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清初楹联大家陇右陈长复先生楹联浅说(张梓林)

清初楹联大家陇右陈长复先生楹联浅说(张梓林)

2020-09-29 23:37:43张梓林中国楹联论坛 0条评论

陈长复,字来心,清巩昌府陇西县北关长巷人,郎中陈恒之孙,雍正元年(1723年)三甲进士。先生少即聪慧过人,出外求师,日诵千言,凡五经全史,诸子百家之书,无不研求,弱冠补弟子员,垂老始成进士,以候选殁于京,时论惜之。康熙中,曾遊学于伏羌潘钦岳先生之门有年,并为其《朱圉山人小集》作序。


先生文章高超雄浑,长洲汪武曹过陇,有“关中才子”之目;举进士时,总裁朱高安评为“旷代逸才”。从《陇西县志》可知先生能文善书翰,而且为文高古,著有《寿山集》、《雉羽片毛》、《秋吟拟骚》等,文尚存清代武尚仁《搜珠集》中数篇。


民初陇西王海帆先生《仁寿山房对联钞序》中云:“陈来心先生为雍正癸卯进士,才气纵横,名满西秦。其事迹不可考见,以穷赍志而没,曾不少贬其节。自余少时即习闻乡里相传有陈进士当街遗矢,目中无人之语。则其睥睨一世之态度可仿佛见之矣。”陈长复先生生卒各类典籍皆无明确之记载。但据其与伏羌潘钦岳墨庄先生之师徒关系;潘钦岳墨庄先生与陈长复先生伯仲大人俱为莫逆交之关系;陈长复先生与伏羌骆继宾陇伯为好友之关系;可初步推断其约生于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左右,因为顺治二年乙酉(1645年),潘钦岳年甫九岁,康熙三年潘钦岳二十三岁,这正是潘钦岳与陈长复先生伯仲大人为同龄人,陈长复先生应该诞生的时间。骆继宾比潘钦岳小二十五岁,生于康熙元年壬寅(1662年),他与陈长复先生为好友,同龄人,就差两三岁。所以陈长复先生约生于康熙三年甲辰(1664年)左右。关于其卒年,据雍正四年(1725年)漳县增修盐井盐神庙陈长复先生撰文作碑记可知,雍正中期他还在世。关于清初中进士后候缺的情况,十年八年很常见,比如说,清伏羌康熙九年(1670年)进士张辅辰,康熙十六年(1677年)才除江西信丰县令;清伏羌知县殷兆燕,乾隆十九年(1754年)成进士,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始授伏羌知县。不一而足。据此可推,其卒年约在雍正中后期雍正六年(1728年)至雍正十二年(1734年)之间,具体情况还须诸君再细考之。


关于陈长复先生的楹联,正如王海帆《仁寿山房对联钞序》所言“窃以为此物之不见于吾陇人之目者久矣”,散佚不可计也。鄙人结合王海帆先生1925年转抄于伏羌友人王权之侄王吉人钞本158副(陇西杨继胜先生影印编辑本)和甘谷王权学术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王效琦先生所藏手抄本262副,删除两书重复部分,整理出一共239题327副的陈长复先生楹联总集,初步可分为春联、寿联、新婚贺联、新构贺联、新进贺联、赠友人联、輓联、除服联、寺观祠堂联、行业店铺联、戏台联、书斋联、节妇联、书院联、园亭联、名胜古迹联、寓居联、居室联约十八大类。这239题327副楹联中还收录了成大猷先生《对联燹余》中所收藏的2副楹联;西北师大范三畏先生收集的有关伏羌大像山的5副楹联。深望热心地方文献暨喜好来心楹联同仁,能进一步留意,俾使陈著其馀部分或能因之面世而为我辈见及,则後学幸甚,吾陇幸甚,联界幸甚!


