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景常春:大西北可喜的对联名家(上)

景常春:大西北可喜的对联名家(上)

2020-02-02 23:17:18景常春TheStoryTeller 0条评论

(此文参加甘肃舟曲·全国联文化论坛会)

甘肃舟曲楹联松棚灯会,图片来自甘肃联友@不争。(松棚灯会,乃清末一异地来此的知县因思乡所倡建。舟曲研讨会上,中联会命名为中国楹联第一街。)


笔者虽涉足联道五十年,可在二、三十年前,对于夙有“太昊故里、河西走廊”美誉的甘肃,仅仅知道有吴镇、吴可读、刘尔炘等几位在联道较为出名。近十年来,在网络、信息和联界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在陇上联友的热忱支持下,发现甘肃对联名家不断增加,令人欣慰,从清初至民国,至少能排出十多位有影响的联家,他们是陇上闪烁的联语明星,为联坛宝库增添了夺目的光辉。本文选取联数较多的陈长复、吴镇、刘一明、吴可读、刘尔炘、王海帆、慕寿祺、成大猷、张建、高岩、马恕、蔡建邦十二大联家作一简述,以见其各位联家的风采。同时,可见大西部(除西藏、新疆外)不乏对联名家,也进一步充明地证明了,神州各地均有自己的对联典型代表人物。


一、十二位联家的生平简介


陈长复

陈长复:生卒年失考,约去世于1724年,字来心,陇西北关长巷人。雍正元年(1723)三甲进士,垂老始成进士,等待候选任职而殁于京师。《陇西志》中有一段关于陈长复的记载:“少颖异,出就外博,日诵千言。弱冠补弟子员,垂老始成进士,以侯选殁于京。……凡五经全史、诸子百家之书靡不究心,为文高迈雄奇,吐弃一切。长州汪武曹过陇,见其文,有光中才子之目。及售南宫,总裁朱高安称为旷代逸才。”《陇西志》成书于乾隆年(雍正九年奉命纂修,距离陈长复时间很近)。也许因他年龄大了,不太好安置职务,所以候选长一些,结果是一等而未得一官半职就去世了,使得一身经学没能发挥作用。从县志可知,陈长复能文善书翰,而且为文高迈雄奇,著有《寿山集》,但已散失,今仅见武尚仁的《搜珠集》中有数篇。


吴镇

吴镇(1721~1797),初名昌,字信辰,一字士安,号松崖,别号松花道人,又署龙门外史,狄道(今临洮)人。在他出生前夜,其母梦挖井,从井中挖得明珠一枚,拭净泥土,霎时光辉满室,梦醒告诉其父,其父道:“昌吾宗者,其此子乎?”遂取名曰“昌”。早年丧父,母亲魏太恭人亲自口授经义,并延请老师在家课读。至十二岁就通解声律,能诗善文,读书五行齐下,私塾中皆称之为神童。二十岁中拔贡,其后,每次考试必名列前茅,因此名誉日起。当时牛运震先生主讲兰山书院,二十六岁的吴镇负笈从学,与陇上诸名士相互切磋学问,出口成章,卓尔不凡,于众生中尤为杰出。乾隆十五年(1750)中举。乾隆二十五年至三十七年(1750~1772),在陕西耀州任学正。每日与诸弟子樽酒论文,潇洒不羁。并应耀州牧呼延公聘修州志若干卷。后,又被推授为韩城教谕。乾隆三十八年(1773)届满,经人推举任山东济南府陵县知县。嗣后因平定并俘获邻境贼盗而被授湖北兴国州知州。不久升迁湖南沅州府知府,在任一年,沅州百废俱兴,深受人民爱戴。公余,对酒赋诗,吟啸自如。乾隆四十五年(1780),因性格刚直而受湖南某中丞嫉妒,遭排挤被劾而罢官。晚年在兰州兰山书院做主讲,教授八年。期间常与袁枚、王鸣盛、姚颐、杨芳灿等人相互赠诗,酬唱往来,特别是与袁枚南北相隔万里,终生未能晤面,却经常书简往来,彼此景仰,交谊甚密。吴镇不但精于诗词,而且还对绘画、书法也有一定的研究,被称为“关中四杰”之一。病卒后,其门生私谥“文惠”。


