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诗性语言的陶炼(二)

对联诗性语言的陶炼(二)

2019-08-15 22:48:44江志明荆楚联坛 0条评论

-----王永江历史人物联《秦末☆项羽》浅析


   2017年8月6日,对联中国网络公众号曾推出过一脉花香王永江老师的一组历史人物联:《回眸无雨亦无晴》。这组联共十二副,时空跨度很大,从战国时期的信陵君到民国的徐世昌,上至王侯将相,下至平民百姓甚至坊间名妓,所涉甚广,精彩纷呈。笔者只选取其中的第二副《秦末·项羽》作个浅析。


秦末·项羽

惜将军久矣,想当年名成巨鹿、力破彭城,直笑傲群雄,岂料头颅抛垓下;

若父老知之,曾一度火炬秦宫、坑埋降卒,纵踌躇满志,亦无面目过江东。


      众所周知,人物联的创作第一要旨是讲究一个“切”字,即量体裁衣,写出人物的特点。历史人物联也不例外,无论你写的是王公贵胄还是平民百姓,对象总是唯一的,只有在抓住对象的独特性上下功夫,才能写出唯一的“这一个”来。

      项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杰出的军事家,是中国历史上集大成与大败两者之经验教训于一身的典型人物。成在其“勇”,败在其“暴”。项羽的勇猛史所罕见,“力拔山兮气盖世”,26岁单戈起义,只年余时间就以勇不可挡、摧枯拉朽之势统帅天下诸侯而一举灭秦。他曾创造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以少胜多的两个经典战例: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无疑,作为一个军事家,项羽是有超凡的战斗实力和运筹千里之外的战略眼光的,加之勇猛无双,威震天下,按说该成就一番帝业了。要命的是,他的缺点和优点一样显著:刚愎自用,残暴嗜杀。入关后坑秦降卒二十万,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劫掠财货美女,火烧秦宫甚至于大火三月不熄。种种暴行,使得民心尽失,无不为他日后兵败垓下、自刎乌江埋下祸根。

      本联正是抓住项羽这两个显著特点,上联言其“勇”,下联责其“暴”,上下两联如两条平行的轨道,舒展自如,中间遇山川略有起伏,也是不即不离,并列而行。上联赞其“勇”。起句不凡,大笔宕开,直抒胸臆,一个“惜”字统领整个上联,接着选取两个最有代表性的以少胜多的战例,用工稳见长的四言形成自对进行承接,后笔锋直上,一个“直”字把上联行至小高潮,“岂料”二字又突然转折顿挫:如此神勇,不但帝业未成还身先死,痛惜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一个悲剧英雄,千百年来项羽在历史上让人留下了太多的惋惜和遗憾,最著名的是女词人李清照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然而联作者丝毫未附和一下这种情怀,反而在下联借“父老知之”直责其“暴”,发前人未发之感慨:无颜见江东父老并非帝业未成皆因其暴!成功地解决了立意上的出新这个问题。选取“火炬秦宫”和“坑埋降卒”这两个最能代表残暴嗜杀的例子,揭示其败亡的根源。最后采用四、七言句式大笔转合收束:别说是四面楚歌兵败垓下,就算是帝业有成衣锦还乡也无面目见江东父老,责之不可谓不切。

整副联对仗工整而又自然流动。“名成巨鹿、力破彭城”,“火炬秦宫、坑埋降卒”,不着痕迹地将历史事实,大开大合地进行铺排,巧妙形成自对。小类工对也让此联流光溢彩,如“垓下”对“江东”,“头颅”对“面目”,“火炬”对“坑埋”,无一不让人感受到对联之美、文字之无穷魅力。

      作为当代对联创作领域高手之一的王永江老师,这副联不但在立意和结构上给我们以启迪,虚词的运用也非常精彩,可以说是贯穿全联:上联“矣”、“想当年”、“直”,“岂料”,下联“若”、“之”、“曾一度”、“纵”、“亦”,有叹惋,有承接,有转折,有假设,有递进,这些虚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使节奏错落有致,行文于从容中又见参差变化,中间的转折和假设让人先有“山重水复”的困顿,后有“柳暗花明”的豁朗,整体气息流宕而又痛快淋漓。

     当然,本联也并非是完美无缺,上联第一个分句中一“惜”起统领作用,非常出彩,下联相同位置上的“若”字相较来说稍弱,无论是从词性上还是气势上都对不住“惜”字。另上下联两个自对的四言,对仗虽然工整,但结构完全相同,略微缺少点变化美,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是瑕不掩瑜.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诗性语言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