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诗赋谁领先

对联诗赋谁领先

2019-03-03 23:32:51谭全刚湖湘楹联 0条评论

关于对联的起源,学术界众说纷纭。一直存在着这么几种说法:一是诗赋本源论。二是诗词母体论。三是诗词附庸论。四是诗词之余论。诗赋本源论者说:“对联源于古代诗歌,而后自成一体,故诗为联衬,联为诗始。”“它的起源应是汉魏六朝的骈体文赋和南北朝格律诗中的偶句产生发展所形成的……楹联是起源于赋之四、六骈文,诗文五、七言格律偶句。”对联由古诗、文、词、曲等文体综合演化而成。”先有律诗,才有对联,对联是律诗颔联、颈联演变而来。”诗词母体论者说:“对联解脱于诗词。尤近律诗血脉。也只有孕育于唐代。”“楹联脱胎于唐近体诗。唐近体诗一定型,那么对联这一文学形式,也就是从其母体近体诗中脱胎而出,由五言、七言升华到十余言、百余言之多,当是自然而然的了。”诗词附庸论者说:“楹联是诗文骈赋中对偶句的发展延伸,它能包容于其它文学形式之中。”“楹联是骈丽文的附庸之附庸。”诗词之余论者说:“楹联乃茶余饭后的诗词之余的‘雕虫小技’。”针对这些说法,楹联界的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和异议,并纷纷撰文予以评论。中国联坛十老之一闻楚卿先生指出:“从某种意义来讲,格律诗和格律联的形成和发展,都和语言文字有密切关系的。都是受先秦典藉中的对偶词句和汉魏南北朝辞赋骈文的影响。他们可以说是同源不同流的孪生兄弟,怎么能说格律联是脱胎于格律诗呢?”联家赵健之说:“相对而又统一是构成社会的基因,是人类在没有语言文字之前的客观存在。所以对联是我国诸般文体的母体,是中国文体的开山鼻祖。”联家青申丙、王社建撰文指出:“从事物发展规律的角度看,从对联最早的创作实践时代看,律诗不是对联的母亲,半个母亲也不是,律诗和对联不是‘母女’关系,它是各自从沈约开始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学形式。”联家涂怀程说:“对联的直接前身是对偶,是两两相对的对偶,这是对联的本质特征,对联的直接前身对偶成全了骈文和律诗。”这些观点是很有道理的。

笔者从对联起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感悟到,前四种说法(诗赋本源论、诗词母体论、诗词附庸论、诗词之余论),是对楹联这一中国独特的文学样式的误解,是对联史学中的一大误区,由于千百年来对这些误区没有理论的突破,而被降格于中国文学殿堂之外,以至在中国文学史上没有一席之地。我想,在当今楹联这种国粹艺术逐步发展扩大到社会主流文化各个层面并申报世界遗产的大好形势下,对联与诗赋的起源谁先谁后的问题,即对联史学的重大课题,应当在中国文学界有一个理论的突破和清醒的认识,对这个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几点看法,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一,对偶意识产生于对联、诗赋之前。

世界上因有万事万物对偶现象的存在,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的不断实践,便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对偶意识,例如天地、星月、山水、花木、冷热、阴晴、圆缺等等,这些对偶事物的存在,则是对偶关系和对偶意识产生的客观依据,也是对偶艺术的客观依据。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说道:“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载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这里说的“造化”系反映自然和社会的演化,由于自然的造化,便形成了各种不同形态的事物,人体也有双手、双脚、双耳、双眼。于是人们便逐步有了对这些对偶形成的认识,也就心生文辞,自然成对,人类对自然的、社会的对偶事物的认识及其对偶意识的形成,必然是先于对联、诗赋的产生。

第二,对偶词语的产生先于骈文律诗的产生。

纵观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人们都知道是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文明。对联和诗赋的萌生,是在汉语文字产生以后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在劳动中和社稷交往中创造了语言,创造了具有形、声、义的汉语文字。并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追求自然的和人文的对称美,于是就不断的创造产生了对偶词语,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描述道:“原丽辞之起,出于人心之能联想,既思云从龙,类及风从虎,此正对也。”“古人传说,凭口耳事理同异,取类相从,记忆匪艰,讽诵易熟,此经典之文,短长悬殊,不便唇舌,故求字句之整齐,非必待偶句,而偶对工成当足以齐整之句。”先民们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交往中创造了大量的对偶词语,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产生了“出与入”、“作与息”的对偶词语。“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就产生了“凿与耕”的对偶词语,我们翻阅中国的典藉,在骈文和律诗形成之前,就存在着大量的对偶词语。例如《诗经》中的“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易》中的“乾三连,坤六断”,《书》中的“满招损,谦受益”,《后汉书·孔融传》中的“坐上客恒满,尊中酒不空。”这些对偶句虽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对联,但它却是今天对联的祖先或母体,由此可以完全证明:对联不是由骈文和律诗发展而来。

第三,对联和律诗创作实践证明,在许多情况下,对联先于律诗。

纵观古今诗人、联家的创作过程,在许多情况下都是先有对联,后有律诗。例如《唐才子传》介绍贾岛创作五律《忆江上吴处士》的形成过程:(贾岛)逗留长安,虽行坐寝食,苦吟不缀。尝跨蹇驴张盖,横截天衢。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落叶满长安’。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信。因唐突大京兆刘栖楚,被系一夕,旦释之。”后来贾岛以此联为基础,配成了律诗,“秋风”、“落叶”为颔联,“忆”、“立”诗眼也,文中“方思属联”,即联先律诗而出。再看唐崔颢的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词性、对仗、平仄都是很工稳的两副对联。又杜甫的七言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也是两副工整的对联,谁能说律诗创作在前,对联在后呢?

现代诗人创作格律诗时,往往也有先成对联后成诗的情况。原郴州师范高级教师、郴州市诗联学会副会长陈士洪在1998年10月参加郴州北湖中秋笔会时,就介绍了他创作七绝《北湖水榭》的经过,他说,在未参加诗会之前就创作了“北上郴江盟皓月,湖边柳色醉佳宾”的嵌字联,参加中秋诗会之后,便在此联后面加了两句:“年年此日中秋节,愿得长聆盛世间。”便成了一首七言绝句。笔者在1996年创作一副短联:“心宽忘室陋,志大觉天低”,获全国性短联大奖赛三等奖,时隔四年,2000年退休后,在此基础上作五律《自勉》云:“世事难如意,平生无所奇。心宽忘室陋,志大觉天低。春去花犹艳,秋来果不稀。文心清若水,诗胆化虹霓。”此诗发表在广州《岭南诗歌》报上,还被一些老同志传抄吟颂。

综上所述,对偶意识产生于对联诗赋之前,对偶词语的产生先于格律对联、诗词的产生,在长期的诗联创作实践中,许多情况下,对联先于律诗。大量的历史资料足以证明,对联的本源不是骈文诗赋,对联的母体不是律诗,对联也绝不是诗词的附庸,也绝不是诗之余词之余的“雕虫小技”,对联是独立于任何文学体裁的文学品类,而且它是一棵吮吸着中华民族智慧、闪烁着中国特色的文学大树,它也是从我国远古的对偶意识和对偶词语的源头发源,渐渐形成的一条波澜壮阔的楹联长河。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诗赋最早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