如果以单比2至4字为特短联,以5至7字为短联,8到19字为中联,20至49字为长联,50字以上为特长联。则陈长复先生(以下简称陈联)327副楹联作品中,全联百字以上特长联就有12副,其中一副长达218字;长联68副,其中70字以上者24副;其余为中短联。由此可见长联、特长联共80副,占总联327副的百分之二十四,分量不可小觑。这在清初康熙雍正时期的陇右当首屈一指,在全国也是凤毛麟角。比乾隆年间名士孙髯翁登大观楼所作180字长联还要多出38字,当称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长联”。只不过处偏僻之西北、少人揄扬而不被众人所知罢了。


从陈长复春联、寿联、新婚贺联、新构贺联、新进贺联、赠友人联、輓联、除服联、寺观祠堂联、行业店铺联、戏台联、书斋联、节妇联、书院联、园亭联、名胜古迹联、寓居联、居室联十八大类来看:其中春联22副;寿联12副;新婚贺联、新构贺联、新进贺联三者18副;赠友人联27;輓联38副;寺观祠堂联64副;行业店铺联13副;戏台联10副;书斋联、书院联、园亭联三者33副。比例最高者依次为寺观祠堂联;輓联;书斋联、书院联、园亭联;寿联、新婚贺联、新构贺联、新进贺联;春联;其中寺观祠堂联占比例为最高。另外,据现有资料可知,陈联中没有一副集句联,恐怕这在诸多联家中也属罕见。


从陇右清代、民国诸联家所现存世的楹联数量来看:陈长复327副(据鄙人《陈长复先生楹联总集》);吴镇21副(据《甘肃对联集成》);刘一明395副(据《栖云杂联》);李则广60多副(据《李则广集》);成大猷125副(据《甘肃对联集成》);吴可读87副(据《携雪堂对联》);王权30多副(据鄙人《清代陇右鸿儒王权先生楹联浅析》)刘尔炘253副(据《刘尔炘楹联集》);王海帆226副(据《半船对联存稿》、《双鲤堂联语抄》);慕寿祺379副(据《求是斋楹联汇存》);蔡建邦78副(据《甘肃对联集成》);张建509副(据《甘肃对联集成》)。这十二位陇右楹联大家中其中作品存世达300副以上者共有四人,陈长复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从儒释道三教分类来看,刘一明楹联为道家楹联之重镇,其余皆为儒家楹联。以一山而题135副宣扬儒家精神,且以白话入联,刘尔炘先生是孤峰独立。以才气纵横、洒脱奔放而论,陈长复和李则广可以相媲美,皆可称旷世奇才。论长联,只有陈长复先生冠压群伦,无人匹及。


李则广(1793—1861),字旷西,号天一,晚年自号看云道人,伏羌(今甘肃甘谷)县人。清道光戊子科陕甘亚元、壬辰科进士。历任浙江奉化,四川青神、云阳、彭水知县。乃一代廉吏,所至有异政,其文章酣畅淋漓,独出心裁,绝无蹈袭雷同之弊,引经据典常能化陈为新,变腐为奇。会试本房总批曰“屈坡仙于第二,仍推旷代逸才”。尤其令人称妙者还属先生之楹联。风格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典雅工整,对仗平仄准确,意蕴深远。举进士时,雍正陈长复和道光李则广先后都被评为 “旷代逸才”;陇西古代有陈进士当街遗矢,目中无人之语,甘谷古代亦有进士李爷当街遗矢,目中无人之语。可见此两人为陇右有清一代才气纵横之双子星座。有一副楹联:鳳来禾下鸟飞去;马立芦旁草不生。李则广楹联集中有,甘谷历代口口相传;陈长复楹联集中亦有,陇西乡里亦代代相传。莫非数代之隔,不谋而合也,真是令人叫绝!则其睥睨一世之态度可仿佛见之矣。


下面通过陈长复先生二十八副楹联作品,以窥斑见豹。论述不当之处希望得到方家的批评指正,以期完善。


书余仲藏叙伦堂

西铭订子道;

洪范叙彝伦。


注:西铭:北宋张载著。原为《正蒙·乾称篇》的一部分。作者曾于学堂双牖各录《乾称篇》的一部分《砭愚》和《订顽》分别悬挂于书房的东、西两牖,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程颐见后,将《砭愚》改称《东铭》、《订顽》改称《西铭》。文中提出“民胞物与”的思想,把宇宙看作一个大家族,说明个人的道德义务,宣扬“存,吾顺事,没,吾宁也”的乐天顺命思想。西铭现为日本、韩国和台湾中学生教科书必读篇目。


洪范:《洪范》是《尚书》篇名。旧传为箕子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今人或认为系战国后期或两汉儒者所作,或认为作于春秋。疑古派曾推定《尚书》为汉代作品。也有认为洪范原是商代贵族政权总结出来的统治经验,“洪”的意思是“大”,“范”的意思是“法”,“洪范”即统治大法。


