;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浩浩荡荡,数半生三十多年事,放怀一笑,吾其归乎!

这副自挽联概括一生成果,表现胸怀和性格,似自我鉴定,自我写照。由此联可见虚词可以顺达体骨主导性情,能改变语句的结构关系和意思。用不用虚词,用了不同的虚词,语句的结构关系(主谓、转折等)就可能不同,所表达的意思也就不同。清代学者刘淇说:“构文之道,不过虚字实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词其性情也。”

6.虚词是语句的脉络。

新会崖门三宗祠联

臣事君以忠,其三人,斯仁至矣;

士见危受命,虽百世,有宋存焉。  

新会崖门的三宗祠,奉祀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三个历史人物,祠门口以前有此一副对联。

简单的只需用一个虚词,就可以表达语气,或在语句组织中显出它结构上的作用,复杂的则要用两个以上的虚词相为呼应,所以能成为语句的脉络。该联语尾虚词表语气。上联分句连用虚词,脉络作用明显。

7.适应不同的句类(句子的语气分类:陈述句等)

赵朴初题上海龙华寺大雄宝殿柱联

到此认清净法身,骋般若之青狮,乘三昧之白象;

临近有嶙峋忠骨,观桃花兮碧血,仰塔波兮赤乌。

词和短语都可依照其语法功能分为不同的类别,如名词性词语。一些虚词可适应于功能不同的词和短语。上联的“之”“兮”复用即可见这一点。

8.构成文言联

清·刘凤诰

义塚地联(集句)

逝者如斯夫

掩之诚是也

四虚字天然相对颇出联味。

药店用联(集《孟子》句)

是乃仁术也

岂曰小补哉

尾字,语气词使短联语气语调平和,极合药店特点,且集经传显典雅。

悼秋瑾联,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题秋瑾墓挽联,嵌名,且多用虚字,起感叹及穿连实字作用,文言味浓。

9.领字多含虚字

程天元·昆明西太华寺联

黄绮乃圣,叔季乃贤,嗟夫先后同悲矣!我要把太华山两指捻起,正好是电闪雷鸣,云翻雨覆;

廊庙奚荣,林泉奚辱?然则何时而乐耶?尔应将滇池水一口喝干,方显得山高月小,天朗气清。

因用典及文言虚字,自对及四言词,且用二字领、三字领等技法技巧,此联文言意味浓厚,联语雄浑豪迈,借以抒发心机。

郑板桥·兴化柳园

北迎拱极,西接延青,共分得一池烟雨

春步柳堤,秋行蔬圃,最难消六月荷风

此为用三字领联例。

据有关统计资料,一般常用单字领字96个。常用单字文言虚字一般统计18个,多能用于作领字,它们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也、则、者、之。常见的习惯性二复领字226个,常见的习惯性三字领字598个,三种总数近1000个。按现代汉语语法术语分析,单字领字的词性要求很模糊,没有某种词性的绝对规定,副词、动词、形容词、连词、介词,乃至于代名词,都可以充当领字,但就出现的频率观之,似以副词和动词居多,声调大体以去声为多。领字用于句首,多发挥管领、管束作用。它具有语法(结构)意义,可改变词句的节奏,活跃联句使之更有抑扬顿挫的动感。领字还具有特殊意义,就是管领二句、三句甚至四句,所管领的多句有散句但更多的是对偶句或者排比句、层进句,尤宜于结构长联。

最后再强调一下虚词在对联中的意义和作用。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律诗重在对偶,妙在虚实。子美多用实字,高适多用虚字。惟虚字极难,不善学者失之。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虚字多则意繁而句弱。”虽说诗,但也适于对联。一般来说,长联更擅长使用虚词,尤其是含虚字领字,以便于联文铺展斡旋,领起自对;但短联也宜使用虚词,利于转意联语,例如郑板桥联即如此。《郑板桥全集·板桥集外诗文·对联》,收入66副,用虚词者6副,其特点是:七言联占多数,单字虚字多,领字较多,此外还有一些虚字与实字组成的词。仅举几例:(1)此人如碧梧翠竹;其志在流水高山。(2)草因地暖春先翠;燕为花忙暮不归。(3)扬州常书民园:怜莺舌嫩由他骂;爱柳腰柔任尔狂。(4)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

了解虚词,在联作里运用虚词,扩大一点来说,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进而学点古代汉语,应该说是对联作者的必修课。要掌握一些文言虚词(有人说必须掌握的有10个),同时要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再就是要掌握文言句式特点,在此基础上阅读一些文言文,多读些文言联,扩大到古代对联作品。


2021年6月上半月于威海

 

主要参考书目

郑清秋编译《名联佳对赏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

《虚词的用法》王了一著 工人出版社

郭绍虞著《汉语语法修辞新探》 商务印书馆 1979年版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虚词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