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拟题临邛八景

拟题临邛八景

2018-07-30 23:13:11有趣的学长TheStoryTeller 0条评论

八个多月以前,经人引荐,我曾有幸拜会邛崃地区的一位文化界前辈高人。交流之中,他提出建议让我试着写一下本地的“临邛八景”。原想八个作品并不算多,但由于不想敷衍了事,所以一直拖到最近才完稿。其间主要参考的一篇文献资料,乃是邛崃论坛-麻辣社区的一篇文章:《临邛十景今何在 试向大家仔细推》。这篇文章以邛崃地区县志为基础,仔细推敲了“八景”的根源,为我们还原了历史上“八景”的风貌。本文对于有关对联的创作有着难以言喻的重要作用,在此向两位作者凡丁先生和唐文栋先生致以深切的谢意。

下面将这篇文章直接搬运过来(对联下面的解释可以上下翻动哦!),作为“八景”的解释,也作为对联的注脚。当然有的对联并不完全是以文章内容为参考,还有些个人的东西,我本想加以解释说明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


临邛八景有新旧之说,根据清·康熙《邛州志》和清·嘉庆《邛州志》记载,及其卷首《临邛八景图》所标注,兹将清·康熙和嘉庆时期的临邛八景,分别考述于下:


一、易洞秋风



出西城不数里,得见灵山,有乡民述以先贤,起卦占阴阳,观爻知变化;

阅荒草二三丛,恍如旧业,愿某日寻回故我,抽身归易洞,把盏待秋风。

晋·陈寿《益都耆旧传》载:“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司马)相如从之受(易)经。”

《蜀中广记》载: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明《易》、洞达天文、历象、阴阳之术。

《蜀中广记》引《方舆胜览》记:“白鹤山在邛州城西八里……司马相如从胡安先生受《易》于此。”

宋魏了翁《邛州鹤山营造记》载:“……自随唐及今,庵院凡十四所,远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西岩翠屏,万竹之景,皆山中胜处。”

宋·陆游《次韵宇文使君山行》一诗注:“仙人胡安学道西岩,跨鹤升天,(白鹤)山以此得名。”

明·万历五(1577)年,邛州州守鞠文谷在点易洞旁新建点易书院,修露亭,建梅竹轩,恢复翠屏阁。洞侧有明.天启进士杨伸所书:滴露研朱(原字加石旁)四字摩岩石刻。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易洞秋风在白鹤山中,州治西七里。

清·嘉庆《邛州志》卷首之《临邛八景图》标示:“易洞秋风”在“州西白鹤山,(即)胡安点易洞。”而且,此洞在江边上。

《邛崃县文物志》引清·嘉庆《邛州志》卷首之《临邛八景图》标注:“易洞秋风”在“州西白鹤山,(即)胡安点易洞”;胡安:临邛人,聚徒白鹤山,明《易》、洞达天文、历象、阴阳之术;易洞:即点易洞,在白鹤山西岩,唐宋时有西岩寺,毗邻漏米洞。

民国初年,民国初年,县人席丰等,在漏米洞处建胡安祠三间。窟内用砖砌成书案,上置石雕墨砚,窟前砖砌的门柱有一副对联:

会心在河图络书上;

托迹于山林泉石间。

综合以上记载和调查判断:今人所谓的仙人洞,即西汉胡安先生授《易》之洞,亦即胡安点校周易之点易洞。(详见《点易洞调查》)而现存的点易洞(仙人洞)因1952年起多次拓宽邛高公路,仅存约二分之一的洞窟面积,所幸主洞窟尚完好,但“滴露研朱”四字石刻在扩路时被炸毁。

按照分析,“易洞秋风”疑即白鹤山仙人洞,大概在图上被茂密植被遮掩的山腰,小时候曾经去到过山腰的洞里,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


二、翠阁秋阴



把酒留孤亭半日,闲身归绝境西岩,如此风神,空有诗文传后世;

