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田广学‖又见春条

田广学‖又见春条

2021-02-22 22:52:25田广学联斋 0条评论

刚进腊月,年货大集就开张了,也许是儿时养成的习惯,即使现在生活好了,甚至天天都在过年,可一看到“年货大集”四个字,心里还是痒痒,便不由自主地过来凑个热闹。边走边瞧,一趟子卖对联的摊床,拴住了我的脚步,也勾住了我的眼球。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摊儿上卖的都是手写的红纸黑字春联,类似行草的字体显出了些许功力,煞为可观。尤其让我兴奋的是摊儿边上竟斜放着两溜约两米长的窄窄条幅,仔细一看,一条写的是韩愈的诗: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另一条是苏轼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啊!这不是久违了的春条吗?!摊主是一位已近不惑之年的男子,闲谈中得知,他家从乡下搬来不到两年,是投奔叔叔来的,春联春条是一辈子教书的爷爷写的,已过耄耋之年了。春条5元一条,我毫不犹豫地掏出10元钱买了一条,并告诉剩下的钱不用再找了。问到春条好卖吗?摊主说,在老家镇子上卖的比这里要好,不过,今天算你买这条,已经卖了三条了。我想摊主的爷爷大概也是类似爸爸那样的所谓“老学究”式的人物吧!此时,看着手里的这溜春条,犹如遗失了多年的心爱之物,突然又失而复得一样,令我非常兴奋。别小瞧这一溜儿窄窄的春条,不仅让人嗅到了传统式过年的老味道,而且使我想起了家中尘封已久的“春条故事”……

有道是:不是世间皆忘汝,难得尚有知故人。

在我懂事读书时,爸爸每年春节写完春联,最后总要写上一溜“春条”,贴在东墙顶部延伸到南炕的炕沿边儿,长约两米左右,宽度是春联的一半,一辈子痴迷看书写书法的爸爸写春联春条不仅讲究字体,更讲究词意。我每年都喜欢把爸爸写的春联春条词儿背下来。院门对、房门对都贴在屋外,由于天儿冷,所以我一会儿跑出去,一会儿又跑回来,几次反复才能背下来。在屋里背春条就不用折腾了,而且每天睡觉前在被窝儿里,一侧身就瞅着了;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睁眼又瞧见了,天天看印象深,背起来很容易。

第一次背下爸爸写的春条是:春天春日春景和/春人路上唱春歌/春生学堂写春字/春女闺中绣春罗。我非常喜欢这条春条的词儿,如果闭目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撩人的画面:春阳高照,曲径幽长,一侧是春生在学堂认真读书写字,一侧是春女居家娴熟巧绣罗裙……好一幅令人想往又若隐若现的《春韵图》啊!

爸爸每年帮助邻里写春联,我都是他的助手,一旁研墨,近朱者赤,受其影响,也喜欢上了诗词歌赋。上初中后,我知道了春联的起源,当问爸爸春条的来历时,爸爸说他写春条是从爷爷那学过来的,春条不用成对,字数长短均可,不像春联那样过于要求格律平仄,但长条中必有“春”字,说起来历,好像人们注重节俭,用写春联红纸的“边角废料”,随意写上吉庆的好词儿,贴在显眼处而慢慢约定俗成的吧。

那时,每年腊月二十五以后,爸爸都会从医院拿回两大摞旧报纸;二十六把屋子用报纸糊上一遍;二十七在南北炕一侧贴四张年画,其中有两张是爸爸喜欢的“四条屏”;二十八、二十九是爸爸帮邻里“义写”春联的日子;三十早上,贴完院对、门对后,便开始装点打扮屋里了,先是窗户上窗花二三,再是箱柜上挂钱、福字四五,最后压轴的是长长窄窄的春条一条,屋中年画、窗花、挂钱、福字、春条,按马三立先生说全份了。尤其那条耀眼醒目地春条,红红伴着墨香,是屋内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谓点睛之笔,把年味渲染的浓浓火火,瞬间,老屋喜庆四溢,蓬荜生辉。过去故乡小镇不少人家都喜欢贴春条,即使文化层次不高的人家,也被“传染”了,为讨个喜庆跟着贴起了春条。

