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联律通则》 — 当代楹联普及交流媒介语

《联律通则》 — 当代楹联普及交流媒介语

2017-03-28 22:55:04熊振文湖北省楹联学会 0条评论

用什么语汇作当代楹联普及、交流媒介语?我经常想这个问题。当然,唯一通用的、已约定俗成的,为我们大家所拥戴、遵循的就是《联律通则》。用《通则》的话语发声,就是我们联界的“普通话”;用他所确定的通用规则来衡价当代楹联作品,就是我们的尺度、标准;用他确定的概念术语来交流、普及楹联文化就是正声。一句话,《通则》所确立的概念体系、规则体系,是我们认知《通则》、践行《通则》,与人交流、普及楹联内容的标准媒介语言。其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精神和清醒自觉的时代情怀,使得传统楹联能在当代得以丰茂发展。然,这个看似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在我们组织楹联进课堂的过程中,其交流用语的混杂,确又是时常碰到的问题,并苦于那些《联律通则》未采录的话语,充盈在参照教材、报刊文章、交流研讨中……让你听来看来,不知是引入课堂的好?还是供作参考的好而无所适从。对照《通则》,觉杂音纷乱,费思费解。诘问其由,也许是为“炫”其见解,也许是“无心出岫”。不论其怎么说,当提请大家能澄清、理顺一下。在此也谈谈个人看法,现把那些杂音现象暂分列为二个方面来提出讨论:

一、把《通则》弃用的话语,当作当代楹联普及、交流媒介语。

我国现行的《联律通则》,是举全国之力,是多少专家、学者经寒历暑、反复论证后,用当代语言来统摄楹联规范而形成的规则用语,并体现着求正容变的时代精神;深邃精当的逻辑思维,统领着一千余年来楹联传承沉淀的精髓,又仅用一千多字就表述得如此精当雅致。然这样全程的《通则》,始未料及的还有“翻床铺草”, “晒旧帐单”的事。

譬如,拿“比”来替代“联”,说什么“出比就是创作时首先写的那比。……可以先创作上比,也可以先创作下比。”用“比”来替代《通则》中表述的“联”,虽有人能理解,但青少年等接班人就会被比来比去,比不清白了,不得不翻译成“联”来再解释。我们再看:《联律通则》第一章基本规则:第一条项下:“一副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第五条项下,“上下联对应节奏点的用字平仄相反”。“……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上联收入于仄声、下联收入于平声”。然而,“则”外传播者则说“左右联,必须字数相等”声的拗对:左右联中的字与词,其声应平仄拗对”。“腰言(亦称腰眼)。是指一般长联,由二个……以上句子组成的对联”“基足(脚)。上下联最后一个字的声称基足。但基足的声必须平仄相对。”与上述摘句相对比,使人最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要启用这些“往日的话”来替代《联律通则》所规范的通行语汇,难道用“左右联”替代“上下联”;用“上下联平仄拗对”,替代“上下联平仄相反”:用“腰言”替代“句脚”;用“基足”替代“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来表意,就能比《通则》更准确、更时代吗?

二、移植“绝律诗”术语,替补《通则》已弃用己规范的用语

我们大家都知道,楹联文体产生的源头,是集诗、词、曲、赋等各种格律文学之精华特色,甚至改造其遗弃的“糟粕”,经多番扬弃、磨励优化而形成的“以对仗为基因的独立文体”,故人称一枝奇葩。又经制定《联律通则》的淘洗沉淀,故能以更规范、更活跃的态势风行于世。才形成了今天庞大的队伍阵列、丰瞻的作品系列,繁茂的出版刊物、一浪高过一浪的赛事赛会……若论集楹联之大成者,当属当代,即使是前清、民国也稍逊风骚,难以比拟。此时此刻,却有好心人提出了要移植绝律诗的“要避孤平”,“要用拗救”来满足“规范”(原文省略)等。我看这个连诗词界还在热论之中的课题,联界何摭拾之有?提议人,还例举《联律通则导读》为依据,作所论之证。

不妨我们查看《导读》原文:在音法条的叠韵对之后列出:“拗救对:如律诗拗句的自救和互救,在五、七言对联中同样适用。全平全仄对……”《导读》所讲的是音法中的一种对类——“拗救对”。属于宽容并包的范围,而且仅限于“在五七言对联中”宽限,接下来说的“全平全仄对……”,我们由此可理解《导读》所说的:拗救虽失去了句式、句型、声韵的对称美,但仍然不失为音法中的一种对类,故作书面列入。但我们不能理解为,此一对类对式,便在“四法十二项对类”中普遍适用。那“全平全仄对”将何以解释。

对此,我们还可以绝对一点的说:“《联律通则》是联界“通用之规则”,而《导读》是为初学者“导而读之”的导引,不是《通则》施行的“则释”,也不能等同于“法释”。因此:《导读》只能称《导读》,而不能称《通则》。何况《导读》已经清楚地界定了“拗救对”的宽限范围。

前述所分列出的两个问题,仅是指那些还处在纠缠态的尚未厘清的问题。我们现在再把这些处于纠缠态的问题作了个条分缕析,或许可化解成两个积极面:

一方面归集为理论探讨方面的学术话语体系。那就是说,凡提出的理论探讨、沿革追寻等问题,大家都可放开视野、纵情提出,宽泛讨论,拓新研讨方向,促成新的创新驱动力,推动楹联理论的发展进步……,但不得将研讨用语,学术用语用于楹联的普及传导进入课堂或作交流媒介语。

另一方面归集在教学、交流、普及传导方面的《通则》话语体系。在这一方面,我们当认识到《通则》所确定的概念、术语,代表着当代楹联文化,也是其传导、交流、普及的前沿用语。只有《通则》所载有的语言,方能进入教室,进入课堂,为与学生、教师、普通民众交流的媒介语,唯此不能有其他义项。假若我们把理论研讨语带入课堂,势必引发学生的思维纠缠态。我还认为,《通则》所集中的语汇,我们当珍视为教育资源。这份资源,不仅是个人的、也是联界的、社会的;不仅是中国的,也可成为世界的,我们要有这份自信。故绝不能混用《通则》制定前那些旧有的、自创的一些语言。对其应慎重待之。

当我们把处于纠缠态的问题厘清为探讨性问题和实践性问题之后,这不仅是规范楹联媒介用语,更是对其内涵的深厚把握。层面上也可确定对不同对象施不同对策措施,减少人为的精力和时间的无为浪费,也有助于彰显楹联理论研究和教学、普及的工作研究两翼。使之“两翼”齐飞分别开拓广度、研究深度、活跃程度。我们当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厚积,那一些两种话语体系中的兼性话语、将渐行渐近复归一辙。这就更要求我们当更加辛勤,更接地气的培育此方常青之树。

能否这样理解认识,有待大家批评指正。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楹联通则媒介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