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散文 | 对联琐忆

散文 | 对联琐忆

2019-09-22 22:44:16王志文芃芸国风 0条评论

我从小爱对联,可能是受父亲熏陶的缘故吧。我家祖祖辈辈目不识丁,只有父亲上过几年私塾,算粗通文墨。平日里记帐打算盘,过年写对子,非父亲莫属。父亲虽上学不多,但写一手好毛笔字。旧时农村识文解字的少,平日价红白喜事又多。结婚的图喜庆,爱火爆,写副喜联:


二姓缔盟谐好合

百年偕老乐长青


出殡的人家讲排场写副丧联烘托气氛:


日落西山还想见

水流东海永不归


就是盖新房也要父亲写几个字:安窗大吉。

虽是陈联旧对,但父老乡亲也不讲究,为的是红火、吉庆、新鲜。反正识字的人不多,谁也不 挑出多少毛病。父亲秉性耿直、脾气暴燥,但对来找他写对子的人,却出奇的耐心和热情,来者不拒,乐而为之,这可能与父亲的偏爱这种行当有关。所以平时父亲手头少不了笔墨纸张,虽不是狼毫、徽墨、宣纸、端砚,但廉价的文房四宝是应有尽有了。

每年进了腊月门,过了二十三小年,年猪垂死的嚎叫声,此起彼伏。性急的孩子点燃爆竹零星的劈啪声,使人心里甜甜的、痒痒的,涌起一阵阵按捺不住的无名骚动。空气中弥漫着菜肴的香味。年味越来越浓,找父亲写对子的人也日渐多起来。到了腊月廿八、廿九和年三十上午,写对子的人达到高潮。

临年贴近,家里忙活年,恨不能一个顶两人用,年下的东西都还没做,肉要煮、馍要蒸、做豆腐、扫房尘、贴年画、缝新衣。还有想不到买不全的年货需要置办,正需要人手的时候,父亲却胳膊肘子往外拐。母亲当然不乐意了,唠叨着嗔怪,母亲年年好象也习惯了,嘴上虽说三道四。但从没动真格的,父亲不但自己忙,还拉我给他打下手,研墨、裁纸、叠格、抻纸,我十分乐意帮父亲的忙,这是一种高雅有趣的劳动。父亲脱下那沉甸甸、油漉漉的羊皮大袄,只穿件棉背心,精神利索了许多。炉火正红,毕毕剥剥响得脆生,屋里被炉火和节日的气氛熏得暖融融的。父亲撸袖子伸胳膊,抖擞精神。我抻平对子纸,父亲屏心敛气、凝神聚力地写将起来。写完一联,我小心翼翼地端平摆放地上,用小瓦砾压住纸角,唯恐墨迹流淌。不一会儿,地上便摊开了一片红霞,满屋生辉。红底黑字,分外醒目爽眼。父亲嘴衔着笔管,不住地歪头端详品味自己写的那一副对联,喜眉展目,得意之情,令人嫉妒。晾干了,我便一份份卷好,用线捆住,注上姓名和标记:大门、屋门、栏门,经防混淆。虽都是春联,但联句大都不重复,那联语打着岁月的烙印,是时代的写照和缩影。


六亿神州笑逐颜开

万里山河日新月异


遇上不识字的人家,父亲怕人家把对子贴错了,闹出笑话,遭人嘲讽,还亲自张罗着帮人张贴。贴毕,父亲习惯地往后倒退几步,站到一定距离,眯起眼睛又孤芳自赏起来。大年初一,邻居家互相拜年,从左邻右舍、前宅后院不断传来互相问候,还有夸奖父亲对子写的好的赞叹声。父亲被夸得满面春风,喜滋滋地乐不够,像个孩子似的不能自制。如过年正碰上银装素裹的雪天,父亲写的那些对子在皑皑瑞雪的映衬下,更加热烈火红,点缀的那传统佳节更加欢快、祥和。几十年了,父亲用手中的笔,饱蘸激情和沧桑,抒写祖国壮美的春天,描绘神州丰盈的金秋,为新社会、新时代、新生活、新事物大唱赞歌。给那质朴、憨厚的父老乡亲带来多少欢乐、多少幸福、多少欣慰呵。

小时候刚擦过年,父亲便领我走亲串友。姥娘舅舅家、姑姑姨姨家,踏着古老的乡道村路,有大路,我却不爱走,专拣那些曲里拐弯的小路,走户串巷,有时甚至舍近求远,半天转不出庄子,父亲领着我看人家门上贴的春联呢。泰沂山区,民风古朴的村村落落,都有过年贴对子的习俗。对子都是自己写或请人代写的。那百花齐放的佳联妙对,那飘逸俊秀或刚劲瘦挺的书法。那大红、桔红、粉红或红中闪金的对子纸,吸引着我们父子俩的盘桓终日、留恋忘返。看了这家还想看那家。可别小看这些野村小店,夜明宝珠土里埋,不显山不露水的文人雅士不乏其人,那些老私塾底子的秀才都是写对联的高手,有的甚至令大名鼎鼎的书法家羞赧汗颜。

