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天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太品先生,您还活着!

太品先生,您还活着!

2022-01-17 23:19:26云帆高扬阿扬说联 0条评论

图片

  太品先生走了,这几天对联论坛上、微信群里都是追悼他的挽联,人们痛惜他的离世,寄托各自的哀思。今天翻看他以前惠寄的《古今实用挽联集成》,再次看到太品的自挽联,细细读来感慨万千。

图片

图片

  《古今实用挽联集成》出版于2010年4月,是太品先生主编的数部联著之一,书里专门收集了一些自挽联,其中有他自己的一副,联云:
  有喜有悲,此世烟云终过眼;
  无思无虑,它生岁月再从头。
  这副自挽联文字朴实无华,态度从容冷静,那时的他风华正茂。
  “有喜”,应该是指通过个人奋斗,已经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远大理想,有了人生的崇高追求,也获得了体现个人价值的成就;“有悲”,大概包含那些体味过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那行走过的坎坷之路,品尝过的切肤之痛……然而这一切在生命的终端已成为过眼烟云。当人生结束之时,将会“无思无虑”,又可以“岁月再从头”。
  在红尘中的每一天,太品其实都是“有思有虑”的,小至为个人、为家庭,大至为联坛,为国粹,为文化……并且有时是“深思熟虑”,那等身的著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图片

  太品先生的“思虑”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俊朗的外表下、豪放的性格中,他有着细致的思考,缜密的思维,有时夹杂着“春恨秋悲”,你看他的《感怀》:
  春日恨,秋日悲,一年如瞬,百年如梦;
  古人书,今人语,两分可信,八分可疑。
  为了传道受业解惑,对那“八分可疑”他呕心沥血,而自然界的星移斗换也会让他“秋思”绵绵:
  丙戌中秋联其一
  度清宵,醉清秋,弄清影,看芳桂婆娑,无数浮云皆过眼;
  澄玉宇,凝玉露,转玉盘,对霜天廖廓,几回明月正当头?
  丙戌中秋联其二
  万古仰清高,吴宫夜、汉宫秋,过目繁华成一梦;
  婵娟祈四海,才人邀、佳人拜,团圞著意祝三生。
  我们甚至看到一个“仲秋”,就会让他浮想联翩,将“东西南北”走遍,君若不信,请看这四副感怀联:
  仲秋感怀其一
  逆旅动秋怀,望北海波澄、西山叶落;
  京华织春梦,思南柯蚁聚、东周蝶飞。
  仲秋感怀其二
  今夕是何年?望星河西落、大江东去;
  高楼当此夜,思胡马北依、乌鹊南飞。
  仲秋感怀其三
  望尽天涯路,思鲈脍西风、雁来北国;
  归卧故园秋,念豆稀南野、菊盛东篱。
  仲秋感怀其四
  我亦漂零久,曾晞发北风,濯缨东海;
  月是故乡明,欲归帆南浦,剪烛西窗。
  在他那豁达的性情中,有时会不经意地流露出高处不胜寒的孤独感,五十初度时他写道:
  知四十九年非,栩栩然一梦;
  望三六五里路,踽踽也独行。
  “先生踽踽独行于世,众乃以为迂也。”
  他有壮士情怀,“世事欲评先饮酒”;他有书生意气,“生平细论但呼天”。
  他有着独特的个性,“每见不平欲学剑”;他有着顽强的执着,“明知无用偏读书”。
  他有与众不同的眼界,“万国纷争为蜗角”;他有和众生一样的心思,“一生辛苦获蝇头”。
  ……
  太品是凡人,也是高士。他善于交际,也耐得起孤独。这种孤独像周国平先生所言,是一种“独处”的能力。
  “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很显然,太品的状态自然是属于第三种,他走向了“达者”“善人”的境界。
  老病消功利想,死生去是非心,已臻乎古之达者;
  胸阔无所不容,身微随宜可寄,即常谓乡里善人。
  人世间不如意事常八九,但还是有许多值得留恋之处的。太品先生在五十五周岁生日时曾写有一联,前有序,言“后适大病初愈戏作此联”:
  纵狂狷亦尘间俗子,嗜过酒,耽过色,怄过气,贪过财,身外尽花花,自难跳出三千界;
  愿养颐学乡里善人,不劳形,不役心,不忧天,不愤世,生涯虽草草,还想活他五百年。
  去年10月,太品先生在群里说:“平生一直自称是悟透生死者,生如寄死如归罢了……但近来每对不明就里者说莫名其妙话,说明还是没真悟透,没真放下……如果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的话,看来我要走的路还很长……很长…长~”他想走得更远更远……
  太品先生,您还在行走着,您真的能“活他五百年”,我们相信那些出版的著述一定会伴随您走遍九州,走过千秋。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刘太品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