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浅谈关于无情对的认识误区

浅谈关于无情对的认识误区

2019-03-14 23:50:25西峡楹联联斋 0条评论

无情对尚处于发展阶段,且玩家满足于粗略了解,浅尝辄止者众,故诸多认识误区客观存在。在这里,拣普遍的、突出的进行简要概括,并辨析如下:


一)把“无情之趣”片面理解为内容的俏皮、搞笑

  无情对的幽默,来源于“明显的对称”与“明显的不对称”所造成的强烈反差,以及“对称与不对称对立统一于一件作品之中”的巧妙。无情之趣,是“工致之美”“错落之美”与“和谐之美”综合起来带给读者的审美体验。

       故所以,无情对100%是趣联,只要作品成功运用手法,实现字字工对且句通意顺,无不具备幽默特质。人们在欣赏成功的无情对作品时,总是以普通对联的审美价值观为参照,而体验到其别具一格,感受到其幽默。

实践中,很多联友容易忽视无情对的“固有之幽默”,还把其幽默与诙谐联的语气上的调皮与搞笑混为一谈。如:

        翻身不忘共产党;

        吃喝全靠秦始皇。

这副题西安联,是典型的诙谐联,但在很多时候被讹传为无情对。这种鱼目混珠的情况,应引起无情界的重视。

  实际上,无情对和诙谐联是个交叉关系。大部分成功的无情对都没有一般的“诙谐联”特征,但已足够幽默。当然,无情对如果能巧妙叠加“诙谐联”之趣,则可谓锦上添花。面对这样“两种幽默兼备”的作品,正确的认识是:“锦”是基础,“花”不过是添头而已。先有锦,才谈得上添花。重“花”而轻“锦”,是对无情味缺乏准确认识的表现。无章法的盲目追求搞笑,如同“麻布袋绣花”,则更是舍本逐末了。


二)将“离题万里”理解为无情对基本特征

无情对诞生之初的作品,绝大部分的确呈现出上下比不围绕同一主题,句意上毫不相干的特征。于是,有了“驴唇不对马嘴”“风马牛不相及”等经验性总结,甚至有了无情对的命名。

实际上,先贤的起名,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人们也因此对无情对缺乏科学而全面的认识。

一方面,先贤众口相传的一些无情对作品,上下比是句意相关的。如:

        欲吃新河鸭(子);

        须交陈海鹏(孙)。

  另一方面,普通对联中“对而不联”的非无情对作品并不鲜见。在无情对成为现象之前,就有“隔对”作品存在,但老祖宗很容易就能识别它们不是无情对。当然,近年也有人混淆了“隔对”和“无情对”。如:

        玫瑰花开,香飘七八九里;

        梧桐子大,日服五六十丸。

  类似这种故意离题万里的诙谐联,一度也被讹传为无情对。

我们只要注意识别,可以发现,无情对有一个普遍的共同点:在创作手法上“密集运用借对”来构句。民国以前出现的,流传至今的经典无情对,无不用了借对手法,至少用到1处,大部分作品几乎覆盖整作。有时,还穿插用到“异步”手法。

故所以,运用“借对”构成偶句,和普通对仗方法一样,可能得到“上下不相关”的作品,可能得到“上下相关的作品”,这是很正常的事。无情对之名虽已沿用至今,但我们应以求是的学术态度,赋予其准确的内涵。 


三)片面追求创作手法覆盖率

  成功的无情对,肯定加诸了“借对”等手法。手法100%覆盖到句子的全部词素,可能使各种“不对称因子的有机合成之和”达到最佳,使无情对作品无情味突出。在保证句子“语义畅达”且有质量的前提下,追求手法应用的100%,是值得提倡的。但在实践中,盲目追求100%,因此而“害义”的情况还是存在的。

  其实,综观经典的老无情对和常见的无情对作品,并不是100%的词素被加诸“借对”等手法,部分“对位词”采取普通对联的“直对”手法,是常态。如:

        树/已/千寻/休/纵/斧;

        果然/一点/不/相干。

   5位“不/休”,是直对。

  部分“对位词”“直对”,作品的歧义效果不一定差;大部分“对位词”“直对”,也不乏经典之作:

        细/羽/家禽/砖/后/死;

        粗/毛/野兽/石/先生。

  前半部分是直对,倚仗“石/先生”对“砖/后/死”借对的贡献,依然无情效果突出。

  所以,无情创作,应以追求句子“通晓流畅”,甚至有质量为第一选择,然后再论“手法应用”的丰富与否。

  当然,借对等手法100%覆盖的作品,和未做到100%的作品相比,通常字、词的不对称特征更明显。在赛事中,优中选优时,未做到100%的作品处于下风的情况会比较多,但也不尽然。

  所以,科学的态度是:追求100%,不强求100%。 


四)定势思维使无情手法运用“逼仄”

  无情对创作手法运用的逼仄,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对位单字词”的处理,直对现象较普遍

  例:7言出句,一些处在句子的5位的词,由来是无情应对的难题,很多联友因为未能娴熟掌握和运用常见手法,选择了“直对”。有心人可注意“单字词”实现借对的炼字。如:

        高考/刚/停/心/未/静;[边缘地带]

        沛公/巧/战/项/先生;[第七夜]

