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对联赏析品读新锐之陈慧萍

品读新锐之陈慧萍

2020-09-06 23:49:41曹克定荆楚联坛 0条评论

 读陈慧萍的对联作品很容易让人进入诗境,或者说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诗境。她不管是咏物还是状景,往往能把所写之对象放入到较大的时空里去表现,亦能融入自己的情怀去膨化,去染色,使其更鲜明多彩,诗意盎然。以下就读她几题作品。


    《桃花》

莫道姿容秀雅,最难忘孤庭空待,人面不归,崔护深心侵梦杳;

淡看风雨萧疏,遥想象鸡犬相闻,桑麻共乐,武陵旧事入怀来。



     这是一副咏物联,所咏之物是桃花,但不是作者眼前的桃花。上联所咏是唐代诗人崔护诗里的桃花;下联所咏是东晋诗人、辞赋家陶渊明文章里的桃花。可以得出,作者所咏的桃花虽在咫尺之笔下,但却在遥远的情景中,时间和空间都离作者很远,很远。“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唐代诗人崔护题的都城南庄的桃花,和桃花里的情景。人面桃花相映红,这情景当然就是诗境。“最难忘孤庭空待”,这是不是作者的心境呢?我所说的陈慧萍女士的作品,最容易让读者进入诗境,就是她的作品中出现的美好的时空,和她自己美好的情怀构成了美好的意境,即诗境。“人面不归”,这个遗憾都是美好的,他要展现的不是桃花美好的形象,而是美好的情怀,这就是作品的立题所在。下联写的桃花,已不仅仅是咏物了,也是在状景。是以桃花为媒,展现了一个世外的理想家园,时空更为远阔,情怀更为美好。上联是个人情怀之浓烈,下联则是天下情怀之幽远。桃花何处没有?年年春天举目便是。作者为什么不写可见之桃花,偏要写遥想之桃花?不仅写桃花的诗情画意,更写桃花掩映处的故事?我想,她立题就是要写桃花深处的两种不同的美好情怀。


     《醉翁亭》

安恬自此中来,路转峰回处,看木秀花馨,鱼肥溪澈,任凭那秋雨秋风,秋风秋雨;      

块垒从心头去,云归鸟倦时,共瑶琴一曲,绿蚁三杯,休管他谁宾谁主,谁主谁宾。


      滁州的醉翁亭,是北宋的大文学家欧阳修命名,更有他一篇《醉翁亭记》使醉翁亭千古留名。醉翁亭记和醉翁亭是人融入大自然自得其乐最典型的痕迹,一种安闲恬适,身心无羁的状态长久的绵延其中。这副《醉翁亭》联,不但再现了醉翁亭记中当时的情景,也展现了对联作者与古人相印合的情怀。上联“任凭那秋雨秋风,秋风秋雨”,秋雨秋风颠倒反复出现,一种回环的韵律美,和感情自由荡漾的悠然美,使人生进入了诗意状态。下联写得更为放松,弹琴饮酒,纵情山水,闲云任舒卷,鸣禽任往还,心内无所牵,眼中无所碍。“休管他谁宾谁主,谁主谁宾”,这一语句回环,加强了忘情之状态。上联的尾句回环,得悠闲于山水之美,下联的尾句回环,得陶醉于山水之美。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之联只在醉翁乎?或许是古今皆醉,醉翁亭记与醉翁亭联的作者同在其中。


    《秦淮河》

烟霞留步履,看凌波杨柳,出水芙蕖,总七分痴,三分醉;

风雨道沧桑,叹巷口斜阳,桥边野草,任来者咏,去者歌。



     秦淮河是南京的风景区,这里有美好的景色,有幽远的佳话,是自然风景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的地方。此联上联写作者赏游秦淮河自然风光的感受,以痴以醉浓缩其情,万般赞叹,万般迷恋,都浓缩在痴与醉两字之中。下联是作者对秦淮河历史的赞叹,追随刘禹锡的沧桑之叹,进入了乌衣巷,进入了朱雀桥,也进入了秦淮河历史的风流。联笔不管写景写史,总能见到作者的感情干预。不管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景观,一遇上情便成为诗。再美好的风景或人文,如果没有情的进入,还不是诗,只不过是景象和史迹而已。陈慧萍女士深知这点,所以她的对联作品往往是诗意横生。

                                         

     《湖心岛》

身外世无争,独居此幽台僻地,引骚客问津,渔郎观弈;

湖心尘不染,何计他秋去春来,自云当花看,水作弦听。


     很多地方都有湖心岛,不知作者写的是哪一个湖心岛,好像是世外桃源。不管是哪里,总是一个幽僻的诗境,湖心岛因四面环水,自成清静之境。大凡风景点都有故事传说,骚客问津,渔郎观弈,都是清闲之趣。最得此中真意者,独居者也,与世无争,一尘不染,不问岁月几许。尤其是“云当花看,水作弦听”,那状态简直是不食人间烟火,隐耶?仙耶?不管他是谁,我只知道这是作者的超凡脱俗之笔,物无真形,随意而生,云飘是散花,水流是鸣琴,如此状态,已不只是诗境,是超然之境也。如果说作者写的就是湖心岛本身也未尝不可,就是写作者自己也是可以的。


2020年清明前二日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陈慧萍新锐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