父亲的耳濡目染、耳提面命,使我从小与对联结下了不解之缘。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爱好越来越浓。游历名山大川、古刹寺庙、皇宫御苑、园林胜景,我十分留神的是对联、楹联。不论哪里有名联佳书,欣赏之余,我都要把它抄录在随身带的小本本上。闲暇时,拿出集录摘抄的精联湛对,阅读玩味,雅趣横生,烦去忧除。

我爱看对联,爱写对联,爱创作对联,爱写以对联为题材的文章。在其它体裁的文章里也插上对联。记得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变成文学作品的竟是自己编写的一组春联;发表的第一篇散文是以对联为题材的,名曰《春联》;第一次发表在外省刊物上的作品是创作谈《对联引我走上文学创作之路》。

我的故乡莱芜,地处鲁中山区,原是弹丸小城。城南著名的大汶河流经数百里,蜿蜒曲折,迤逦西流。只有到了莱芜城南这一河段才是正东正西的流向。莱芜旧八景之一的“汶水倒流”就是指的这个地方。它和城北的矿山(“矿山呈瑞”也系莱芜旧八景之一)珠联璧合,遥相呼应,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婀娜。古城的父老乡亲,旧时过年贴副对子,写的也是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情:


北靠矿山千古秀

南邻汶河万世流


古联朴实对仗,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

一九九一年年末岁尾,故乡的市报、市广播电台、市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举办了征集民间新对联活动。时值数九隆冬,雪大天寒,可是在故乡这片古老、广袤的土地上,征联活动蓬勃展天,使得三千山头、河流数百条、千余村庄、人口逾百万的古蠃牟之地春风荡漾,生机盎然,通过一鳞半爪作大笔勾勒,使故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跃然纸上:


忆往昔,那小城,马路一条,灯几盏,喇叭三两只

看今朝,这莱芜,高楼千座,车万辆,市区八九里


风雨千秋一轮汶河月磨成新镰开雾障

改革十年八宝凤凰城跨上快马踏阳关


鼓不住的激情,挡不住的热浪,冲撞着我,撩拨着我,酷爱对联的我也拿起了创作的笔。

莱芜梆子是家乡的古老剧种,其唱腔欢快流畅,如行云流水,呕腔力嗓,高亢激昂,拨人心弦。近三十年来,莱芜梆子剧团编排了不少现代剧目歌颂共产党,歌颂社会主义制度,歌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给亿万人民带来的新生活。

花鼓锣子是莱芜颜庄一带的民间舞蹈,已有近百年历史。蹦跳说唱,穿插进行,即兴表演,插科打诨,音乐节奏明快,舞姿优美朴实,生活气息浓厚,深受群众喜爱。一戏一舞,我创作了一副对联:


莱芜梆子呕腔力嗓激越奔放唱五谷丰登仓满囤溢

花鼓锣子锣律鼓韵曼舞轻歌舞春风浩荡万民皆欢


故乡地大物博,土物产丰富,特别是口镇南肠、汶南生姜,香辣遐迩,饮誉华夏,我以此编写了一副对联:


汶南生姜皮薄肉厚丝少辣浓味正辣遍五湖四海

口镇南肠料精味美清口香气四溢香飘神州大地


两副拙联在对仗、格调、平仄关系上虽欠工整,但充满了我对故乡这两种文艺形式和两种土特产的偏爱,对故乡五谷丰登、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由衷的赞美。

莱芜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著名散文家、教育家吴伯箫在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

杰出杂技艺人李建业(艺名李傻子)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于是依照两位名人的艺术特点,我创作了长联以飨读者:


李建业身怀绝技一代魔术师《齐鲁英豪》当之无愧《仙人摘豆》出神入化赞叹不已《扇碟子》海燕掠浪蝴碟戏水叹为观之

吴伯箫生花妙笔当代散文家《努力奋斗》喜获殊荣《菜园小记》清新质朴余味绵长《北极星》文笔圆熟情深意浓拍案叫绝对


去年父亲病故了,他的骨灰埋在大汶河北岸的岸堤下,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病逝后,我曾写文悼念他。他一生爱对联,我撰联一副纪念他老人家:


依果园傍汶水林茂水美万千气象别有洞天

凭耿直靠勤劳扶老顾幼一生操劳寿终正寝


父亲走了。四邻八舍过年写对联的差使将落在我身上。我自信将比父亲做得更好,把欢乐撒满故里,父亲在九泉之下会露出欣慰笑容的。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散文对联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