这副短联铿锵有力,悬挂于叙伦堂中,让人时时不忘对大道的追求,对彝伦的坚守,是一副饱含哲理的座右铭。西铭、洪范皆儒家重要经典,作者儒家信仰溢于言表。


客余仲藏家题赠(78字)

古剑斗文,新诗霞腻,照耀出热肠青眼,都将到陈榻邵炉,说尽岁寒心事,意气如君,直压陆云为地主;

酒囊海阔,饭袋天空,吞吐遍名山大川,浑忘却宋狗楚凤,支消吾道江滨,飘遊似我,尚惭杜甫咏客星。


注:陆云(262年-303年),字士龙,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三国东吴后期至西晋初年文学家、官员,东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第五子。与其兄陆机合称“二陆”,曾任清河内史,故世称“陆清河”。陆云少聪颖,六岁即能文,被荐举时才十六岁。太康十年(289年),陆云来到京城洛阳,访得太常张华,得到张华赏识,并介绍给刘道真,日后二陆名气大振。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三张”指张载、张协和张亢)。


陈榻:亦称“陈蕃榻”。后汉 陈蕃 为太守,在郡不接宾客,唯 徐稺 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见《后汉书·徐稺传》。后因以“陈蕃榻”为礼贤下士之典;


邵炉: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为磨练出坚强的意志力,他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扇扇子,夜里不睡觉的刻苦地学习了好几年。


楚凤:《尹文子.大道上》:“楚人担山雉者,路人问何鸟也。担雉者欺之曰:‘凤凰也。’路人曰:‘我闻有凤凰,今直见之,汝贩之乎?’曰:‘然!’则十金弗与,请加倍乃与之。将欲献楚王,经宿而鸟死。路人不遑惜金,惟恨不得以献楚王。国人传之,咸以为真凤凰,贵欲以献之,遂闻楚王。王感其欲献于己,召而厚赐之,过于买鸟之金十倍。”后因以“楚凤”称赝品。 


上联古剑、新诗、热肠、青眼、陈榻、邵炉,说尽岁寒心事;下联酒囊、饭袋、名山、大川、宋狗、楚凤,支消吾道江滨。上联写好客而能文的主人,下联写漂泊且不得志的我。对比写来更觉怅惘忧叹。


紫柏山留侯祠

忠孝为公志;

神仙任世传。


此联寥寥两句,点住留侯穴位,其一生志向,非为成仙,只在忠孝。《诗·小雅·六月》 云“侯谁在矣,张仲孝友。”世人不知,徒以仙传。


清圣祠(84字)

八方有两人,天地生色,至今云帘荒祠,风琴墅草,犹呼黄农山城下,教都来点缀光景,兴起渔樵耕牧读书者;

万古馨一饿,兄弟何知,在昔烟敛奇骨,雨吊清魂,独尊身志孤垅旁,肯屑就降辱乾坤,和同鹰鱼牛马虎贲之。


注:清圣:纯洁的圣人。语本《孟子·万章下》:“伯夷,圣之清者也。”这里指伯夷叔齐两位圣贤。

黄农:指黄帝、神农 的合称。 


“云帘荒祠,风琴墅草” 名词动用,惟妙惟肖, “烟敛奇骨,雨吊清魂” ,拟人手法,情真意切。足见作者想象超凡,笔触奇异而令人叫绝。“兴起渔樵耕牧读书者”,“和同鹰鱼牛马虎贲之” “者”、“之”两个虚词的运用亦显娴熟而独到。


为余伯丈

肯构有人,看梁泥递上,帘影频开,世世传春风燕子;

攸宁可虑,只炉烟清坐,手卷闲吟,年年乐香月梅花。


注:肯构:出自《尚书·大诰》。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攸宁:出自《诗经·斯干》: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此联清新淡雅而高致,“梁泥递上,帘影频开”,“炉烟清坐,手卷闲吟”,“ 春风燕子”,“香月梅花”,皆可令人赏心悦目,充满逸趣。


位友人园亭(54字)

定西陈子上也。子上山庄置园林,花木丛植,读书其中,足迹不及城市,酒涡诗狂,两居其胜

此地有乐道遗风,坐收山水烟霞,笑傲处醉倾千杯,放歌喷成莘野雨;

