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楹联的意韵与智慧

楹联的意韵与智慧

2018-05-13 22:51:58蒋金明海峡通讯 0条评论

春节,乃华夏“百节之首”。贴春联迎新春之习俗,延绵了几千年,并逐渐发展为深厚而独特的楹联文化。“楹联始于桃符”,起于五代,发展于宋,兴盛于明清。其内涵相当丰富,不仅关乎“家事”,也关乎“国事”乃至“天下事”,渗透着中国人的文化志趣和世情民风。


楹柱的视觉解读


《说文解字》曰:楹者,柱也,即堂屋前部的柱子。谈楹联,首先要谈楹柱。中国传统建筑结构为“梁柱式”的“构架制”,木柱和枋梁组成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主体骨架。立柱四根,上施梁枋,牵制成为一“间”,一座建筑物由若干大小不同的“间”组成,柱子则好比建筑物之“四足”,四足平稳则大厦安定。


自宋代始,楹柱之上附加楹联(俗称“对联”),由上下两联组合而成,采取悬挂、镌刻或粘贴的方式附着于传统建筑之中,既有装饰美化的效果,又有养心育德之功,成为传统建筑之必需品和一种文化加持。


不同的楹柱形制与气质,也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感受:方型柱给人以正直、威严和上升感;圆型柱给人以丰满、温和和圆润之感;双柱对称带来平衡、安全、庄重之感;多柱成群则传达着“前后有序、内外有别”的规矩森严之意味。


与楹柱相关联,楹联的材质也各有不同。石头楹联多见于庙宇、楼坊、殿坛等高大建筑,有肃穆之感;金属楹联偶见于精美华堂,但用之不当,易显俚俗之气;木竹楹联最为寻常,亭、台、阁、榭、廊、院、斋、馆多用此材,有亲近自然之感,若在木材之上再施以髹漆、大漆等工艺,则较之素面楹联更显华丽。纸布楹联相比其他楹联最为廉价简便,多见于平常百姓人家,有朴素之美。


在楹联的色彩心理上,红、橙、黄等暖色系楹联带来温暖、热情、喜庆之感;青、白、翠等冷色系楹联给人以冷静、平静、清净之感;楹联与楹柱色差小的顺色楹联传达着平和与和谐;楹联与楹柱色差大的撞色楹联则有醒目、张扬之感。


楹联的美学分析


楹联,是以汉字书法为主要载体,以实用与审美为主要目的的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遗产。不少经典楹联与著名传统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有的甚至成为“点睛”之笔。


楹联之美,美在诗词。


楹联继承了我国古典美学的写意精神,巧妙地将诗词艺术与建筑艺术相融合,烘托着传统建筑的古韵文心,虽短短两联、寥寥数语,却可寄托万丈情怀。


清代梁章钜先生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联话专著《楹联丛话》中明确提出,楹联创作中最为重要的标准是“工切”二字。所谓“工”,就是楹联的形式,对仗要工整,字数相等,句读一致,有齐整之美,平仄相应,音调和谐、有韵律之美;所谓“切”,就是楹联的内容,要与题咏对象相切合,词性相当,位置相同,有对称之美,且内容相关,上下衔接,有意境之美。


古往今来,妙联佳句,洋洋大观。或铭或箴,亦庄亦谐,语含情趣,意蕴哲理。楹联学鼻祖梁章钜当年在福州“三坊七巷”的小黄楼故居与文人常有诗词唱酬,并将每次诗会唱和编辑成册,专门撰联以记。其中,题诗钞楼联:“藏名诗酒间,竹屋纸窗清不俗;养拙江湖外,风台月榭悄无言”。至今读来,依旧令人口齿生香、意味悠长。


楹联之美,亦美在书法。


楹联,是将对仗的诗文通过书法媒介表现于楹柱之上的综合艺术。清代刘熙载《艺概》云:“书者,如也。如其学,如其志,总之如其人也。”用于楹联的书法之体,篆、隶、草、楷、行五体皆有,各尽其美。


篆书楹联。粗略可分为甲骨文、大篆、小篆三种字体。甲骨文美在极简,大篆美在苍茫,小篆美在飘逸。由于发现较晚,识读较难,甲骨文楹联相对稀少,古建筑中能见到上品者可谓寥若星辰,近现代仅有董作宾、罗振玉、王懿荣等堪称大家;大篆遗产相对丰富,清代篆书大家辈出,以吴昌硕、王福厂为翘楚,在前清、民国的名胜古迹中,大篆楹联尚能偶尔见到;小篆线条匀称、结构中和,体态富于装饰性,留存于古建筑中的小篆楹联,以邓石如、赵之谦及其流派居多。


