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史话诗钟源流考略

诗钟源流考略

2018-06-09 23:25:49刘锋傅大士导读对联杂志 0条评论

 一、击钵诗的缘起


    读明·蒋一葵著《尧山堂外纪·卷十四·六朝(齐)》,其中云:竟陵王字云英,武帝第二子,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萧文琰曰:“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江洪等共叩铜钵,响绝则成,诗皆可观。


    证之以《南史·王僧儒传》,两者大致相同。其中载有: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萧)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


    作诗讲求文思敏捷,诗人亦以此自傲。于是有了作诗限时,并相互比赛。限时是以一寸之烛烧尽,而“共叩铜钵”,作为标准。这样,后来“击钵诗”以及“刻烛联吟”“击钵催诗”蔚然成风,经唐宋至清末,代代相传,不绝于史。


    论才思敏捷,中国文学史上有曹植和温庭筠。在南朝·齐之前,有曹植的七步成诗。据《世说新语·文学》:“(魏)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曹植)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在唐朝,温庭筠才思敏捷,有“温八叉”之称。两手相拱为叉。据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温庭筠“与李商隐齐名,时号温李,才思艳丽,工于小赋。每入试,押官韵作赋,凡八叉手而八韵成。”



    二、击钵诗的传承


    1、唐代的击钵诗


    唐代是否存在刻烛击铜钵作诗?虽然有,但记载不多。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诗题曾经提到。诗题云:扬州春夜,李端公益、张侍御登、段侍御平路(一作仲)、密县李少府畼、秘书张正字复元,同会于水馆。对酒联句,追刻烛击铜钵故事,迟辄举觥以饮之。逮夜艾群公沾醉,纷然就枕。余偶独醒,因题诗于段君枕上以志其事。“寂寂独看金烬落,纷纷只见玉山颓。自羞不是高阳侣,一夜星星(一作惺惺)骑马回。”注意,“对酒联句,追刻烛击铜钵故事,迟辄举觥以饮之。”不仅要作诗,而且是“联句”;不仅要限时,过时还要罚酒。


    2、宋代的击钵诗


    有宋一代,刻烛击铜钵作诗是流传有绪的。首先是宋初的杨亿,以后是徐积、王之道,南宋的朱翌、曾协等。


  杨亿(九七四———一零二零),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在《怀寄枢密王左丞》中,杨亿说“铜钵声沉断唱酬”。全诗云:“高陪七圣从轩游,帷幄深严日运筹。口里雌黄归品藻,盘中韭白想风流。珠宫地密妨趋谒,铜钵声沉断唱酬。独喜修书依绛帐,时登阙里受春秋。”


    杨亿不仅是诗人,还是属对高手。据《尧山堂外纪·卷四十四·宋》之【寇准】条下载:寇莱公在中书,戏云:“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者,杨大年云:“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以为的对。


    徐积(一零二八———一一零三)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宋·治平四年(一零六七)进士。官扬州司户参军等。赐谥节孝处士。有《节孝集》。其《菊花》诗云:“为汝花中开最孤,诗翁何惜屡提壶。却应有意酬青眼,浑似倾心向白须。击铜钵时吟更好,掷金钱后醉相娱。杨妃只有黄裙在,且问风霜留得无。”


    王之道(一零九三———一一六九)字彦猷,安徽庐州濡须人。宋·宣和六年(一一二四)进士。为人慷慨有气节,诗亦真朴有致。其《减字木兰花》词云:“尊前放手。铜钵声穷诗已就。姑射肌肤。舞罢缠头怎得无。青腰更巧。搓粉团酥来斗妙。不敢方人。容色依稀似太真。”


    朱翌(一零九七———一一六七)字新仲,号潜山居士,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官秘书省正字、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其在长篇五言古体诗《宣城书怀》中云:“·····爱闲多闭阁,因事或操觚。每捷惭铜钵,工夫体辘轳。······”


    3、明清的击钵诗


    迄至明末清初,刻烛击钵作诗之风犹存,而以清中期为盛。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吴伟业《题西泠闺咏·四首并序》其二中云:“卖珠补屋花应满,刻烛成篇锦不如。”


全诗是:晴楼初日照芙蕖,姑射仙人赋子虚。紫府高闲诗博士,青山遗逸女尚书。卖珠补屋花应满,刻竹成篇锦不如。自写洛神题小像,一帘秋水镜湖居。


    吴伟业(一六零九———一六七二)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明崇祯四年(一六三一)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


