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贴春联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不要再把春联和福字反着贴了)

贴春联的这些讲究你知道吗?(不要再把春联和福字反着贴了)

2020-01-24 23:52:01金锐何愁白藏阁 0条评论

春联习俗从何而来?


过年贴春联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传统习俗,但其实这个习俗并不很久远,大范围贴春联可能从明代才开始。在此之前呢?门上总要贴点东西的,因为新年到了,辞旧迎新,要把不好的东西“挡”在去年,把美好的祝愿“迎”进新年。

 

很久以前的中国人贴桃符。东汉应劭的《风俗通》记载:

 

上古之时有神荼与郁垒昆弟二人,性能执鬼。度朔山上有桃树,二人于树下简阅百鬼,无道理妄为人祸害,神荼与郁垒缚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追效于前事,冀以御凶也。桃梗,梗者,更也,岁终更始,受介祉也。

 

传说神荼和郁垒兄弟俩是抓鬼的,见到恶鬼就用苇索捆起来喂老虎,于是后来人们就在门上贴两兄弟的画像,作为辟邪驱鬼之用。因为两兄弟住在桃树下,所以画像贴在桃木板上,这便是“桃符”的由来。后来的桃符上也有贴别的画像的,比如现在还在流传的秦琼和尉迟恭、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就记载了帖桃符的习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最早的春联是哪副?


我们可能听过很多关于春联的民间传说,比如王羲之写春联的故事,这恐怕是假的,因为王羲之那会儿还没有春联。可考的的春联最早出现在五代时期的后蜀皇帝孟昶笔下,《蜀梼杌》记载:

 

蜀未归宋之前一年岁除日,昶令学士幸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孟昶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有了在门上写字的传统,但为什么只有孟昶这一副留下来了呢?因为这副春联太巧合了,清代梁章钜的《楹联丛话》评价道:

 

后蜀平,朝廷以吕余庆知成都,而长春乃太祖诞节名也。此在当时为语讖,实后来楹帖之权舆,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耳。

 

宋太祖派来治理属地的大臣叫吕余庆,又把自己的生日定位长春节,孟昶这副春联就好像能预言一样。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春联的出现早于五代呢?梁章钜也发出了“未知其前尚有可考否”的疑问。可惜的是恐怕不能,梁章钜还写道:

 

宋以来春帖子多用绝句,其必以对语、朱笺书之者,则不知始于何时也。

 

由此可见,早些时候的春帖基本是诗,这从明代以前几乎找不到春联的记载也可以得到证明。甚至有可能孟昶君臣写的也是诗,只是凑巧这两句对仗了而已——毕竟律诗中间两联本来就是要对仗的。


对联什么时候开始繁荣的?


对联什么时候开始成为民间春节必备品呢?可能和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系。明代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话》中记载:

 

春联之设,自明孝陵昉也。时太祖都金陵,于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太祖亲微行出观,以为笑乐。

 

可能是因为元朝被异族统治,朱元璋急于恢复汉文化,于是大力推动春联这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当然,这个记载出自笔记小说,未必就是真实情况,不过从明代起,春联的确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簪云楼杂说》接着还记载了一个朱元璋和春联的小故事,也是姑妄听之:

 

偶见一家独无之,询知为醃豕苗者,尚未倩人耳。太祖为大书曰:“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投笔径去。嗣太祖复出,不见悬挂,因问故,答云:“知是御书,高悬中堂,燃香祝圣,为献岁之瑞。”太祖大喜,赉银三十两,俾迁业焉。

 

朱元璋见到一家大门上空空如也,没有贴春联。原来这家阉猪为业,无人识字,于是御笔一挥写道:“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这家也是识货,恭恭敬敬地挂在中堂,让朱皇帝龙颜大悦。


怎样区分上下联?


春联由上联、下联、横批组成。横批好说,挂在最上面,那么上联下联怎么区分呢?如果想显摆一下自己对文字的深刻感悟,可以从意义上区别。一般而言,上联轻、下联重,上联小、下联大,上联过去、下联将来。当然,如果有转折词语那就更容易判断了,比如:

 

又是一年芳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看着“又是”“依然”两个词,就可以很明确地判断上下联。但如果上下联力量均衡又没有明确的分界词语,又或者自己的语言感悟能力没有那么强呢?这时候就要通过平仄来判断,这是一个万全之法。

 

对联是要讲平仄的,中间的平仄我们可以先不管,因为判断上下联只要盯着最后一个字看: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仄声就是普通话的三声、四声,平声就是普通话的一声、二声。是不是很容易?掌握了这个规律,你就可以一眼分辨出家家户户春联的上下联,也可以判断谁家的春联是不合格的——有些不将就的春联,上下联全是平声或者仄声,这种一般都是病联。

 

但是这里有个例外,就是讨厌的入声字。入声字简单来说就是古代属于仄声现在属于平声的字,比如黑、白、福、石等,不懂入声字就可能把合格的春联判为不合格。比如:

 

和顺一门生百福;

平安二字值千金。

 

上联的“福”字就是入声字,但是用普通话念就会说这副春联上下联全是平声,这可就要露怯了。


春联应该怎么贴?


一般来讲,进了腊月就可以贴春联了。具体哪天贴,各地的习俗不同,但总应该在除夕之前。春联一般写在红纸上,既是与之前的桃木呼应,也象征热热闹闹的喜庆之色。当然也有其他颜色的,比如清人周寿昌的《思益堂日札》记载:

 

宫殿春联,例用白绢,由翰林衙门请书呈进,但不解何故用白。或云:宫殿漆栏俱大红色,故须以白色映之。

 

现在很多人家的春联都贴反了,我们先来说最传统的贴法:

 

面对大门,上联贴在右手边,下联贴在左手边,横批从右往左写、从右往左贴。

 

另有一种说法:

 

上联贴左边,下联贴右边,横批从左往右贴。

 

这是创新的贴法,因为当代是从左往右阅读,所以对联也跟着颠倒过来,横批的顺序跟着对联走,从左边的上联贴向右边的下联。

 

还有一种调和古今的说法:

 

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横批从左往右贴。

 

这种说法的解释是,竖着贴的上下联继续符合古人的传统——从右往左,但是横着贴的横批则按照当代人的习惯——从左往右。

 

于我而言,是坚决选取第一种贴法的,这是传统,也是习惯,更是一种文化的延续。当然也没必要让所有人都和自己的习惯一样,只要看着不别扭就行。



福字真要倒着贴吗?



现在很多人把“福”字倒着贴,寓意“福到了”。我对这种说法到是挺不以为然,毕竟“福”倒过来不是“祸”吗,多不吉利。一般情况下,大门口的“福”字还是正着贴为好,大大方方、红红火火,倒是有些水缸、酒桶、垃圾箱等地方可以倒着贴,寓意福气“倒”不走。

 

怎么贴福字都是个人习惯,自己喜欢就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是有些事情搞错了就容易闹笑话,比如有的人家门口不贴“福”贴个“春”字。春节贴“春”字,说起来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么一贴不会让人觉得像青楼吗?

 

还有春联瞎贴的。除了大门,房门、窗户、橱柜、猪舍、厕所等地方都可以贴春联,但是一定要先看看文字的内容。比如有人把“养猪个个大如山”贴在门上,好像全家都是蠢猪一样;还有人在卧室贴了这样一副春联:

 

四海翻腾云水怒;

五洲震荡风雷激。

 

先不说这摘的毛主席诗句并不符合春联规则,就单说这贴的地方——有没有一种看小黄书的感觉?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贴春联春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