  项:甲义-姓氏;乙义-脖子。可见“单字词”也可以成功实现借对。


2、“上转”、 “双转”手法的运用,未依规律所指

人们较多的运用“下转”手法来实现借对,即利用下联中的字词实现转义,而利用上联中的字词实现转义即“上转”则用得相对要少;同时利用利用上、下联中的字词实现转义即“双转”则用得更少。

据笔者对古今优秀无情对200副进行统计,借对手法使用情况是:下转:上转:双转=350:158:96。根据规律所指,三者的使用比例,或者说“素材库”的存在比例为应当为1:1:N(N>1)。

这说明此前人们经验层面的探索,还有很大的调整空间。

  

五)直接嫁接普通对联之“工致标准”

  无情对对于“字工”,有比普通对联更严格的要求。因为,唯其“字工”,才能稳稳立足,并衬托出“明显的不对称”所带来的“距离之美”的韵味。

普通对联对“工致”要求的底线是“大类”工对,即同门相对即为工对。这是相对颇为宽泛的标准。无情对对“工致”要求的底线则是“小类”工对,以字字小类为要求。

标准不同,价值判断体系也相应不同。在普通对联中工致的情况,放到“无情审美体系”中去判断,去择字组词,就很可能是“瑕疵”了。如“红雨/青山”中的“雨/山”,若用普通对联的标准来判断,当然是工对,但若用于无情对,则显得很宽了。

  许多高水平联友在初涉无情对时,总是不理解自己的作品被指出有“略宽”“宽”“太宽”等毛病。其实,这是对两个标准缺乏准确认识所致。


六)用借对后的句外之义去歪解整个句子

  一些联友错误地以为:无情对的幽默,是通过字、词“借对”后的形成工对的那个“含义”(即乙义)来解释整个句子,串起来得到稀奇古怪的句意,以求得诙谐效果。非如此则不能算合格的无情对。如:

        庭前花始放;

        阁下叶先生。

  持该观点的人认为,这副无情对之所以引人发笑,是因为按照普通对联对仗原则和规律去理解乙义,可以把下比的句意理解为“阁楼下面的叶子率先生长”。

这样做是错误的!因为对句是由甲义组串而成,乙义并没有被语境沉淀下来,成为句子的一部分,它只不过在审美错觉上帮助我们判断对仗是工整的而已。即乙义只具备虚拟的“对仗功能”,而不具备真实的“成句功能”。“乙义”是“以词为单位”的,强行扩展到“以句为单位”,显然是没有必要的。

部分初涉无情的联友潜意识也是这样去解读无情作品的,以致得出“无情对不是故意无聊吗”的结论。可见这种行为选择的危害不小。

      再说,如果无情对作品运用了上转、双转手法,这种歪解根本无法行得通。持上述错误观点的人因此而不支持上转、双转手法的使用,则更是因噎废食了。

 

七)将无情创作手法看成无情对所独有

  “借对(转义)”“异步”等手法,密集使用于无情对中。一些联友因此而以为这些手法只属于无情对,觉得在普通对联中用到借对和异步,就是旁门左道。一些身为人师的人在传道时还告诫弟子:无情对偶尔接触一下就行了,玩多了就有碍诗联精进。这是何等的短视!

  其实,借对等手法之于无情对与普通对,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相反,它们一开始就属于普通对联。古人很早就在诗、联中局部应用“借对”手法,作品非常普遍。如:

        行李淹吾舅;

        诛茅问老翁。(唐杜甫)

 

        拳石画临黄子久;

        胆瓶花插紫丁香。(清梁绍壬)

借对等手法被联家应用于普通对联创作的实践,从未中断过。无情手法,一直属于普通对联。而且一旦娴熟掌握,巧妙运用,此法是有利于诗、联精进的。当今少数的名家就较常用到。如胡静怡先生便精于此道:

        醒世文章堪镇鬼;

        醉人书画在传神。

(题醒醉书画院)


        足下何之,桃花万树红迷径;

        眼前便是,渔父千年白问津。

(题桃源洞)

  是一些错误的认识及其传承,使今人形成了不能用、不善用,甚至不屑用“借对”的不良习惯。


八)将连绵词(叠词)拒绝于千里之外

  有人把“含有连绵词和叠词的出句,不适宜用作应对无情对”总结为禁忌条款。其实,这是缺乏对无情对规律的认识而产生的很大的误区。

  借对,利用汉字的“多义性”来做文章。连绵词,只有一部分词在拆开后“单个的字”无实际意义,所以,不利于“借用乙义”,不能单独用于借对的“对词练习”。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连绵词在拆开后“单个的字”有实际意义,依然可以自如的运用借对等造无情手法。如“寂寞”可对“辽宁”等。“字”有实际意义的叠词,理论上可以运用“异步”手法,从中分开,分别对仗。

即使是拆开后“单个的字”无实际意义的连绵词和叠词,也可以出现在出句中。我们可以用“词对词”的方式解决其对仗问题,再利用组成出句的其他字和词做文章,进行借对,使整句具有无情味。如“葡萄”可对“苹果”。

所以,包含连绵词和叠词的出句,只是该局部运用借对等手法创作的发挥空间可能较小而已。列为禁忌式的条款,显然是不科学的。

      此外,无情对也可以入诗入联,是推进诗、联发展的一个很有活力的角度。这些方面的认识误区,是深度的。笔者其他一些文章将有深入探讨。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无情对认识误区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