    清代乾嘉时期刻烛击钵作诗之风更浓,于道光为最盛。据《晚晴簃诗汇·卷六》载:爱新觉罗·永瑢有诗记当时的击钵吟诗活动。永瑢在《尹望山招绚春园雅集》中云:“······九州英彦蓬莱友,五十年中辈先后。击钵哦诗诗尽成,薄罚停催金谷酒。······”


    永瑢(一七四三———一七九零),号九思主人,清乾隆皇帝第六子,封贝勒、质亲王,充四库全书玉牒馆总裁、监管钦天监事务。工诗擅画,兼通天算,有《九思堂集》。


    其弟爱新觉罗·永瑆(一七五二———一八二三),号镜泉,乾隆皇帝第十一子,清朝著名书法家。他的《题近香楼》一诗也记载了击钵吟诗之事,诗云:“虽然崇抱在铜钵,不惭通讲歌银舟。有时退食散情性,旧醅小榼相绸缪。”


    道光初期,刻烛击钵作诗有了新进展,出现了诗社———荔香诗社;并且有了诗集———《击钵吟偶存》。


    清道光三年癸未(一八二三),福州籍京官在北京成立荔香诗社。据《诗钟史话》:“《停云阁诗话》所云乡先达在京之击钵吟课,当指道光初年曾元澄、杨庆琛等所组织之荔香吟社。”


    杨庆琛(一七八三———一八六七)原名际春,晚号绛雪老人,侯官县(今福州市区)人。著有《绛雪山房诗集》。受业于名儒郑光策,与林则徐、梁章钜等同学。清嘉庆二十五年(一八二零)进士,历任刑部河南司主事、陕西司员外郎、广东司郎中、湖南按察使、山东布政使、光禄寺卿等。杨庆琛一生悉心治吏,为官清廉,政绩显著。


    曾元澄当是误写。曾元澄(一八零八———一八七四)是曾晖春五子,为道光十一年(一八三一)举人。在最重视科名的官场,曾元澄是没有资格组织诗社的。


    或许是曾元海之误。曾元海是曾晖春三子。曾元海(一七九七———一八三三),道光二年(一八二二)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贵州乡试主考官、广西学政。但科名资格就不如杨庆琛了。论辈分,曾元海是林则徐的晚辈,杨庆琛是林则徐的同学。


    或许是曾晖春。曾晖春与林则徐是姨表兄弟,其科名资格俱在杨庆琛之上。曾晖春(一七七零———一八五三)字霁峰,号梅仙。嘉庆六年(一八零一)进士,历任国子监学正等。曾晖春最为骄傲的是五子登科。他于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亲见五个儿子(元基、元炳、元海、元燮、元澄)中举,而且其中元炳、元海、元燮又成进士。这是科举望族,令人无比倾慕。


    《击钵吟偶存》是曾元海所辑,有清道光十一年(一八八三)刻本,广西省城九经堂唐玉田刻版。杨庆琛为之序:“道光甲申(一八二四)乙酉(一八二五)间,诸同志聚晤都门度岁余,闲结阄诗社,燃兰花香盈寸,成七截一首,捷者得三四首。晷尽继以烛,更余为止,日可得绝句百余首,互为甲乙。或咏古,或咏事,或咏物,皆务各抒意论,不袭肤词。积既久,择其可咏者录而存之。题曰‘击钵吟’,取铜钵催诗之义。软红尘中得此清课,亦晋安风雅之遗也。丁亥(一八二七)立春日,雪茮杨庆琛识。”


    据杨庆琛之序“击钵吟”其时是指一种限时、限题、限韵吟作的七言绝句。《击钵吟偶存》二卷后被编为《击钵吟一集》,之后陆续有二集、三集……


    三、从偶句到诗钟


    1、钵、钟分流


    诗钟起源之一是钵、钟分流。其分流或亦在道光朝。即所谓将诗钟,“于律绝而外,别树一军”。这种分流亦有两步,第一步是作“偶句”;第二步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光大发扬,形成独立的“诗钟”。


    据林鸿年《〈击钵吟二集〉序》云:“曾少坡(元海)前辈有击钵吟之刻,余初未见其书。岁壬辰,罢春官试,铜盘寄食。暇得从诸先达游,范亭族弟旋亦观政农曹,约同重修风雅。始犹偶句,继乃兼作七截。”


    此序作于道光二十年庚子(一八四零)。壬辰是指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注意其中云:“约同重修风雅”,“始犹偶句,继乃兼作七截”。———可见,道光十二年(一八三二)已经作诗钟了。


    所谓偶句是指对偶句。宋·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沈约、谢朓,永明体出,士争效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此处偶句是指律诗中含对仗的两句———这是诗钟发展第一步。


