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赏析针砭时弊 以笔为枪 ——赵壹《刺世疾邪赋》赏析

针砭时弊 以笔为枪 ——赵壹《刺世疾邪赋》赏析

2020-11-10 22:59:56李牧童青青导读对联杂志 0条评论

赵壹是东汉时期的辞赋名家,与书法家张芝、思想家王符并称“陇上三大家”。《后汉书》上称他“体貌魁梧,身长九尺,美须豪眉,望之甚伟”,堪称荷尔蒙爆棚的型男一枚。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个性张扬的耿直汉子,恃才傲物,棱角分明,也因此,人际关系搞得很不好,遭到了大家的排挤,无奈写了篇《解摈》来释怀。后来甚至多次惹祸上身,差点就被整死了,幸得朋友相救乃得免,于是乎创作了《穷鸟赋》,以感激友人拯己于危难之中。文末写道:“鸟也虽顽,犹识密恩,内以书心,外用告天。天乎祚贤,归贤永年。且公且侯,子子孙孙。”可知穷鸟虽狂,但还算有自知之明和感恩的心。

性情孤高、耿介拔俗的赵壹,颇有名士风流,其行事风格,从来都不走寻常路。光和元年(一七八),他以上计吏的身份到京师向司徒袁滂汇报工作。当时各地同行有几百人之多,见到大领导,一个个诚惶诚恐拜伏庭中,唯独赵壹鹤立鸡群,只是作了个长揖,且昂然辩道:“昔郦食其长揖汉王,今揖三公,何遽怪哉?”(《后汉书·文苑列传》)袁滂大惊之下,敛衽下堂,延之上座,一番交流后,更是喜出望外,当众大赞“朝臣莫有过之者”,惹得一帮人艳羡不已。随后,赵壹为了进一步借重以显名,兴致勃勃去拜访当时的河南尹羊陟,没想到人家并没把他当回事,让他吃了闭门羹。这可把赵壹的那股子倔劲给激发了,于是天天登门求见,软磨硬泡。羊陟无奈之下,勉强答应见一面,只是尚有些怠慢,结果人还躺在床上没起来,心里窝火的赵壹便径直走了进去,把他当成死人一样痛哭哀悼了一把,这一招也是够狠的,搞得主仆一群人是又惊惶又尴尬。羊陟后来与其一番交流后,心下大奇,次日更是亲自造访,一穷一达两人,在赵壹那破烂不堪的车边上神色自若地畅谈了一整天,让吃瓜群众们个个看得目瞪口呆。在羊陟和袁滂这两位大腕的联袂推荐下,高自期许的赵壹,终于如愿以偿地名动京师了。

成名后的赵壹,着实风光了一把,各州郡多次争相重金礼聘,都被他给推掉了,最后终老于家。史书中还记载了他在光和元年上计归还时顺道拜访弘农太守皇甫规的故事。因为门人没有及时通报,赵壹便拂袖而去,皇甫规后来得知是他后吃惊不小,当即写了一封诚意十足的致歉函差人追上转达。赵壹倒是也客客气气地回了一封信,只是终究以身体抱恙为由婉拒了重返。有学者考证认为,此事不可能发生在光和元年,因为皇甫规在早此四年的熹平三年(一七四)便已去世,而皇甫规任弘农太守则在汉灵帝永康元年(一六七)之后,故若得见,当在此数年间。同样都是吃闭门羹,对羊陟是天天上门,屡败屡战,对皇甫规则是拂袖而去,追也不还,个中差异,耐人寻味。但有一点很显然,赵壹所主动拜访求见的对象,无论袁滂也好,羊陟也罢,还是皇甫规,都是当时比较清廉有为,且能礼贤下士的高官,这是赵壹成功实施“精准营销”的聪明之处。


《刺世疾邪赋》作于赵壹屡次抵罪,被友人相救而大难不死之后,目的是为了抒发心中的怨愤。赵壹所生活的桓、灵二帝时期,外戚与宦官争权,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党锢之狱大兴,诸多正直之士都被铲除,株连者甚广,十分惨烈,正所谓“海内涂炭,二十余年,诸所蔓衍,皆天下善士”(《后汉书·党锢列传》)。不久后发生的黄巾起义,更是将东汉王朝推向了名存实亡的地步。立足这一背景来看此赋,就会发现,它其实更像一篇向黑暗社会发出的战斗檄文,而赵壹则是那个时代以笔为枪、骨头最硬的“鲁迅”。

赋文开篇通过五帝不同礼、三王不同乐的现象,引出了物极必反的道理。社会历史发展有一定的自身规律,当积弊太深,积重难返,历史大势于是变得不可逆转,所以“德政不能救世溷乱,赏罚岂足惩时清浊”,这和荀子所言“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相通的。作者认为政治的邪恶与怨酷,从春秋至今,整体上是变本加厉的。春秋、战国到秦汉,正是皇权专制一步步形成、确立到巩固的时期,作者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制度的致命缺陷,一句“宁计生民之命,唯利己而自足”,深刻而睿智地揭示出统治者家天下的自私本质。即便所谓的仁义道德那一套说法,也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巩固统治而已,本质是“利己自足”,希望世袭罔替,而非济世利他。这一点,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阐述得尤为透彻:“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三代之法,藏天下于天下者也。……后世之法,藏天下于筐箧者也。”

作者接下来阐述了“佞谄日炽,刚克消亡。舐痔结驷,正色徒行”等诸般是非颠倒、善恶不分、邪夫显进、直士幽藏的社会病态现象,并进一步分析产生的原因,剑锋直指最高统治者,认为“实执政之匪贤”,是执政者自身出了问题,以至于“女谒掩其视听兮,近习秉其威权。所好则钻皮出其毛羽,所恶则洗垢求其瘢痕。虽欲竭诚而尽忠,路绝险而靡缘。九重既不可启,又群吠之狺狺”,换言之,就是佞幸当朝,贤人在野。“安危亡于旦夕,肆嗜慾于目前。奚异涉海之失柂,坐积薪而待燃”?社稷明明已经岌岌可危了,船都快沉了,屁股都着火了,统治者却还丝毫没有觉察,一味地贪图眼前的声色犬马,真是不知死活啊!作者的洞察力不可谓不敏锐,预见力不可谓不强大。在这一认知下,作者发出了自己的呐喊和主张:“宁饥寒于尧舜之荒岁兮,不饱暖于当今之丰年。乘理虽死而非亡,违义虽生而匪存。”宁可饥寒交迫,也要坚守道义,而不同流合污,作者更看重的是精神层面的追求与信仰,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种人生价值取向与孟子所云“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真是一脉相承。这也是为什么作者明明有很多仕途机会,却一一放弃的缘故。看相的曾经说赵壹“仕不过郡吏”,与其说这是命,不如说是他自己的主观选择。当然,有这样的性情,才会作出这样的抉择,从这个角度看,也可以说是命。

赋文的末尾,作者借秦客与鲁生之口,写了两首互相唱和的五言诗歌,进行总结陈词。秦客诗曰:“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顺风激靡草,富贵者称贤。文籍虽满腹,不如一囊钱。伊优北堂上,抗脏倚门边。”鲁生歌云:“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诗里有牢骚,有感慨,有愤懑,也有无奈。上智与下愚皆不可移,自然谈不上互相改变。漆黑封闭的铁屋子里,有人真睡,有人装睡,独醒者的悲哀在于,既逃不出牢笼,又叫不醒大家,还要眼睁睁看着一起被闷死。还能怎么办呢?那也只能各安天命了。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赵壹刺世疾邪赋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