斯人得与点大意,看取花林风月,吟弄时毫挥万字,掷空撞破濂溪天。


注:乐道:出自《后汉书·杨彪传》:“安贫乐道,恬于进趣,三辅诸儒莫不慕仰之。”


莘野:指隐居之所。出自《孟子注疏》卷九下〈万章章句上〉:伊尹耕于有莘之野。而乐尧舜之道焉。汉·赵岐注:有莘,国名。伊尹初隐之时,耕于有莘之国。


与点:《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嘆曰:‘吾与点(曾点)也!’”谓孔子赞赏曾点的想法。后用以指长者的赞助。与点这个词背后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发生在孔子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表达了圣人孔子的处世哲学,是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故事。


濂溪:周敦颐原居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山水烟霞、花林风月尽收眼底,醉倾千杯、毫挥万字何其快哉!“放歌喷成莘野雨”,“掷空撞破濂溪天。”更是句极奇妙。


寺中读书

但使六经能注我;

何妨三教俱为邻。


这是一副七言律句联,平仄对仗工稳,胸怀宽阔博大,体现出儒家“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之精神。令人深思。


自书

匣有剑,囊有书,蕴蓄着本色富贵;

孝于亲,友于弟,发泄出至性文章。


有剑有书,本色富贵;孝亲,友弟,至性文章。此联平仄对仗工稳,句式节奏鲜明,上联两个规则重字“有”,下联两个规则重字“于”,运用的非常自然而精妙。


书斋

学海津梁须大眼;

文渊渡口在虚心。


此联上下联平仄对仗工稳,尽涵为学之道,劝学之功大矣。


斋中灯对

光摇笔阵乱,轮星点开天地;

朗闪书眸通,挂月照破古今。


此联写斋中灯,语句独特,仅“挂月照破古今”一句就足以惊艳联坛。


为友人笔山园弹柳亭 陇伯骆子也

柳弹绿汁,春衫迎露惹春风,连作春园领袖;

笔架翠峰,化墨为云飞化雨,平分化工文章。


笔山园弹柳亭为陈长复先生伏羌好友骆陇伯之园亭。当时建成后陈长复先生撰写了此联。 


此联为三分句联,上联三个“春”字,下联三个“化”字,运用的非常精妙。全联生动活波,意趣绵长,令人回味。


书斋自书(50字)

夫人大本领,不在谋车马衣裳,要拓开一个腔子,辨得天地名物;

吾儒真学术,岂是弄纸墨笔砚,须赶做五样工夫,干来身心意知。


拓开腔子辨名物,才是大本领。仁义礼智信才是真学术。此联为四分句联,做人、为学之道尽在,儒家大道令人深思。


輓李孝廉仁伯母书房门


(一)

愁压墨庄冷岫月;

声翻蒿里大江涛。


李后主写愁,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的是愁之大愁之深,愁之绵延不绝。作者写愁,说愁压冷岫月,写出的是愁之重,皆是写无形无感于有形有感。写哭,作者说哭翻大江涛。江涛吼声震天,犹然在耳。长联难写,短联何其不然,作者皆能运用自如,令人惊叹。


(二)

载酒客来,壁间奇字全飞,细认石鼓旧迹,血点龙蛇,泪沉蝌蚪,悲黯凄凉况尽三个棘人,谁复忍笑谈元草;

锉荐人去,庭前名花俱消,试看叶笼新痕,烟啼蕉菊,露泣芙蓉,恓惶惨淡结成一片秋色,我亦为愁入绿天。


注:锉荐,指妇人贤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贤媛》载:陶侃 家贫,冬日客至,无以招待。侃 母 湛氏 遂切褥草喂客马,剪发出卖以置菜肴。一时传为美谈。后人因以“锉荐”喻妇人贤明。


上联领字“细认”, 细认石鼓旧迹,血点龙蛇,泪沉蝌蚪。下联领字“试看”, 试看叶笼新痕,烟啼蕉菊,露泣芙蓉。全联意象丰富,生动感人,“锉荐人去”是用典,用的很恰当,使全联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即景即情,感人至深。


后门

知足不妨退后;

作人还要向前。


一般而言,退后总是不行,属于消极懒惰,但知足之后的退后却是非常积极而又睿智的。看似平淡两句,但道出的是做人的奥妙和真谛。


赠余藏伯药铺(82字)