    截句指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有人以为“截取律之半”以便入乐传唱,各家解释不一。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


   七截一语还可参见清代小说家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九回:“只见内中有一幅双红笺纸,题着一首七言截句。”文康是满族镶红旗人,生卒年未详。他是大学士勒保(一七三九———一八一九)的孙子,曾任过理藩院郎中。


    诗钟在逐步发展中,各种体、格逐步完备,于是出现了一种“于律绝而外,别树一军”的独立的诗歌体裁。———这是诗钟发展第二步。王则修《〈东宁钟韵〉序》云:“诗钟之设,创自道署斐亭;击钵之吟,兴于京师遗老。本骚人之韵事,作游戏之文章。名公钜卿,每藉此以为消遣;文人学士,亦即此以寄遥吟。趣味浓深与兴高采烈,岂必关富贵、望功名而始作哉!所以于律绝而外,别树一军。或分咏,或笼纱,或蜂腰鹤膝,或凫胫鸢肩,或凤顶燕颔,以及燕尾;其余若魁斗,若碎锦,若四点金,若三鼎足。命题一定,各自斗角钩心,虽仅语七言,而文成万变。嵌字务要浑成,琢句必须工整;无一字无来历,无一语不清新。最要典赡风华,无取白描好手。诗畸之难,断非无点墨者所能登峰造极也。”


    所谓“诗钟之设,创自道署斐亭”,并不准确,仅仅局限于台湾。斐亭是指唐景崧作台湾巡抚时官署内的斐亭。许俊雅所撰《光复前台湾诗钟史话》说:“盖光绪十三年,唐景崧来巡台岛,官署旧有斐亭,景崧按址葺而新之,自撰楹联悬挂亭柱,公余之暇辄作文酒之会,吟咏唱和,累月不息,自是积稿甚多,台南府太守唐之辑而刊之,题曰《澄怀园唱和集》。故论者多谓斐亭乃台湾诗钟之发祥地。”


    2、诗钟之名


    据王鹤龄先生考证,诗钟之名最早见于李嘉乐(宪之)在同治十一年(一八七二)春写的《诗社即事柬袁子久中翰(保龄)》一诗的诗序。


    社(按:雪鸿吟社)中法限二字,作七言诗一联,字嵌每句之首曰“凤顶”,嵌第二字曰“燕颔”,第三字曰“鸢肩”,四曰“蜂腰”,五曰“鹤膝”,六曰“凫胫”,七曰“雁足”。又,一嵌于上句首一嵌于下句末,曰“魁斗”;或嵌上句末下句首,曰“蝉联”。限四字拆开嵌用,不论对仗曰“碎流”,论对仗曰“碎联”。四字分嵌两句首尾曰“双钩”。二字错落对之,如此置上句第三字,彼置下句第四之类,曰“鹿卢”;或置上句第四字,下句第三之类,曰“卷帘”。又有分咏、合咏、骈体诸目,则拈题而不限字。合咏间亦限之。构思时以寸香系缕上,缀以钱,下承盂。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句亦不录。名曰“诗钟”,都中盛行之。诗钟起名大致与“刻烛联吟”“击钵催诗”相类。


    3、诗钟溯源


    诗钟溯源不仅可到清代中期,甚至可追溯到元明时期。那时的诗钟还处于不自觉时期。不自觉的诗钟是两句诗。据明代杨慎的《升庵外集》载:李西涯,斋中偶集湘湖士人,席间以荔枝、奶酥为题,各赋五言对句二,不工者罚三爵。有嘉鱼进士某句曰:“甘宜妃子笑;香入长公诗。”


    又据明初叶子明《草木子》卷之四上,其中有《谈薮篇》,云:“程雪楼为闽守。任满归。民有献箭旗者以百数。公于内取其一联云:


    闽中有雪方为贵;


    天下无楼如此高。


    元至正年间,程雪楼任福建道廉访使。而《草木子》一书记元代诸事独详。


    其实是七言嵌字(名)联,固可看作早期诗钟。———更重要的是,这或许是中国最早的旗联。


    4、结束语


   诗钟的形式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齐之“击钵诗”。清代道光前后“钵、钟分流”,于是形成诗钟。


    诗钟有两个起源,一个是两句诗,律诗的中间两联,即含有对句的两联。另一个是嵌字联。不自觉的诗钟出现在元明时期。


    诗钟之名首次出现在清代同治朝。或有更早,需要探究。


    诗钟鼎盛于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和清联的鼎盛期大体一致。并一直延续到民国。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诗钟源流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