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拟人修辞手法在楹联创作中的妙用

拟人修辞手法在楹联创作中的妙用

2019-12-26 22:15:11杨远建中华楹联 0条评论

——怀化市诗词楹联协会2019年女会员获奖作品赏析

 

2019年,怀化市诗词楹联协会的会员们通过努力学习,勤奋创作,喜讯频传,二十多位联家的楹联作品在全国各地的赛事活动中获奖,其中有多位女会员的数十副楹联作品位列其中,细读这些佳作,感觉其拟人手法在对联创作中的运用颇为突出。


在中国文学创作中,比拟修辞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拟可以分为拟人、拟物两类。其中“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拟人”能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学作品更加生动形象,内涵丰富、耐人品味。现在我们来品味吴海燕、梁香、王伟华和张桂华四位怀化女联家的六副楹联佳作吧!


首先让我们来赏吴海燕的两副对联。


其一:“篱前瘦柳方舒眼;槛外寒梅早报春”。这是吴老师三月份在“联都网”微友群举办的弹珠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拈“方”成联中的获奖作品。此联描写了初春的景象,上比言“瘦柳”,下比言“寒梅”,情景交融,意象鲜活,其除“瘦”、“寒”渲染气氛外,还借用动词“舒”、“报”以拟人手法,把“柳”、“梅”赋予人类的行为与情感,联意清新,诗情浓郁,其遣词用字之精准,颇可玩味!


其二:“池荷听雨知擎伞;岸柳迎风会扭腰”。这是吴老师四月份在“联都网”微友群举办的同一活动,即弹珠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拈“知”成联中的获奖作品。联语中一“听”一“知”一“擎”、一“迎”一“会”一“扭”在上下比中对应而出,动作连绵,拟人手法运用精湛,活灵活现,如见其景,可以看出联作者善于借助汉语描摹物象的功夫。


其次让我们来品梁香的两副对联。


其一:“才睁媚眼春心动;又扭纤腰风韵生”。这是梁老师三月份在《中华楹联报》·“中华楹联微友群·每日同题联赛”·咏柳活动中获得的优秀奖作品。此联抓住了早春杨柳的特征, 以“才”、“又”做布局,展开想象,所谓“睁”者为“媚眼”、“动”者为“春心”和“扭”者为“纤腰”、“生”者为“风韵”,满是拟人,虽联中无“柳”字,“柳”的意趣却十分浓厚,读者一读便知所写为“柳”,风情别具!


其二:“桃露笑颜知日暖;柳舒睡眼感风柔”。这是梁老师四月份在“联都网”微友群举办的弹珠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拈“知”成联中的获奖作品。联作以形容词“暖”、“柔”缀尾作结,点醒全篇,充满温馨,说明“桃”之能“露”“笑颜”、“柳”之能“舒”“睡眼”的原委,逻辑关系严密,文脉流畅,诗意缠绵,这都是因为拟人手法运用成功的结果。让人回味无穷矣!


第三,让我们来读王伟华的对联作品。

联曰“雁过寒潭窥月影;风来雅阁赏琴声”。这是王老师在“联都网”微友群举办的同一活动,即弹珠令“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拈“过”成联中的获奖作品。此联用平水韵创作,对仗工稳,联意清雅,其一“窥”一“赏”写活“雁”、“风”二物:雁过寒潭,不忘偷看水中月影,动中有静,环境清幽;远处高楼中,依稀一阵琴声被风抚过,好似“风”有意来赏“琴声”,知己难得,意趣横生!此乃亦是拟人手法运用之典范也!


第四,让我们来析张桂华的对联作品。

其联曰“喜凉风赴约;见炎夏转身”。这是张老师八月份在《中华楹联报》“中华楹联微友群·每日同题联赛”· 题立秋活动中的获奖作品。联语以“喜”、“见”起笔,可谓一字而领四字,句式颇为灵动。整联篇幅虽小,却借用拟人手法,其“赴约”“转身”极具表现力,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凉风”之刚来,“炎夏”之方去的“立秋”景象。如此,以小见大,内涵丰富,颇堪咀嚼!

以上述四位为代表的诸多怀化诗联女会员们巧妙利用自己细腻、感性的特点,高举文化复兴的旗帜,在五溪大地上,进行着高雅、优美的楹联创作,运用传统的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不愧时代的佳品,令人敬佩!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拟人修辞创作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