吴镇一生虽曾在外地做官,但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乡度过的。平生博学,长于文章,尤精于诗词。一生写了数千首诗作,虽经他一再焚删,今存诗970馀首。清代袁枚《松花庵诗集序》评其诗“深奥奇博,妙万物而为言,于唐宋诸家不名一体,可谓集大成矣”,并以其诗“新妙奇警,夺人目光”而选入所著《随园诗话》十首。他的老师牛运震在《松花庵诗草序》中说:“镇年十二能作诗,年二十六学于余,年三十能焚诗,今之存者,皆镇所自焚及余为焚之之馀也。”词珠联锦簇,色色鲜新。后,全部著作汇集为《松花庵全集》,共十二卷。后好友杨芳灿为之编印《松厓对联》(惜此书今落入私人之手,兰州挚友多次求观无果)。    

   
                                                           

刘一明

刘一明(1734~1821),原名万周,字一之,号秀峰,入道后改为一明,号悟元子,别号素朴散人,山西平阳府曲沃县(今闻喜县东北)人。道教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宗师,也是继王常月后乾隆、嘉庆年间全真龙门派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中国道教史上内丹学名道士。其所著《会心内集》自述云:年十七,身患重病,百药不效。次年赴甘肃南安养病,愈医愈重,喜遇真人赐方,沉疴尽除。十九岁外游访道。二十二岁在榆中遇龛谷老人,授以内丹秘诀,遂师之。此后,为求参证,居京师四年,河南二年,尧都(今山西临汾)一年,西秦(今甘肃靖远)三年,来往不定者四年。十三年间,三教经书,无不细玩。乾隆三十七年(1772),复游汉上,又遇仙留丈人,经其指点,十三年疑团始被解。45岁后,留住兴隆山,重开山门,恢复古迹。在34年时间里,他游说四方,筹集资金,共修建道观62座,将近1000间。正是有了刘一明的努力,到清代最鼎盛的时候,兴隆山有道观70多座,神殿按神的地位,依次由底到高排列,蔚为壮观。隐居甘肃榆中县栖云山、兴隆山修道间,设坛传教,著书立说,有多个领域之作35种,198卷,道教内容有《周易阐真》《易理阐微》《道德经会要》《悟真阐幽》《修真辨难》《象言破疑》《修真九要》《阴符经注》等,被辑为《道书十二种》。


成大猷

成大猷(1803~1868),字仲经,号逸园,漳县人。终身课读为业。善诗文、对联,著有《逸园诗草》。


吴可读

吴可读(1812~1879),字柳堂,一作柳塘,号冶樵,兰州人。性颖悟,善诗文。以筹建甘肃贡院、尸谏慈禧太后名震朝野。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其后,为了节省往返盘费,他便寓居北京达八年之久,着意博取功名,但屡赴会试,均未考中,便以大挑举人的身分,被任命为伏羌(今甘谷)县学训导,道光二十八年赴任,并被聘为朱圉书院山长。道光三十年,由伏羌诸生凑集路费,再赴京师会试,终于考中庚戌科进士,授刑部主事,晋员外郎。咸丰九年,分校顺天乡试,以秉公选士而闻名。次年,遭母丧,扶柩归兰,被聘为兰山书院山长。其间曾奉旨帮办甘肃团练,服阕,赴北京补原官,迁吏部郎中,转河南道监察御史。任御史时,曾多次上疏言事,直声震动朝野。因言辞过于戆直,被降三级而归里。陕甘总督左宗棠却对他优礼有加,礼聘他为兰山书院山长。光绪二年(1876),起复为吏部主事,以尸谏直声震天下。当同治帝去世时,因无子嗣,慈禧为维护其专权,立其妹夫醇王子载湉为帝(即光绪帝),以弟继兄,以便用皇太后名义继续垂帘听政,完全出于私欲,违反体制。吴可读谏诤不听,继以自缢。