楼台惟想象之中,变故在斯须以内,殊多感慨,未能造访愧前人。

翠阁秋阴与易洞秋风是一对孪生景观。

《邛崃县文物志》载:翠屏阁与西岩寺同是唐宋胜迹。

清·康熙《邛州志》古迹载:“翠屏阁,州西七里,白鹤山西岩寺左,汉胡安先生创立,阁前山势峭壁,殊为胜览,宋·陆务观(陆游)有‘把酒孤亭半日留,西岩独擅鹤山秋’之句。其阁久废,故址犹存。”

又引《明一统志》载:翠屏阁,在邛崃县白鹤山西岩寺左,汉胡安建。阁前山势峭立,如翠屏当前,为一州胜览,有宋陆游诗,载艺文志。宋·郭印亦有:“秀巘修屏立,枯岩半屋悬”佳句。

明·万历五(1577)年,邛州州守鞠文谷根据陆游、郭印诗句描绘,在点易洞附近新建点易书院,修露亭,建梅竹轩,恢复翠屏阁,形成为秋日美景——翠阁秋阴。

《蜀中名胜记》卷十三记载:翠阁秋阴景观,最迟明万历年间犹存。

清·嘉庆《四川通志》卷五十六〈舆地〉载:翠屏阁前,山势峭立,翠屏当前,为一州胜览。今据实地考,这段地段的东南面,为高耸横亘的木鱼岗,即上述诗文所指。

清·嘉庆《邛州志》载:“翠阁秋阴,今无有也,八景缺一,特将州左观雨亭以补之,此写景之意也。”观雨亭——民国《邛崃县志》载:城隍庙前夹石路之池塘,其西,池心有八角亭,唐之水亭旧址也,一名古瓮亭,因卓氏钱瓮而名也;一名大公亭,州牧戚延裔所改也;一名观雨亭,州牧觉罗续林所改也。

按:仙人洞山在鹤林寺以西,仙人洞就开凿在临江的西岩之上,更重要的是,仙人洞之山与木鱼岗之间的空间和面积,足够建一座西岩寺,或者点易书院,同时还可以修露亭、翠屏阁、建梅竹轩,而且“这段地段的东南面,(正好)为高耸横亘的木鱼岗,即上述诗文所指。”也符合“如翠屏当前”的记载,仙人洞又在临江边上,“翠屏阁前”的山光水色,的确堪称“为一州胜览”。

“翠阁秋阴”此景据上面考证已然不在,但学界仍有对这番考证持怀疑意见的。姑且放两张过年时候在白鹤山某处拍的照片吧,风景还是不错。

拟替“翠阁秋阴”的观雨亭,位于邛崃市翁亭公园。笠翁所谓“雨观瀑布晴观月,朝听鸣琴夜听歌”恰如其分。

三、琴台夜月



广宇恁苍茫,渺渺予怀,一任孤灯撩冷月;

余音犹辗转,青青子佩,盖因中曲动真情。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琴台夜月在白鹤驿,治(所以)南半里,文君井之畔。

笔者注:白鹤驿——宋、元、明时期的驿馆,大门在粮食局一带,包括文君井园林在内)。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古迹:琴台夜月在州治南,里仁街巷内,井侧有琴台。

琴台夜月是文君井公园内的核心景观,琴台柱上之清末民初知名学者——邛崃人宁湘撰写的怀古名联:

井上风疏竹有韵;

台前月古琴无弦。

是对琴台夜月意境最好的解析。

“琴台夜月”关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应该算是邛崃这个城市最出名的标签了。邛崃市文君街有文君公园,感觉这些造型别致的亭台楼阁完全就像邛崃的世外桃源。


四、书台桂影



草树忆前贤,曾几度黄花扫后,白鹤归来,曰孝曰忠经世用;

祠堂临寂夜,想当时丹桂枝头,青灯影畔,秋风秋雨读书声。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书台桂影在白鹤山,州治西七里。

《宋史·常安民传》载:常公,名安民,宋邛州人,北宋.神宗熙宁六(1073)年进士,南宋高宗建炎四年被赠为谏议大夫。后人为纪念常安民,于鹤林寺后修建常公谏议读书台。