探造化而修己,春夏秋冬都是这个身边范围,不害两间生意,宇宙螭虎皆全,又剩何疲癃残疾置尔隔膜。

本孝友以医人,金石草木俱非他家手里物事,拈出胸中太和,天地症结立解,更有甚风寒暑湿困我同胞。


此联是写药铺的联,然而作者通过医药写的是儒家修齐治平之大道。“探造化而修己”,“本孝友以医人”则“天地症结立解”。


为丧事戏台(102字)

天地一戏场,有几许欢笑光阴,不必身演尽,奇奇怪怪,只问今日,为何事奏此腔板,明明凄凉在眼,你还奸巧百端不肯休,可谓憨矣;

上下皆花面,是那个干净模样,无待口说破,长长短短,请看这伙,曾谁人抛却点妆,实实形容尽情,他已发露千班无所隐,试为想之。


此联好似一阕宋词,诙谐幽默而又饱含哲理,真是嬉笑怒骂皆文章,说尽了人生荒诞,道出了世间百态。“明明凄凉在眼,你还奸巧百端不肯休” 、“实实形容尽情,他已发露千班无所隐”何啻当头棒喝。“有几许欢笑光阴,不必身演尽”,“是那个干净模样,无待口说破”更是谆谆教诲。


为沔邑侯重修大堂(46字)

堂重新,日重光,月重明,天重旦,覆帱百里,沔水雷山增气象;

公长在,琴长鸣,鹤长舞,民长安,卵翼千家,黄童白叟绽心颜。


上联四个“重”字,下联四个“长”字,颇显才气逼人。因为沔邑侯“卵翼千家,黄童白叟绽心颜”所以作者才发自内心的颂扬并为沔邑侯重修大堂撰写了此联。


代学徒輓其先生孙含五

尻轮神马庄生浅;

存顺殁宁夫子深。


注:尻轮神马:以尻为车而神游。指随心所欲遨游自然。


存顺殁宁:出自张子《西铭》:存,吾顺事;殁,吾宁也。


上联说的是道家庄子,下联写的是儒家张子,两家相比,作者更加尊崇儒家,于此联尽可见之矣。


五月十三日报赛关夫子戏台(46字)

排演已往,贤奸无非戒後,试观此番形容,立台下还当自省;

娱乐前古,忠义只是教今,要知他日靖共,上场时亦有人看。


注:靖共:亦作“靖恭”,恭谨地奉守;静肃恭谨。借指职位、职守。 


演戏的目的,就是戒後、教今,以前古事,教化今世人。故“立台下还当自省”。以后世之眼观今,今亦古,如果我们忠孝节义做出表率,那才会青史留名,台上慷慨,后世才不会忘记我们,上场时亦定有人看。


赠闫心文(126字)

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占尽高人事业,时见放眼青山,陶情绿水,身在黄农以前,问甚唐虞酒杯,商周棋局,任鸟啄岩花,鱼啮溪云,总不使闲愁撩我,一亭包太古宇宙;

惟儿罔惰,惟孙罔逸,振起旧家声光,祗看潜心萤案,奋志鲲池,思腾霄汉而上,比他蛟龙釃雨,骐骥蹄虹,由笔翻学海,墨涨星河,侭教做大物排空,三餘就经世文章。


注:三餘:.《三国志·魏志·王肃传》“明帝时大司农弘农、董遇等,亦歷注经传,颇传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魏略》:“遇言:‘﹝读书﹞当以三餘。’或问三餘之意。遇言:“冬者岁之餘,夜者日之餘,阴雨者时之餘。”


“有田可耕,有书可读”,“惟儿罔惰,惟孙罔逸”这是多么令人羡慕的事情啊!“有田可耕,有书可读,占尽高人事业”, “惟儿罔惰,惟孙罔逸,振起旧家声光”,则更加令人敬仰。此联领字运用很多,上联“时见”、“ 问甚”、“ 任”,下联“祗看”、“比他”、“由”。充分展现了陈联善用领字的特点。上联“鸟啄岩花,鱼啮溪云”充满情趣,下联“笔翻学海,墨涨星河”又大气磅礴,真是一联柔美兼又雄浑。


药王佛余读书其殿幸捷两闱

人仰慈心医疾病;

