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一方有难,八方支援VS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浅谈对联创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VS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浅谈对联创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020-03-14 22:09:05曾小云青青导读对联杂志 0条评论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是对偶句,源于唐时日本人写给中国僧人类似诗偈的赠言。今天单独把它拿出来使用,不妨看作是联语。笔者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和表达近似意思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个比较,探究前者刷屏的深层原因,以期给对联写作提供一点有益启示。


古代诗文VS当代新词,对联的材料应该从哪里来?


在这次抗疫战争中,我们看到很多鼓舞士气的短篇文字,比如壮行标语、捐赠寄语、歌颂诗词、哀挽对联,为什么是“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这八个字强烈吸引国人的眼球?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文字的典雅。当然,考虑到抗疫这个特殊的场景,我们不能苛求喊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必须像写出“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人学习。因为,标语有标语的用处,诗歌有诗歌的用处。而且抗疫的直接和间接参与者,恐怕都没有更多时间去琢磨文字修辞。但诗词、对联写作者不能不去认真琢磨。                                        

我们知道,一般认为对联脱胎于诗歌,尽管它还吸收了古文、白话文等文体的特点和句式,但其骨子里一直保留有诗歌的血统。这个血统我认为至少有两点,一是雅正,二是意境。在愈来愈受到白话文的遣词、造句、行文等方面影响和冲击的情况下,保持、捍卫这种血统显得尤为可贵。尽管雅语和俗语都可以入联,都可以写出好联,但从古今大量对联作品来看,用雅语写成的对联还是大宗、正宗。当前,流行语、时政语、新闻语、标语口号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对对联写作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些古典文学素养和诗词写作经验都不足的对联写作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对联之为对联的特性和长处,把眼前见到、脑中储存的时兴语言不加剪裁和修饰地随手拿来,照搬照抄,生拼硬凑,结果往往把对联写成新闻报道、标语口号或者其他文体。  


对联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笔者提出两个观点:第一,对联是一种弱势文体。为什么呢?在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欣赏者有一万个理由小觑对联这个微不足道的小个子。比编织跌宕起伏的情节,对联不如影视;比塑造形象深刻的人物,对联不如小说;比营造意境,对联不如诗歌;比设置包袱,对联不如相声;比宣传推销,对联不如软文;比通俗易懂,对联不如标语。所以相比其他文体,对联缺点是很明显的。但我还要说另外一个观点,对联是一种求生欲极强的文体。为什么呢?因为天生个子矮小,对联不能成长为姚明,只好成长为潘长江。为了吸引眼球,博取关注,增加点击率,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对联只能被迫做标题党,希望置顶、飘红,占领头部、C位。否则,它将永远沉底,永无出头之日。而对联能够倚重的工具至少有三个:一是对仗,二是意境,三是张力。这里只讲意境。                                        

对联营造意境的材料是什么?是具体可感的意象。材料又是从哪里来?主要是历代诗词。那么当今的大量流行语、时政语、新闻语、标语口号中有没有意象和意境呢?很遗憾,绝大多数没有。我们不妨比较一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里有形象和意境吗?没有。再看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有形象和意境吗?相比之下,后者画面感立现。我们脑海中会出现山、水、风、月、天、地这些具体可感的形象,并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如想到“明月何曾是两乡”等诗句,从而领悟到文字后面所要表达的同感、共情、互助的意旨。山、水、风、月这些古诗词中的高频词,成为经典的中国文化意象,一千年一万年也能引起我们的审美共鸣,永远不会过时。

所以,在选取联料的时候,对联写作者不能老是盯着那些时兴语,而应该去着意寻找古代诗词、散文中的合适词语。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问题。不明白这个问题,即使写一百年,写出来的可能还是一堆毫无生气的标语口号。


对立矛盾VS统一均衡,如何增强对联的张力?

上文讲到,为了吸引眼球,对联能够倚重的工具之一是张力。什么是张力?张力原本是物理学名词,后来被广泛运用于其他文艺门类,比如诗歌、小说、电影等。近来也被对联理论研究者使用。笔者认为,最便于理解对联张力的论述是罗吉·福勒所说:“一般而论,凡是存在着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力量、冲动或意义的地方,都存在着张力。”对联正是对立统一、矛盾均衡最为典型的一种文体。对立统一、矛盾均衡即构成了对联的张力。

那么如何增强对联的张力呢?根据艾伦·退特对诗歌张力的论述,我认为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深化内涵,大化外延。具体而言,就是将对联中互相对立的两个因素并置一起,将对立的两元均衡或平衡于一体之中。让它们互相吸引又互相抗拒,互相纠缠又互相摆脱,互相抵触又互相配合,互相摩擦又互相媾和。常江先生《对联的本质是矛盾均衡》一文,列出多组矛盾均衡的关系,如对与联、上与下、出与对、正与反、宽与严、平与仄、多与少、长与短、强与弱、雅与俗、古与今、难与易等等。其实,除此之外,还有时与空、形与神、文与质、实与虚、隐与显、疏与密、张与弛等等涉及对联艺术技法范畴中的关系。下面,我们重点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例,考察张力在对联中的具体表现。从中我们也可以学到增强对联张力的手法。如果我们把一组关系视为一股张力,那么这一联语至少有以下两股张力,我们来重点分析这两股张力。                                        

