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伯凤麟诗词楹联稿》后记

《伯凤麟诗词楹联稿》后记

2020-10-22 22:01:02巴林·伯珉甘肃楹联 0条评论

世上的有些事,总得有人去做。过去,我压根都没有想过,为自己父亲的书编辑书稿并写一篇后记,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得今世修来的缘份或福份吧。

我父原名白福顺,曾名白风麟,笔名鲁放、田原、白丁、巴山松等,他生在沧州,幼年生活在三原,青年学习在西安,之后主要工作在陕西汉中西乡、甘肃武威凉州两地。承蒙我父亲的洪福,在这里我谨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的全家兄弟姐妹们,向中华诗词文化研究院、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甘肃省诗词学会、甘肃省楹联学会、海南省诗联艺术家协会、沧州市诗词楹联学会、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武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诗词楹联社、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武威市诗词协会的吟友们,以及、西安文联和凉州文化界的同仁们表示深深的感谢!我父亲在世时给他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平台,特别使他在退休后的人生道路上,精神上享受到了诗词楹联组织给予的无限的幸福和快乐。这种幸福与快乐,今后定会影响和鼓励我的家人继续前行。同时,我们也衷心感谢各位亲朋、好友、同事、学生一直以来对我父亲的支持、爱护、关怀和帮助!

我父亲在三原县上小学起,每天都要诵读古典诗词,从那时开始他就喜欢上了诗词;初中时,国文老师每天额外安排的家庭作业就是抄三首诗词、五副对联,要求不能重复,第二天先交作业,然后还能背诵,可以说我父自此奠定了诗歌创作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3月,我父亲开始了诗歌创作,并在《延河》《雨花》《陕西文艺》《西安晚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这是他步入新时代进行新诗创作的第一次起航。之后常用的笔名“鲁放”。我曾多次问过这一笔名的来历,他说其“鲁”字,有两个含义:青年时在西安与石鲁过从甚密,曾同宿半年经常畅谈至深夜,对石鲁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非常钦佩,同时也对鲁迅的人格学识崇拜,故取“鲁”。其“放”字,也有两层含义:由于从小随父母逃难西北,家父早逝,家庭生活颠沛流离,后来入校学习时对陆游诗词非常喜爱和对“放翁”坎坷命运刻骨铭心,难以释怀。二指1949年全国解放后,在新中国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新生,自己从逃难的难民成为了新中国的主人,从此发誓要用自己的歌喉放声歌唱,放笔描绘新时代新生活。1956年8月,当他的第一本新诗集《地质勘探之歌》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署名就用了“鲁放”,表示投身诗歌艺术,以明其志。1965年编定《驼铃集》,收诗80首,定稿后准备正式出版,惜诗稿后来佚遗,致使新诗创作半途而废,成为他终生的憾事。

我父亲的诗词、楹联创作,是他开辟了自己在诗歌创作道路上的第二次飞跃。记得,改革开放之后的1981年春,尽管以往他有零散的诗词写作,我父开始继续创作诗词、楹联,这时的主要作品是《人生语灯》。那时,在武威城只有徐万夫、唐玉珍、吴培元、冯天民等四五位前辈创作诗词并偶尔见刊,在地方文化界有影响。由于我父亲在“文革”后主要从事高考班语文教学,其中尤以主讲古典汉语及分析作品擅长,因此他创作的诗词、楹联题材新,诗词以今韵居多,楹联以中、长联为特色。2002年9月,个人出版有《凉州诗钞》,汇集了诗词楹联作品,他的好友周泾清先生题《序》。2004年秋天,我女儿上初中时,我购置了第一台家用电脑,夜晚学习打字和上网。一开始学五笔打字非常难,因文革期间我们这一届学生就没有学好拼音。从那时开始,我父每次写好新的诗词或对联作品后,都交给我在电脑上打成文稿。当时由于打字实在困难,我又购置手写板手写输入。开始,仅手写板就用坏了三个,之后我又学会了单手小键盘数码写输法。2006年时,社会上流行拥有个人空间为时尚。通过努力学习,同年春季我在百度等网站先后开通多个个人空间,并用我父的真名注册,开设“凉州诗词网”,同时为我父在多个网站空间开设博客,在相关论坛上注册发贴,推送诗词对联新作十余年时间,不算重复推发新作就达600多首(副),在网络上影响较大。每当我父得知在网络上有网友对其作品点赞留言时,都会有一种喜悦的微笑,显示出对诗词对联的信心满满。2010年,又换了第二台电脑,坚持在网络上与诗友们相互学习和交流。2018年秋末,在父亲病重期间,由于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武威当代诗人诗词选集》用稿时间要求紧,我第一次为父亲的诗词改稿定稿,有时改一首诗词或两三个字,就得化费两天时间。当我告诉父亲已经完成50多首诗词修改时,他的脸挂满了灿烂的笑容。