光绪五年(1879),同治帝灵柩入葬惠陵,吴可读自请随赴,归途于蓟州(即今天津市北蓟县)废寺三义庙上吊自缢。吴可读自殉前诗:“回头六十八年中,往事空谈爱与忠。坯土已成黄帝鼎,前星犹祝紫微宫。相逢老辈寥寥甚,到处先生好好同。欲识孤臣恋恩处,五更风雨蓟门东。”吴可读自缢时,《清代野记·吴可读尸谏》记录其时天气异常:“光绪己卯春三月下旬,予在京住潘家河沿。是日,天朗晴明,予正午饭,忽见空中有白片纷纷下。亟至庭中视之,六出雪花也,瞬息即化,炊许始止。不知烈日中何以忽然落雪,甚异之。数日即闻吴柳堂侍御尸谏事。”后,傅岩霖编《吴柳堂先生诔文》,收有挽吴可读的诗文联,对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挽联51副,有黄贻楫一联即直述此现象与吴氏的绝命诗:

天意吊孤忠,三月长安忽飞雪;

臣心完夙愿,五更萧寺尚哦诗。    
                                                           

刘尔炘

刘尔炘(1865~1931),近代著名学者。字又宽,号晓岚,又号果斋,别号五泉山人,兰州人。22岁(1886)中举,设塾授徒。26岁光绪乙丑(1889)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在京供职3年,辞官归里,主讲五泉书院。复又任甘肃文高等学堂总教习,专心治学,培育人才。先后创办中学一所、小学四所;成立“兰州修学社”,负责管理孔庙、祀礼和保管淳化阁帖石刻等文物;创立“陇右乐善书局”,出版发行陇上先贤著作;创立"陇右实业待兴社",开办小型工厂,投资多家公司,振兴地方工业;创立“全陇希社”,开办国文讲习所和国文专修馆;创办“五泉图书馆”,收藏大量新旧图书;创办“丰黎义仓”,实行社会贩灾救济;创立“皋兰同仁局”,举办各种慈善事业。1928年末,分别派为豫陕甘及行政院赈灾委员会委员。晚年,集中精力,主持修葺扩建五泉山庙宇,整修兰州小西湖风景区和盐场堡河堤工程。著有《果斋一隙记》、《劝学迹言》、《尚书·周易·诗经·春秋授经日记》、《果斋日记》、《果斋前集·续集·别集》、《辛壬贩灾记》、《兰州五泉山修建记》及《陇右铁馀集》等。    


王永清

王永清(1888~1944.1),字海颿(帆),号半船,亦号梧桐百尺楼主人,后以字行,陇西县人。平生喜诵王船山先生文,谓自宋明以来精义之学一人而已,慕其人,故自号半船。18岁时考中秀才,1909年8月,考取优贡,1910年,赴京应朝考后,正等候录用,发生辛亥革命。为甘肃省议会参议员。参加了由孙中山、黄兴领导的“二次革命”。1917年任金塔县知事、甘凉道区众议员、河西自治团体调查员。次年任化平县(今固原市泾源县)知事。1920年任省长公署参事、甘肃省议会史总篡。1923年任甘肃省省立第五师范国文教员。1930年任省政府机要秘书,专司对外函电。1932年任庄浪县县长。卢沟桥事变发生后,王海帆返回乡里闭门著述,把自己多年的著作整理精选,自编为集。同时,将散落在民间的陇上明、清以来许多著名诗人、作家的诗文旁搜博辑,均编成册,公之于世。晚年手头拮据,生活清苦,在饥寒中病逝。


高岩

高岩,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民国时流寓甘肃,曾任民国陇西县县长,后为甘肃省政府官员。有《甘肃从政见闻录》,该书1934年竟稿,附30幅老照片,曾任甘肃省主席邵力子题签,另外还有胡宗南、朱绍良等题字。是早期呼吁西北开发的著作,是研究西部开发的重要资料,而且是出版前的未刊稿。另有《退补轩诗草·词钞·击钵吟》等。