我承妙剂活文章。


药王本来是帮助人解疾除苦的,人们都到药王殿求得神灵对疾病的解除,而作者读书其间,幸捷两闱,莫非是药王暗中施以妙剂才使得作者的文章妙笔生花,取得喜人的成绩。短短两语,妙趣横生。不落俗套,令人称奇。


道场演戏(42字)

赤壁烟消,黄粱饭熟,就中谁假谁真,曲罢一时齐破梦;

春风花笑,夜月魂归,此际忽歌忽泣,拈来随处可参禅。


此联是四分句马蹄格联,上下联对仗工稳。语句明白晓畅而又层层递进更饱含哲理,令人赞叹。“春风花笑”,“夜月魂归”两句诗意盎然,句短而意蕴深长,颇有餘音绕梁之韵味。


伏羌大像山大佛


(一)

位于邠州,如避狄难,不坐视古公走马;

生在伏邑,何讳羌名,可立至羲皇乘龙?


注:对于伏羌大像山大佛联(共五副,本文引两副)范三畏先生早有精彩之点评,鄙人再不重复,选引以飨诸君。


上联典出《诗·绵》:“古公亶父,来朝走马”。古公亶父,周文王之祖父,又称大[tài]王。汉·赵晔《吴越春秋·吴太伯传》:“古公乃杖策去邠,逾梁山而处岐周”,谓古公避狄难而徙居岐山之下。《孟子·梁惠王下》十四章:“昔者大[tài]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之”,十五章:“﹝大王﹞去邠,踰梁山,邑於岐山之下居焉”。邠,同“豳”,古代诸侯国名。周后稷的曾孙公刘由邰(今武功县西南)迁居于此,即今彬县。梁山,山名,在今乾县境;岐山,在今岐山县境,山有兩岐,因以名焉——以上地名皆在陕西关中。


上联除了使用古公去邠迁岐之典,还与邠州(彬县)大佛有关。按陕西邠县亦有大佛,故现代天水学者冯国瑞咏甘谷大佛联语,亦不约而同联系到邠县大佛曰:“矫绝凿洪濛,我为朱圉探禹迹;大千窥净土,人将法相比邠州。”


综合以上,可见上联大意为:您不是住在邠州吗?如果您生也早,也同在那个要避狄难的时代,您就不会坐视不顾,只让古公走马去之岐山之下——言外之意是,您比古公要晚好多好多年吧!


下联“羲皇乘龙”,当从《左传·昭公十七年》“大皞氏以龙纪”化出,属典故活用。比照上联,则下联大意为:听说您生在伏羌(伏羌俗称佛乡),既如此则何讳出自羌族的名分呢?而既然羌族应尚在伏羲氏之後(伏羌也称羲皇故里),那么您就是位(立通位,避上句之位字)再尊贵,释迦坐莲,能达到羲皇乘龙的崇高吗?


(二)

莫先说,满山都是孩儿,方可识其大者;

若会看,对面无非样子,何须惊乃像哉!


针对每年四月初八“浴佛节”的盛况来调侃世人。上联大意是:不要先说什么佛像造得大,有暗喻天竺佛理巨大之义,只要看到而悟出眼前皆赤子,“满山都是孩儿”(人头攒动),方可懂得华夏真理那才巨大哩——“生生之谓‘易’”!


下联大意是:都挤得满满地看大佛,可你会看吗?若会看,彼此面对面看看,佛也罢,你我也罢,无非同一种样子,何须乎惊叹“啊呀呀这么大个佛像”!《五灯会元·百丈恒禅师法嗣·栖贤澄湜禅师》:“問:‘如何是佛?’師曰:‘ 張 三 李 四。’”


范三畏先生评曰:大觉陈氏乃有清之韩文公也,但又不太相像!细细想来,文公之视佛,乃当仁不让,居高临下,痛加针砭,摈之排之而后快;而长复之视佛,乃平视对视,侧头品视,大加玩味琢磨,点头明白而后已。思量此中分别,究其原因何在?大约韩公正处中唐,乃专制集权时代之转折期,欲挽狂澜于既倒而力救儒学故排佛学;而陈公时已清初,乃专制集权时代之蜕变期,知佛道皆不可灭,正不妨存宋儒心态,或为我所用或见怪不怪任其存灭。


郡北关庙戏台(62字)

大义统天,仰阁倚鸿濛,高吞沧海红日,照明一川花柳,咸吐忠孝余香,增色陇表;