第一股张力由少与多的关系构成。对联文字少,体量小,却要像其他文体一样表达尽可能多的内涵。这个矛盾怎么解决?可以运用用典、引用等修辞手法。像“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其实源于中日交往史上的一个佳话。盛唐时日本权臣长屋王赠给中国僧众千件袈裟,上面刺绣“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引用者借赠衣题字的典故,旨在体现日本友人不同时期赠送中国人物品的关联,表达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而引用的手法也很高明。只引用赠言的前半部分,没有引用全文,却可以让我们脑补后半部分“寄诸佛子,共结来缘”的内容和意思。在这里,用典、引用最大限度增加了对联这种短小文体的信息增量和意义容量,达到了尺幅千里,寸铁杀人,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效果,从而强化了对联的张力。

第二股张力由时与空的关系构成。徐晋如先生在《怎样学写古诗词之时间》一文中说:“诗词是时空的艺术,如果能做到时空搭配得宜,比照强烈,一般来说,写出来的诗词就比较有味道了。”他所说的“时空搭配得宜,比照强烈”,正是增强诗词张力的有效手段。最为典型的两个例子就是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诗词是如此,对联也是如此。时间与时间之间,空间与空间之间,时间与空间之间,巧妙搭配、有机组合,能够形成对联强烈的张力。如何通过并置时间、空间,增强对联的张力?一要创设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二要体现时间、空间的变化,三要体现时间、空间的对比。仍然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为例。时间轴,唐代、当代,跨度一千多年;空间轴,日本、中国,跨度最近约一千三百八十海里。短短八个字,包涵了久远的时间、阔大的空间。不仅如此,作者和引用者还让时间和空间发生矛盾与碰撞,并达到和解与均衡。时间轴,反面来看,中日友好关系已是很遥远的事情,今非昔比;正面来看,中日友好有着源远流长历史,我们要将这种关系延续下去。空间轴,反面来看,日本和中国山水不同,地理距离非常遥远;正面来看,日本和中国同戴一片天空,共享一轮月光,同呼吸,共命运,又并不遥远。八个字达到精骛八极、思接千载的效果,体现极强的张力,这得益于时与空关系的巧妙处理。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短短一副八字联语,却可以包容这么多内涵和外延。反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前者那么感人、那么吸睛了。后者除去形象性不足、枯燥无味的原因之外,在张力表现方面,远不如前者。就拿上面所说两股张力来比较,“一方”和“八方”,固然体现了少与多的关系,时与空的关系,但这种关系非常松懈,远不如“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致密,总体看来张力不够强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张力是对联区别于对偶性标语口号的最根本原因。


传承VS创新,当今对联写作路子应该往哪里走?

创新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话题。很多人强调创新的重要性,却往往忽视了传承。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没有传承何来创新?传承又何尝不可以是创新?我认为,诗词、辞赋、对联等传统文体的创作,当前要务不是着力在创新,而是在打好基础,做好传承。像这次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和关心,日本友人使用的语句还是一千多年前的。这八个字没有刻意求新,却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一方面在形式上,利用典雅的诗文作为赠言,在当今时代显得尤为特别;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赋予古诗文鲜活、崭新的内涵,可以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范例。反观当今对联写作,一些作者为了体现创新,争相使用流行的新词,甚至没有新词也要“自铸伟词”。于是你一个“给力”,我一个“飘红”,左一个“中国梦”,右一个“上河图”,令人产生审美疲劳。                                                                


如何走出这种“创新”的误区?方法之一就是回归古典,做好传承。看看古人是如何独抒性情的,如何吐属文雅的,如何对仗工巧的,如何句式灵动的。这里我想重点讲对仗工巧。下面举三个例子。                                                                

如笔者题商丘古城宋荦西陂别墅联云:                                                                

竹有百千竿,池上钓鱼唐白傅;                                                                

桃开三两簇,西陂放鸭宋黄州。   

                                                             

“唐白傅”“宋黄州”之对,极为工巧。这里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传承方面,宋人林逋《读王黄州诗集》就有“放达有唐惟白傅,纵横吾宋是黄州”的诗句,清人把宋荦称为“宋黄州”,因此,笔者放心大胆地把唐、白傅、宋、黄州这些元素拿来,重新组合,虽然不算独创,但依然让人眼前一亮。创新方面,林逋诗里的宋黄州指王禹偁,一些对联如清人林则徐题黄州啸轩联“尚留名刹配黄州”(与“不仅高楼邻白傅”相对)是指苏轼,而笔者这里还指宋荦,可以说为“白傅”“黄州”之对增加了新内涵。                                                                

又如王永江先生题岘山联云:                                                                

群峰证日月沉升,陵谷辨英雄,天雨如思羊祜泪;                                                                

百劫化风云聚散,沧桑归汉水,烟波遥接鹿门秋。 

                                                               
“羊祜”“鹿门”之对,既工巧又贴切。但同样的对仗在前人诗句中也出现过。比如,“春深羊傅庙,江涌鹿门山。”(明·陆深《登祭江亭》)“遗爱尚称羊叔子,清风犹说鹿门山。”(明·林文俊《送李宾学录赴襄阳别驾》)尽管古人有过这样的对仗,但今人读来仍然觉得新鲜。为什么呢?因为这样贴切工巧的对仗今天并不多见,有的近乎失传。今人忽然看到,就觉得很是新奇。其传承之功,不输创新。当今对联写作应该往哪里走?回归传统,回归古典,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应该是一条正确的路径。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创作问题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