明·隆庆六(1572)年,州判王圻《重修白鹤山旧读书台记》载:书台东、南、北三面用石砌筑,为上下两层。书台中央原植(有)丹桂二株。户外葱(茂)交敷,因有书台桂影之称。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以及卷首《临邛八景图》标记:州西白鹤山,有桂二株,为华父(魏了翁,字华父)先生手植,古干婆娑,每经秋发,香闻数里。

《邛崃县文物志》亦载:常公谏议之读书台,在鹤林寺大雄宝殿后面的了翁祠。

关于鹤林寺大雄宝殿后面的现了翁祠,清末民初学者宁湘在《遇园随笔》中考述:了翁祠中的魏了翁塑像,经与清宫所藏之历代名人画像对照,“考证为常安民像,(而)非魏了翁像。”此处读书台是常安民的读书台,并非魏了翁的读书台。而“魏了翁读书台乃在幽居寺”内。并且有魏了翁撰写之《白鹤山营造记》所记:“……近有常公谏议读书之庵”为佐证。


“书台桂影”似乎也找不到了,这里偷个懒,暂以鹤林寺中的了翁祠充数。


五、南河渔唱



停桨暂收声,听隔岸唱和者谁,两个黄鹂鸣翠柳;

移舟重起调,说主人收成不少,满船清梦压星河。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南河渔唱,在州治南五里,举人植敏槐题有“古渔唱庵”。

清·嘉庆《邛州志》卷首《临邛八景图》标记:南河渔唱(在)州南五里南河岸,右有佛庵,康熙时,州牧祖泽至其处,闻渔歌甚乐,遂又以渔唱名庵。

笔者注:渔唱庵在川南第一桥碑以东,约在前火柴厂,后文君酒厂制曲车间位置。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载:渔唱庵,明万历时,邑民胡海舟故宅也,其孙振祥,舍宅为庵,康熙年间,州牧祖泽潜至其地,闻渔歌,乐甚,遂以渔唱名庵,(有)郡孝廉植敏槐题“古渔唱庵”四字。并有前郡守《渔唱庵》词,描述南河渔唱景致:

《渔唱庵》调酹江月

     前郡守

临邛南去,拂云影旖旎,万竿修竹。

竹里招提幽径梦,门枕清沙江曲。

隔岸疏林,远滩荒荻,掩映渔家屋;

轻船个个,中流往来何速!

日落收网归来,烹鱼煮酒,几缕烟凝绿。

才掩禅关僧课晚,敲彻木鱼声续。

按:南河鱼唱,在南桥一带的南岸,即俗称的南河坎,旧时川南第一桥至玉带街口为东安乡渔唱村。

南河集三江之水而水势平缓,河床及岸边的岩石、鹅卵石,形成大大小小的石窟。河中水草、饵料丰富,千百年来,数十种鱼类和水生动物在这里生息繁衍。河中盛产黄辣丁、巨婆鱼、鲤鱼、鲢鱼、鲫鱼、青波、土凤、鳖、乌龟、青鳝、小虾、蚌壳……

河中心由河水冲积形成的沙洲,恰是渔民们极好的天然良港,自然而然使南河成为一处渔业基地,也同时形成颇为驰名的“南河渔唱”景观:

白天,河面上总有数十条宽约二尺、长达丈余、形如柳叶、仅容一人的渔船在河面穿梭般往来,渔人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将篙杆在水中轻轻一点,船儿便像离弦之箭,掠过水面轻快无声。船舷两侧站着五、六至十余只:黑羽如漆、长喙似鹰、眼疾胜鹞、脚蹼像鸭、大小若鸡的鱼鹰。鱼鹰在渔人的指点下纷纷潜入水底,但见它们在水中两翅微张,头颈直伸,一双蹼足疾速划动,使整个身体成一纺锤形,其潜游速度之快,使生长水中的任何行动敏捷的鱼儿,都自叹弗如而显得张皇失措。鱼鹰则各自追逐一个目标,直到它们的铁喙,又狠又准地啄住鱼头后才肯浮出水面,有时会有几只鱼鹰,共同将一条大鱼抬出水面的情形。

傍晚,沿河上下几十里远近的渔船,纷纷朝那座长满芳草的沙洲驶来,将小岛围得密密匝匝,鱼鹰一群又一群地散布在渔民们各自搭盖的窝棚附近,妇女和儿童帮着修补渔网,给鱼鹰喂食,男人们则忙着跟鱼贩子讨价还价。