2018年12月29日,是我父86岁的生日。这天上午,我在等待中终于收到了从安徽快递的《地质勘探之歌》,这本书,在我们家里已经没有了藏书,这次是我从一位藏书家手中给我寄来的。这本书中,诗集收录20首诗歌。其中,收录最早的一首诗歌创作于1953年4月的陕西铜川。这本诗集的出版,使我父从此引起了陕西诗歌界的重视,自此也更加坚定了我父进行诗歌创作的信心,以此为起点,在诗歌诗词的道路上不断进行新的创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两年。当天中午,我从北关家中赶到东关我父的寓所,向他道喜,我说:爸爸,这本诗集我给您找来了,您看。我父亲翻着陈旧的诗集,手在微微的颤抖。我详细询问了诗集中出现的几个我不知道的小地名,又一次问了他的笔名“鲁放”的来历,爸爸均给我进行了主要说明。由于我父已经出现耳聋,我大声说:爸爸,我都记住了,有时间我一定要到当地去看看。我又说:爸爸,今天的第二喜,今天是您的86岁的生日,我来是给您祝福的。

记得2016年春节,我父亲来我家说要重新出版自己的诗词楹联集,准备将2000年以来的作品收编其中。由于在2011年4月22日百度无端关闭了《凉州诗词网》,使我们父子大量网络原创的诗联作品付之东流,其中有我父作品和我的原创700多首,还有30多位凉州诗词主要网友的作品与唱和近1800首(副),使该网点多年整理汇集的凉州题材的诗词曲联赋资源损失惨重,也给本书的编辑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所幸我一直都保存着我父的许多手稿,尽管不全,但可以进行初步整理。自我父去世后,甘肃省诗词学会、甘肃省楹联学会、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武威市诗词教育(公益)培训中心在发布的《讣告》中,明确提道“目前其长子白明辑有《伯凤麟诗词楹联稿》书稿,收录遗作,计划在年内准备定稿”。自此本书的出版提上了正式议程。为此,老家“沧州堂蒙古裔伯氏宗亲联谊会”的亲人们对本书的编辑出版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说实话,对我父书稿的最终审订,对我来是一项很难的事情,对我父手稿的整理和编辑中,也是我重新与父亲进行心灵沟通的一次绝佳的重要的交流机会,也使得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父亲:他对生活的热爱,对家庭的关怀,对我们子女的呵护,我总能感觉到父亲那颗滚烫的心仍然跳动着,对我曾经寄予的厚望。年近90岁高龄的母亲,在我父遗留的故纸中多次寻找手稿,对我编辑本书帮助很大,同时母亲在今年6月初提出要为这本书出资,寄托了她对我父亲所有的情感,说这是她为相爱的人能尽的最后一份力了,真是令我们子女们无地自容,为了薪火相传,我再能说什么呢,只能夜以继日开始整理我父的遗稿,以告慰我父的在天之灵。感激父亲!留给了我们无尽的精神财富;感激母亲!教会了我们始终如一的爱心。由于时间仓卒,这次我父的不少作品没有编入其中。本书出版后,我将继续整理我父分别在有关图书、报刊、杂志曾发表的新诗、诗词、楹联、谜语、谚语、民歌、山东快书、文稿,以及尚存的几部书稿和手稿,再到深入西安、西乡、武威的关报刊杂志编辑部、图书馆进行搜集,争取汇辑拾遗成册,再出一本作品集。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值此书稿发行之际,我谨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们全家的兄弟姐妹们,把此书奉献给我父亲生前特别尊敬的师长于右任、邓宝珊、冯一航、江隆基、吴尊文、王希轩先生;献给我父亲的生前文友诗人玉杲、魏钢焰、田奇、毛锜、流沙河、姚平、画师石鲁、文学评论家王愚、高泽、郑伯奇先生;献给诗词楹联界我父亲的吟长好友袁第锐、刘太品、安维翰、宋寿海、张克复、胡志毅、李涛、王家安、牛兆虎、曾继伟、杨澄远、石新中、陈瑞萍、朱晓华、杨一兵、武建东、王学同、富远年、许有琴、张琪、郭嵘年、张发仁、曹天晟、姚锐、王顺和、邹家玉、李德春、汪开授、周同成、游远华、毛振玉先生;献给我的父亲生前好友邓成城、邓友梅、李范文、李维贤、唐韶新、代文楠、任乙、贺汝成、纪天材、周泾清、陈荣贤、高永林、陆延军、李毓军、陈永坚先生;献给我父亲经常往来的新闻报刊编辑尚光宏、王生旭、梅生虎、李东海先生。以上名单尽管挂一万漏,尚未列出他在学校的同事和数届学生,但也说明了我父亲一生大致的交往情况。这里,还要再次特别感谢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张克复先生为本书题签;中国楹联学会理事、甘肃省楹联学会副会长王家安先生为本书题序,为本书添彩。特别感谢我父亲在武威大量发表诗词、楹联作品给予大力提携的武威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诗词楹联社社长石新中先生、《武威广播电视报》主编尚光宏先生,使我父的作品在《武威诗词》《武威广播电视报》与广大读者见面,为本书铺路。特别感谢我父亲的忘年交、武威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凉州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武建东先生,在百忙之中对这本书稿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定,为本书增色。在此,我代表我的母亲,代表我们全家再次向您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是大家成就了我父亲一生最闪亮的时刻,我们将永远感恩于心,铭记于怀。同时,我也特别衷心感谢我的家人,感谢我的师长和友人,在困惑中给了我不少信心,给了我许多鼓励,促使我终于完成了这篇零散的后记。


不孝子巴林·伯  珉

二O一九年十月二十日于凉州  谨识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伯凤麟后记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