神勇御地,看坐临庄岳,回挽昆仑黄波,洗清四境鼠尨,共濡乾坤正气,添声渭流。


“阁倚鸿濛,高吞沧海红日”,“坐临庄岳,回挽昆仑黄波。”胸怀之阔、气势之大,令人赞叹。缘何而若此,“大义统天”、“神勇御地”故也。此联是作者为巩昌府(治所在陇西县)府北关帝庙所撰。陇表、渭流地域特色鲜明,不可挪作他用。


莲峰山大五台夷齐祠(218字)

从石炼女皇,到商末周初,君臣天二圣见裂一璺,四只手用力捻匝纤丝无漏,嗣后蝼蚁豺狼尽情钻啮,灭不了当年手痕,终畏兄弟两个,为之颜汗心戳,遂叫好人胆壮,括出春秋纲目二十一史,都有日月星辰雷电风霜,看守青天永不破,立这功代锡衮冕世报明禋,犹是薄酬大老。

自宇妥公子,觉巅节麓稳,魑魅峤五台显峙千秋,八方风合气吹青寸壤皆灵,至今岱衡嵩华绝顶巍峨,压不倒此峰风色,要让崚嶒一头,服其骨冷光寒,更有何物势长,擎起腰胯脊梁十二万期,敢说蛇龙虎豹夔魖獝狂,遮拦翠峤暂不高,由别处烟绣松篁云扶宝座,总属浪称名山。


注:莲峰山,又名首阳山、马鹿山。位于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莲峰镇,因为伯夷叔齐长眠于此而得名,又因吴镇的“涌出碧莲花”,山形似莲花而得名。


璺:陶瓷、玻璃等器具上的裂痕


锡:锡(cì)通“赐”。给予;赐给。


衮冕:即衮衣和冕,是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天地、宗庙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戴用的正式服装。《周礼》中即有关于衮冕的记载,从西周到明朝灭亡延续两千余年。各朝细节略不同,大体样式不变,在清朝入关剃发易服之后消亡。


明禋:《书·洛诰》:“伻来毖殷,乃命宁予以秬鬯二卣,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 蔡沉集传:“明,洁;禋,敬也,以事神之礼事公也。” 明·何景明《忧旱赋》:“坎击鼓兮舞成行,荐明禋兮输款诚。”指明洁诚敬的献享。


峤: [qiáo]:尖而高的山。[jiào]:1.尖而高的山。2.山道。 


宇妥:宇妥·元丹贡布,唐朝时期藏族著名医学家。曾任藏王松赞干布的御医。


成大猷先生在《对联燹馀》里是这样评论此联的:“荒诞奇似读李长吉诗。夷齐是开天辟地第一义士,此联是开天辟地第一奇联。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祠夷齐,则莲峰一培塿耳,何足劳人屐齿?”


莲峰山山高不过五岳,缘何“至今岱衡嵩华绝顶巍峨,压不倒此峰风色”,正是夷齐精神所在。求仁而得仁,又何怨。观此联依然不舍的仍旧是儒家大道,这是陈联的精髓,亦是陈长复先生平生所操守。全联大气磅礴,浩气凛然,血气方刚,直是气贯长虹,气冲斗牛,令沉心静气者回肠荡气,令意气相投者伸眉吐气,壮哉斯联,千秋不朽!


综上可见,陈联大概有这么十二大特点:一,长联、短联兼擅,尤其擅长长联,对长联能够驾轻就熟,信手而成;二,善用领字,领字运用为陈联增色不少;三,全是自撰,无集句联;四,作品皆抒发性情,情真意切,且为圣贤立言,为挚交好友题赠;五,律联、散联兼长;六,不落俗套,别有新意;七,善于用典,内蕴深厚;八,存世量相对较大;九,楹联中多有哲理思想,启人深思,导人为善;十,句式多样而不单调,意象超迈,胸襟开阔;十一,寺观祠堂联所占全联比例最高。十二,才气纵横,独步清初陇右联坛。


作者张梓林,号汉阳山人,双扇堂主人。世居甘肃甘谷。北宋关学开山明公横渠后裔,高级职业指导师。现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诗词学会会员、甘肃省楹联学会理事、甘谷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甘谷县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甘谷县王权学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本文入围“第三届中国对联甘棠奖”优秀联论候选。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清代名家清联陈长复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