入夜,处处窝棚升起篝火做晚餐。此时岛上渔火处处,天上繁星点点,全都倒映在明晃晃的水面,并且交织成一片,使你分不清哪是灯光,哪是星光。滩头流水之声不绝于耳,千百只鱼鹰轮番扑打着翅膀,叽咕之声,此起彼落,偶尔还夹杂着渔人的歌声和小孩的欢呼声,一直到很晚。

“南河渔唱”的南河还比较好找,渔唱就不那么容易遇到了。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邛崃在南河上空架起了不少天线,有些影响构图所以没往河中央去拍,这是南河的一角。


六、䢺水寒雁(又曰雁荡平沙)



捧日本无心,便纵身冲破烟霞,孤影盘旋何所向;

停云曾有约,却执意逃离水岸,寒枝零落不堪栖。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䢺水寒雁(在)州西三里。每秋深多雁。

西河发源于大邑,经䢺坝,称为䢺水。

昔时西河的生态环境很好,邛崃又位处大雁迁徙的路线上,故年年吸引南飞的大雁在西河之滨落脚过冬,大雁在西河之滨嬉戏时形成的景观,谓之䢺水寒雁,或雁荡平沙。

刚好有一只孤单的白鸟在西河上空……


七、万石农耕



数不尽雷霆雨露,数不尽雾霭烟霞,连年水足田肥,神灵自有齐民术;

到处是竹韵松声,到处是禾风穗浪,长此时丰岁稔,父老何须谕蜀文。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万石农耕,在州治东七里,有平田一原,邛人生长山中,见平坦数亩,遂称万石,犹之蚁行潦,路旁积水,惊见以为海也。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载:万石坝,严君平故里也。

过去君平和拱辰同为一乡,如今两地仍有严坝、严河湾,严家沟、严墙煸(土旁)地名,以及三、四十户严君平后裔。

按:万石坝在明清临邛城东偏北方向,北邻桑园和原君平乡,东与前进乡接壤。原先的拱辰公社5、6、7、8大队,为连成一片的小平原,有良田约五、六千亩,因有都江堰水利灌溉而“十千岁取仓箱纳,亿秭年丰酒醴供”,因而被形象地称为万石坝。同时万石坝为小形盆地,四周几乎被浅山环抱而别有天地,绿树烟村,环境优美。历史上此地人民即富裕而仁义,是“得酒相招不索钱”,“太平世界乐熙雍”,令人留恋怀想的地方。

清代有两个文人曾经赋诗描述:

万石农耕(一)

熊维芳(邛崃人,清·同治中举孝廉方正)

春郊过雨有云封,万石田家早务农。

宅住崃山人力聚,渠通䢺岸水光冲。

十千岁取仓箱纳、亿秭年丰酒醴供。

为服先畴都足食,太平世界乐熙雍。

万石农耕(二)

张敏(清代内江贡生)

群山环抱万丘田、绿树烟村别一天。

如饷壶浆蓬鬓乱,农疑雨色草应偏。

有年更庆无苛政,得酒相招不索钱。

邛竹各扶衰老醉,龙钟分手石桥边。

位于君平乡万石坝的标志,正书“君平故里”、“人杰”、“地灵”,背书“万石农耕”、“祥风”、“穗浪”。当初写这个题目的时候曾经跟家住君平的同学探讨过,他觉得这样写还不够好,“地灵,还要人杰。”在几副同题对联中他觉得最好的是这副:

碧野随村,青山绕坝,有诗书礼义传家,世代农耕积万石;

鸡鸣朝日,犬吠夕烟,邀梅柳菊松伴我,往来野老共余杯。


八、崃岭朝云



新收夜雨,未许朝阳,水鹤沙鸥,都归缥缈;

近绕层峦,远涵野渡,风鬟雾鬓,渐隐家山。

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崃岭朝云,在州治南八里,即邛崃山,春夏常有云气。

清·嘉庆《邛州志》五卷〈方舆志〉仅记:崃岭朝云,州南八里。卷首的《临邛八景图》标示的崃岭朝云景观位置,在临邛城西偏北,注明亦只有:崃岭朝云,州南八里。

按:州南八里即土地坡一带。根据以上记述,可作两种理解:

(一)州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即是“崃岭”,乃“朝云”生成之处,早晨,土地坡上的云,就是崃岭朝云;

(二)州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是观赏崃岭朝云景观最佳的地方。

笔者认为,邛崃山是一道大的山脉,尽管离州治以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浅山岗,清人即可称为邛崃山没错,但是土地坡上空的朝云,并无特色可言。故倾向于第二种理解即:在州治以一南八里的土地坡一带山岗之某处,是观赏崃岭朝云景观最佳的地方。

笔者认为的崃岭朝云:邛崃山脉上白雪皑皑的夹金山,大约于每年的3至8月份,当地球环绕太阳自转,到太阳光能够直射到北回归线区域内时,在晴朗的晨曦映射下出现的云蒸霞蔚、魅惑迷人的美丽景象。此独具特色的景观,即便在邛崃以外的地方可以观赏到,但是邛崃山脉、邛崃、崃岭、临邛,这些专属的地域及名称不可更改和移动,只有建城之初即称临邛的邛崃,才有资格拥为自有!另外,此独具特色的景观,虽然可能在邛崃以外的地方观赏得到,但是所观赏到的,仍然是出现在崃岭之上的朝云。正如杜甫绝句之“窗含西岭千秋雪”,描写的仍然是大邑县西岭之雪。此处崃岭朝云之景观,过去少有高大建筑物和电网线时,在城外随处可以观赏到,如今较为理想和方便的观赏地方,是南桥至黄坝大桥一段的南河岸边。土地坡、文笔山等山头,应是更佳的观赏之处。

从这里上坡到高处,似乎就是“崃岭朝云”的观景之处了。前人题岳麓山高处两联“一亭雄楚望;百里见潇湘。”“望衡九面;瞰郭万家。”想来当年登高望远,“崃岭朝云”许也有这般气象。



关于新临邛八景的说法

以上临邛八景中的翠阁秋阴,虽经历代修葺维护,但是只存在到明.万历年间,以后便“其阁久废,故址犹存”了。清·嘉庆《邛州志》也曾明确记载:“翠阁秋阴,今无有也,八景缺一,特将州左观雨亭以补之,此写景之意也。”

另外:常安民的读书台,在清末时,便被本该在幽居寺中的魏了翁读书台占用,从而原临邛八景中的书台桂影便被迷失,故清末时,临邛八景实际上只存在六个实景。

到清·道光辛卯(1821)年川南第一桥建成,以及清·光绪时的1908年回澜塔建成以后,自然而然地产生出“弓桥箭塔”和“回澜倒影”的景观,因而民间有了新临邛八景的提法。



新补的二景:


弓桥箭塔


原川南第一大桥和回澜塔分别建成以后,那道“为洞十五,长一里,高五丈,宽三丈”的廊桥,高拱在玉带一般的南河之上如张开的满弓,在天气晴朗时,回澜塔倒映在南河碧波之中,形成如弯弓搭箭,引而不发的奇特景观。据说过去曾有弓桥箭塔景观的老照片,如今用现代电脑合成技术,应当可以重现此奇特景观。

被洪水吞噬的川南第一桥,如今只剩下一块巨大的石碑,当初盛况如何,只留给后人无尽想象。


回澜倒影


1908年方建成的,全国第二高的雄伟砖塔——回澜古塔(75.48米)银灰色的塔身,直插蓝天白云,并倒映在南河碧波之中形成的壮丽景观。曾有外地游客所拍之回澜倒影图片在网上流传,拍摄效果非常之好。其最佳观赏和拍摄点在平原路一号——地名弓鱼箭的河边,最佳时期是在春光明媚的三至六月。

