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资讯戴高峰:痴情楹联五十载 做楹联文化传承使者

戴高峰:痴情楹联五十载 做楹联文化传承使者

2018-06-07 23:25:08未知微巴陵 0条评论

“粉笔支支,卌载耕耘,播种花田树圃;人生步步,六旬化育,追求舜日尧天。”今年63岁的戴高峰是岳阳县职业中专的退休教师,48年前,他对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至今已创作楹联3万余副,曾在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米芾杯”征联大赛中获得二等奖;他是岳阳县楹联学会首任会长、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退休后仍致力于推动楹联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初见戴高峰,是在岳阳县职业中专的一栋家属楼里。戴着老花镜的戴高峰正在晨读,身边备着纸笔,每每看到精彩的章句,他就认真的摘抄下来,读上两句……“撰写楹联需要大量的积累,必须要不断地从书本中、生活里汲取养分,一刻都不能懈怠。”尽管已是花甲之年,但戴高峰却从未停止过学习。


因学习成绩好,初中时的戴高峰就时常被乡亲们拉着写红白喜事对联。他写的第一副对联还有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人要戴高峰一位当老师的朋友用“金辉”写副嵌名联。朋友知道戴高峰语文学得好,便要求他来写。当时年轻的戴高峰没有客气,这样写道:“毛主席著作闪金光;农业战线战果辉煌。”“至今想起来,我都觉得不好意思,这哪是对联,一句口号而已。”戴高峰告诉记者。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通过阅读大量专业的楹联书籍后,戴高峰对这句古语有了深刻感触,才知道对联要有平仄,上下联要如何安排句意。随后经年累月的涉猎中,他对楹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沉迷其中,开始尝试创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村里大小集会对联都是戴高峰来写,村民的红白喜事的对联也都请他写。高中毕业后,戴高峰被安排到了村小当民办教师。教学之余的时间,他都用来钻研学习楹联写作,至今从未间断。


多年来,戴高峰参加的全国各类征文征诗征联大赛,100余件作品获得特、一、二、三等奖,200余件作品获得优秀奖;其创作的楹联作品被中华楹联报收入大赛精英录,多幅楹联作品在《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发表,其传略已载入《当代湘籍著作家大辞典》;2013年,戴高峰被评为“感动岳阳联坛十大人物”,2015年获得岳阳市第三届文学艺术奖(楹联)。 


在自己创作之余,推广、普及楹联,让更多的人感受这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致力于楹联事业发展一直是戴高峰孜孜以求的目标。1998年6月,他创办岳阳县楹联学会,并任首任会长。“学会创办之初,可以说是‘光杆司令’,一无所有,一些办公设备、材料都是我找领导、朋友、同学‘化缘’而添置起来的。”戴高峰说,楹联学会像是他的手足、孩子一样,真心期盼它茁壮成长、越来越好。


“楹联短小精悍,传承得好就是一张文化名片。”2000年起,戴高峰着手编排楹联入门指导教程,经过反复研究和对各个细节的斟酌,他自编教材《楹联写作入门》,并带进他的语文课堂,同时到乡镇、学校开设楹联知识讲座;在他的鼓励和帮助下,一批青年楹联爱好者迅速成长起来。时至今日,县楹联学会也由原来的50余人发展到1000人,岳阳县成功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县”,县职业中专获得中国楹联学会授予的“中国楹联文化教育基地”称号。


67年的岁月里,戴高峰痴情楹联近半个世纪,许多时光都是在平仄对仗中度过。以后的时光里,戴高峰表示他会继续钟爱着他的楹联创作,为岳阳县楹联文化传承与发展不遗余力。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楹联使者痴情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