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诗钟名称由来

诗钟名称由来

2018-05-31 23:30:46杨晶互联网 0条评论

 编者按:诗钟是中国文人雅好,深受读书人喜爱。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联友诗钟”栏目。一来丰富对联姊妹艺术的品类,二来为广大读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首期先介绍一下诗钟的基础知识。


    中国文人喜好“舞文弄墨”,文字游戏不胜枚举,诗钟则是其中之一。起初它以竞赛方式存在,要求在规定的时间、以规定的内容、按规定的格式完成创作。而其名字也五花八门,因其形式和出处不同,各名目的具体要求和创作方法略有差别,但其宗旨却是一致的,均体现了诗钟独特的艺术魅力。该艺术表现形式现在被大家广泛认可为诗钟。


    据王鹤龄先生考证,诗钟之名最早见于同治十一年(1872)李嘉乐著《诗社即事柬袁子久中翰(保龄)》,其在诗序中道:“又有分咏、合咏、骈体诸目,则拈题而不限字。合咏间亦限之。构思时以寸香系缕上,缀以钱,下承盂。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句亦不录。名曰‘诗钟’,都中盛行之。”此大约为诗钟一词的最早出处。张西厢在《闲话诗钟》亦有类似记述:……香焚缕断,钱落盘鸣,以为构思之限,故名“诗钟”,即刻烛击钵之遗意也。意指铜盘响如钟鸣,则限时创作结束。该种做法,兴起于清朝中叶,到清末民国初盛极一时,在当时的士人阶层中影响相当大,其中佳作颇多。


    诗钟在福建至今仍称为折技,但其也曾一度被称为改诗。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人参加诗钟集会,也常说“去改诗”。按此种说法,诗钟普遍认为是由清嘉庆年间福建人所创的折枝而来。折枝本是一种画花卉的方法,用于诗则指仅取诗中一联,因此也便有诗畀、诗畸、改诗之称,其意相同。因折枝只折诗中两句,亦可称之为偶句,且因有嵌字偶句及分曹偶句之说,也正好暗合诗钟的两大体系———嵌字和分咏:嵌字指将指定字按规定嵌到偶句中;分曹即分组,指偶句分开各咏一事物,类似于诗钟的分咏格。分咏格即取绝不相干的两事物,用两个七言句分别进行描述,只隐括暗示,不能明点题字,合而浑成一联。该出题方法仿自八股文的截搭题。此为分咏格来源说之一,因此“截搭题”也是诗钟分咏的别称。


    诗钟亦有“作碎”之称,该说法盖源于闽、粤早期塾师教授蒙童作对联所用“作碎”方法。民国易顺鼎《诗钟说梦》记:“碎者,自作一对五字、七字之句。其题则先命两字,使分嵌于两句中,亦限第几字,但五、七碎所限之字,皆相对者。”没有连贯意义的字嵌入联中称“碎流格”,嵌有连贯意义的字称“碎锦格”。由此可见,这个“碎”字原来是由“作碎”而来。


    根据诗钟限时创作的特点,诗钟亦有“击钵吟”之名。据《南史·王僧儒传》载: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为诗,四韵者则刻一寸,以此为率。(萧)文琰曰:“顿烧一寸烛,而成四韵诗,何难之有?”乃与(丘)令楷、江洪等共打铜钵立韵,响灭则诗成,皆可观览。这就是成语“刻烛联吟”“击钵催诗”由来,即一种限时吟作的创作活动方式。可见诗钟与击钵吟本是同源。击钵以诗居多,敲钟侧重于联句,虽形式有异,但限时之意相同,可以说钟钵之说相生相长。击钵之中,宁无为诗钟者乎?


    诗钟之名,另有织锦、百衲琴之称,不一而足,因应用的人极少便不再赘述。做为一种文人雅士的文字活动,诗钟雅集后奖胜者以香茗、罚败者以苦茗,可谓赏罚亦雅。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诗钟由来名称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