回澜塔和塔上往下看的景象,图片来自网络。

以上弓桥箭塔和回澜倒影二景,加上先后迷失的翠阁秋阴和书台桂影余下的景观,在不同时期,仍然是临邛八景,即所谓临邛新八景,但当时的新八景是实景。


关于临邛十景的提出

由于川南第一大桥在光绪戊子(1888)年被特大洪水冲毁,弓桥箭塔景观随之消失,并永久不可恢复。

考虑到消失已久的翠阁秋阴之实景,和由于在清代后期搞错了位置的魏了翁之读书台(应在幽居寺内)而迷失的——常安明读书台之书台桂影,有条件和有必要恢复、正名,故笔者提出新的观点:补充“文笔擎天”和“回澜倒影”新景,共成临邛十景。


文笔擎天


民国《邛崃县志》载:文笔塔建于清.道光乙巳(1845)年,位于川南第一桥左侧的文笔山顶,全用青砖砌筑,通高25米。

清·嘉庆《邛州志》城池条:知州王彩珍于乾隆二十九(1763)年(在小南门)竖楼一座,高三层,题曰:聚奎(楼)。匾曰:文笔擎天。

清代著名诗人潘元音有诗描述:

文峰倒影满江霞,翠竹青青隔浦沙。

欵乃一声人不见,渔舟归去夕阳斜。

清代著名文人吴江,曾题写名联于原川南第一大桥廊柱之上,如今被入选全国百首名联之中:

好去迎仙,地绕青旗五面;

快来题柱,天留文笔一枝。

现代亦有打工在外的火井青年农民陈志林写诗赞颂,今录部分:

……

回澜古塔插蓝天,摇动清波倒影悬。

虹桥拱架通岭北,丝路蜿蜒出夹关。

文笔倚天城增秀,流水高峰天台山。

……

玉带一般的南河南岸,文笔山郁郁葱葱,山顶上之文笔塔如擎天之柱,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既秀美,亦壮丽。“文笔擎天”景观依据以上资料提出,供讨论、评判。

文笔山上的文笔塔,感谢两位知名不具的前辈供图。


综述

以上临邛十景的提出,没有拘泥和囿于古人的提法而厚古薄今,有以下依据和理由:

从经过梳理后的清·康熙和清·嘉庆《邛州志》记载的临邛八景可以看出:八个景观出现的年代,从西汉至清·康熙时期,时空跨度长达1800年左右。

其中:易洞秋风以及翠阁秋阴景观的提出,大约在汉代或汉代以后,但至迟在唐代是比较肯定的;琴台夜月的出现,不会早于唐代;书台桂影是在南宋时期出现,明.隆庆六(1572)年,州判王圻重修书台;䢺水寒雁的出现,应在东河改道形成西河后的清早期;南河渔唱则在清康熙时始被州牧祖泽发现;万石农耕的出现,根据清·康熙《邛州志》卷一古迹载:“州治东七里,有平田一原,邛人生长山中,见平坦数亩,遂称万石。”可知“万石坝”为“邛人”提出,年代可能较早但不详;而崃岭朝云景观的提出年代亦不详,但不晚于清·康熙时期。

也许,清.康熙朝修撰《邛州志》时,远不只以上八处胜景。又也许,只有确切出现年代的那六个。但是古人认为“八”是吉数,称道“临邛八景”也顺口一些。所以在修志时,超过八个就只优选八个,不足八个,便找一处凑数。这从“翠阁秋阴,今无有也,八景缺一,特将州左观雨亭以补之,此写景之意也”的记载看得出来。

至于川南第一大桥和回澜塔建成以后,当民间发现的弓桥箭塔和回澜倒影景观,还来不及修入民国地方志时,川南第一大桥便于1888年被特大洪水冲毁,而弓桥箭塔景观不再重现。如若只加上回澜倒影,不是七景,便是九景,皆不符合八景的提法,因而回澜倒影之景观,一直被边缘化到现在。

如今时代不同了,景观的发掘和数量的提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再说“十”数也是十全十美和圆满的寓意,况且虽然回澜倒影和文笔擎天景观出现的时间,既未赶上修撰清·嘉庆《邛州志》的年代,又与修《民国县志》差之毫厘,如今此二塔已经超过百年历史,其生成的:回澜倒影、文笔擎天两处胜景,理应由现代邛崃人收入新的地方志中,并满足旅游开发的需要。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临邛八景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