我参军的前一年,爸爸收笔前,在他那本泛黄的《千家诗》中挑选出了一首古诗,写成一条我不仅喜欢,而且还记在本上的春条: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没想到,这竟是爸爸生前留下的最后一条春条,在我入伍的第二年秋天,爸爸因病永远地离去了……之后,知道记在我本的这条春条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春日》。后来听姐姐讲,我当兵后,爸爸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了,直到离去再也没有写过春联春条了。多少年以后,当“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几个字每每出现在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小说、散文、诗歌等的名字名称上时,便犹然想起了爸爸那条春条,所以,这一春条也是爸爸留给我们一份最宝贵的“家庭文化遗产”。

从部队回来,我接续爸爸的爱好,一直坚持写春条贴春条,我曾几次重复的把《春日》写成春条,以示对爸爸的怀念,直到搬到住宅楼上,春条才算消失匿迹了。还有一点,印刷体春联的兴起,也是导致传统春条流失的主要原因。今年,看到年货大集上手写春联春条的再现,不仅让人感到了好的兆头,更使我重拾起了记忆中永远打磨不掉的浓浓乡愁……

据载,春条是从古诗词衍生而来,南朝梁张率《楚王吟》中“章台迎夏日,梦远感春条”;宋代文人杨备诗“春条拂岸柳如金,一鉴澄空照底深”等,这里的“春条”指的是春天花木的枝条,而到了后人“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年根儿,人们便有了另一种“春条”,用来祈福迎祥。

春条是春联的“姊妹”,由来有时。著名相声大师马三立有一段《开粥厂》,说到年货张口即点:挂钱一百张、街门对、屋门对、灶王对、横批、福字、春条,全份……说明那时人们对一年一度的春节十分重视,讲究齐全,其中春条也是必不可少的。春条与春联的不同,还有一个特点是灵活性,不仅屋里炕头、床头,屋外的院门口、影壁、堂榭轩厅、仓库、车库等皆可点缀;再有一个是宽泛性,只要喜庆,诗词歌赋、长语短句,甚至顺口溜、打油诗等均可入“条”,可文可白,轻松悦人。诸如竖写竖贴的“抬头见喜”、“出门见喜”、“一路平安”等也都是春条范围的。听说,宫廷中也盛行春条,并且采用木刻、烧瓷、织绣、砖雕等艺术形式制作。

春条,已近流失的民俗文化,也曾放过异彩,尤其长条以诗赋为词的春条,读来可口,雅俗共赏,这里找出几条仅供欣赏:

春风春雨伴春归,春草春花绽春蕾,春情春意谱春曲,春光春霞润春晖;

宜入新春喜盈门,勤俭人家有财神,门前有棵摇钱树,屋里有个聚宝盆;

春柳岸边抽春丝,春蛙初醒跃春池,春燕呢喃报春到,春夫开犁打春时;

宜入新春笑颜开,推杯换盏抒情怀,春去花香仍浓郁,冬来瑞雪更洁白。

春条,传统民俗文化中的一斑,以微存世,已有历史。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传至今天,作为春节期间一种喜闻乐见,又操作简便的吉庆形式,不应流失,随着不少被淡化与流失的传统文化的形式和内容的回归、恢复,春条以自身的特点展示其独特的魅力,恰如春风里的枝丫柳条一样,绽新吐绿,昭示春天,寓意美好而重放异彩,但愿可期。


图片

田广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0866部队军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黑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哈尔滨市作家协会会员。原巴彦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联主席,广播电视局局长。作品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华每日电讯》、《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科技日报》、上海《文汇报》、广州《羊城晚报》、天津《今晚报》、《黑龙江日报》、《中国楹联报》;《求是》、《人民论坛》、《半月谈》、《农村工作通讯》、《北方文学》、《散文》、《对联》、《秘书》等杂志;著有30万字《田广学见诸报刊文集》。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田广学春条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