慕寿祺

慕寿祺(1874.11~1947.12.3),字子介,号少堂,镇原县人。甘肃民主革命领袖人物,博古通今的知名学者。生于书香之家,父慕暲,清光绪时举人,历任宁夏固原学政、西宁教谕、宁灵厅教授。寿祺幼随父读书,受到良好教育。1887年,13岁赴泾川应童子试,获第一名。当时的督考官甘肃学政蔡燕生慧眼识才,在其考卷卷首亲笔点批“甘之俊人也,必速飞矣”。1903年中举,次年被甘肃高等学堂聘为历史主任教员兼经学分教。1908年赴京考职,以“二等试用”签分四川试用盐大使,未赴任,同年以劳绩保荐知县分发山西,再次辞任,仍供教职。因教学成绩卓著,全国教育联合会委派他去东南各省考察学务,并经张掖举人、候补同知王之佐介绍加入同盟会。1910年,甘肃革命斗争风起云涌,寿祺顺应时势,欲从法制入手,弃教执法,出任兰州地方审判厅刑庭主任推事,考取甘肃省第一届最优等法官。1912为甘肃临时议会议员,积极参与民主革命活动。次年任省公署秘书长、民政署秘书长等职。1916年被排挤出政界,任省立第一中学校长兼国文教员。1921年春,任甘肃公署第三科科长、省第三届议会副议长。1924年春,受省议会委派列席北京参议院会议,常期驻京,次年任善后会议代表、参政院参政。1929年任甘肃通志局总纂、省政府顾问。抗战爆发后,赞成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1945年4月,主持创办《拓报》,宣传民主进步思想。

寿祺博古通今,痴学成癖,著作等身,计有《周易简义》、《读经笔记》、《经学概论》、《陇上同名录》、《甘肃省历代大事记》、《求是斋群粹录》《甘宁青史略》、《种族之掺合》、《中国小说考》、《镇原县志》等30余种。


蔡建邦

蔡建邦(1884~1945),字尹夏,号命侯,陇西人。1905年秀才,终生教读为业。有《景西堂联语抄》(手稿,有多种联137副)、《陇西金石采访录》。


马恕

马恕(?~1957),清末秀才。导河(今临夏州)和政县人,回族。曾任《和政县志》总纂,后由张建(张质生)举荐入陆军中将、甘凉肃边防司令、省主席马鸿宾部任文案。张质生与之交情很深,并曾是同窗。亦曾让三子思溥就读门下。解放后被聘任为省文史馆馆员。1955年重修《和政县志》。有《和政遗文录》《耆旧录》2种。


张建

张建(1878~1958),字质生,以字行,号梅林,临夏人。父张大元,袭武职,任大通营游击。质生少随父任所读书,父亡归里。光绪二十三年(1897)秀才,应循化参将之聘教其子。后至赶坡、唐汪川、蒙城教义学。又被知州杨增新选优秀生员入署衙读书。光绪三十三年(1907)游幕四川之新宁、打箭炉、南充等地,为县令王典章、邓隆佐助兼课子弟。辛亥革命后返陇。民国元年任省临时议会秘书课长。次年,应宁夏护军使署马福祥之聘,任宁夏护军使署副官长,后任绥远都统署参谋长、绥远垦务会办、归绥清理地亩局长、绥远烟酒事务局长、北京政府临时参政院参政等职。鉴于军阀混战,时政腐败,1926年辞官回兰州。1929年逢大旱,出任甘肃赈务会委员,奔走呼吁,以资助逃难灾民返乡,发放赈款。抗战爆发后,回临夏创办私立兴华小学,首任董事长。1950年10月,任临夏地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1952年参加甘肃少数民族参观团赴北京观礼,返临后,由政务院任命为临夏专署副专员。还先后任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临夏专区政协、临夏专区土改委委员、临夏州副州长。在任期间虽年事已高,仍致力于临夏建设。

张质生擅长诗文,著有《思退轩诗集》42卷,《思退轩文稿》16卷。《枹罕碧血》2卷。参加土改赋诗百余首,临夏回族自治州成立,曾作长歌祝贺。好读书,喜收藏,积书5000册,藏字画等文物500余件。1966年,其子主动捐献,现存甘肃省图书馆。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景常春西北名家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