隶书楹联。篆书经过数百年发展蜕变,结构由长变扁,线条由圆变方,衍化为隶书。隶书最具标志性的笔法是“蚕头燕尾”,其在造形上,上下横画俯仰取势,左右竖画向背呼应,具有雄阔严整朴茂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和神韵,非常契合庙堂之氛围。古建筑中的隶书楹联比重较大,名家辈出,清代郑簠、伊秉绶、金农等妙笔尚存不少。


楷书楹联。楷之者,楷模、楷则也。楷书字体方正、笔画平直、增之不可,减之不得。既有法度森严之沉静,又有雍容自如、闲庭信步之韵。楷书之美,美在中和,如谦谦君子、温良恭俭,中规中矩、恬静平和,完整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精髓。楷书大家代不乏人,钟、王、颜、欧、褚体各领风骚。中国传统建筑中楷书楹联数量居中,钱南园、成亲王、翁方纲等皆有出蓝之誉。


草书楹联。草书和楷书一样,也是从隶书衍生而来,分为章草、狂草和今草三个阶段。草书之美,意境简约抽象似诗画,韵律疾涩轻重似音乐,丰姿聚散抑扬似舞蹈。清代刘熙载《艺概·书概》有言:“草书之笔划,要无一可以移入他书,而他书之笔意,草书却要无所不悟”。优秀的草书作品能启发观赏者丰富的联想。草书楹联,可谓名家熣灿,传统建筑中可见名家就有明清之王铎、傅山,民国之于右任、王蘧常等。


行书楹联。行书古称“行押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吸收草书之意,为了弥补楷书书写速度太慢而草书又难于辨识发展而成。始创于东汉,成熟于两晋,兴盛于唐宋。其书写流畅,意态潇洒,笔法丰富,结构活泼,千百年来一直雅俗共享,长盛不衰。代表人物从东晋王羲之父子到唐代颜真卿、宋代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等。行书楹联也如众星之列河汉,枚不胜举,在传统建筑中流布最广,明清之董其昌、何绍基、郭尚先、林则徐,民国之李叔同、白蕉、黄宾虹、谢无量等时可瞻见。


楹联的哲学内涵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楹联,遍布于佛教的寺庙、道家的道场和儒家的园林,不仅具有美学价值,而且还有深刻的文化与哲学内涵。


佛家楹联。中国佛教起源于汉明帝时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教,经过千百年的传播与发展,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在中国佛教圣地的传统建筑中,随处可见楹联及其佛家思想,其核心为“戒”、“定”、“慧”。即通过告诫、劝诫、戒律来规范人的行为和修为,安定内心、涵养心性。佛家楹联表现为:一是慈悲性。爱众生并给予其乐,谓之“慈”;怜众生并拔度其苦,谓之“悲”。著名楹联有:河南桐柏山观音禅林“大慈不悲,寻声救若;千手千眼,随处化身”。二是平等性。心即佛,人人平等。如闽刹之冠的鼓山涌泉寺山门联:“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此联藏头“净”、“空”,隐喻禅理,细品之“平等心”、“平常心”跃然纸上。三是因果性。佛教讲三世因果,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警示众生“不是不报,时辰未到”。梁章钜父亲梁赞图素有诗词楹联之好,曾对儿子赠联以教:“非关因果方为善;不计功名始读书”。梁章钜能成为楹联大师,其家学渊源可见一斑。


道家楹联。道教是中国本土的传统宗教,形成于秦汉,道家以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主张道法自然和清静无为。在道教道场的传统建筑中,著名的楹联有:四川青城山上清宫的“钟敲月上,馨息云归,非仙岛莫非仙岛;鸟送春来,风吹花去,是人间不是人间”。吟之,无需思量即被悄然带入亦真亦幻、空山无人的“清寂”境界。


儒家楹联。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至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从此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华文化中的正统地位,对华夏文明的传承起着关键作用。儒家讲究“仁义道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到楼阁殿堂,小至茶寮书斋,体现儒家思想最为广泛。儒家楹联不仅美化环境,更对子孙后代有很好的德育教化作用。著名的孔府大门的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此联相传为明朝宰相李东阳所撰,清代大学士纪晓岚所书,真可谓名家名作挂名门。不仅如此,坊间还流传趣谈,说该楹联中“富”字省略上面一点,暗喻着“富贵无顶”;“章”字一竖贯穿,隐示着“文章通天”。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瑰宝,千百年来,为中国人所喜闻乐见。早在2005年,楹联习俗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人杰地灵、文星璀璨,楹联文脉深厚,古有曾生活于福州的“楹联之父”梁章钜,今有耄耋吟丈至年幼诗童的楹联粉丝。尤其还有众多老旧楹联匾额散布于八闽古村古建之中,可惜多流于古董小贩之手,亟需像抢救和保护古建筑一样引起政府足够重视,以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楹联文化。


(作者为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意韵楹联智慧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