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对联知识古今联话对联的故事

对联的故事

2017-01-06 22:00:41刘立学国学文化圈 0条评论

一幅对联,由字和文组成。“字”即书法,大凡题写寿联、挽联、书斋联、名胜古迹联,皆为文人中的“名人”所亲力亲为,亦即当今称之为“书法家”的人。“字如其人”,隽秀之作与浑厚之书各行其道。此为“字”也。

然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类别,是一种类于诗而胜于诗的“精粹之作”。它不仅表现在“形美”,而且更注重“意美”。其意境妙若诗,其寓意长于诗。就我看来,二者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联能以更为精练的语言,更精准地表达作者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也可以说,对联内容是社会的反映和生活的浓缩。

(一)

“筛子筛白米,箥箕菠黄糠”。这是公元1962年的一幅春联,春联的主人公叫王本善。他是我的老家圣场街的房客。圣场老家的房屋宽敞,奶奶去世后,偌大一排房子显得空空荡荡,因此就将沿街的门面及前院的厢房租了出去。

房客是老俩口,男的姓王,叫王本善,是个篾匠。女的姓张,是个裁缝。我分别称他们为“王伯伯”、“张伯妈”。王伯伯喜欢穿一袭长衫,做事时则将下摆叠成三角形,用一根腰带扎上。他似乎文化多一点,能动手写毛笔字。尽管磨起墨来很不客易,还是十分乐意为街坊邻居写春联。他的字很清瘦,正好印证了“字如其人”之说。

记得在1962年春节,他自编自写了一幅对联,工工整整贴在大门上,上联是:筛子筛白米,下联是:箥箕菠黄糠。这幅对联的内容既不是喜庆,也不是祝福,大家都说“很一般”,我却认为很好。以后想起来还非常有意思:这幅对联取材于农村生产生活,十分自然;字数不多,对仗工整;一字多音,名(词)动(词)搭配。而内容也十分有趣,王伯伯活脱脱就是一个老顽童嘛!

现在来分析,当时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不久,吃饭、吃饱、吃白米饭就成为百姓追求的幸福指标。这幅对联真实反映了百姓的心声!

(二)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踏遍青山人未老,刺破青天锷未残”,这两幅对联一眼就能看出是源于毛主席诗词。这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的一个老乡写于两个春节的春联。

我的家乡在随南的一个山冲里,尽管地处偏僻,也同样卷于“文革”的浪潮中。一位民办教师受到冲击,惊恐之下做出了“走为上”的选择,一人偷偷地跑到千里之外的东北“避风”。第一幅对联是他走之前写的楹联,尽管是引用毛主席诗词中的两句话,但字里行间却深切表达了他对“文化大革命”的不解,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当时流行读红书、唱红歌、跳忠字舞,写春联也就顺理成章地引用毛主席的诗词了。因为过去的老对联不能用,自己编又怕惹事,毛主席诗词句子精炼、对仗工整,又是伟人写的,当然成为人们的首选。

哪知“人算不如天算”,“没有不透风的墙”,他的行踪仍然被人知晓,造反派将他从东北押回家乡批斗,架飞机等手段都用上了,历经折磨。还真应了“否极泰来”那句话,后来的拨乱反正,不仅恢复他的名誉,还让他当上了大队党支部书记。那年春节的大门上,他用苍劲的笔锋写出的对联居然也是毛主席诗词中的内容:“踏遍青山人未老,刺破青天锷未残”。很明显,他在抒发胸臆,豪气满怀地宣布:我回来了!那个时期是个翻云覆雨的时期,他的两幅对联真实地折射出人们对社会安宁的期盼。

(三)

“两双儿女多奋进,一对夫妻少奔波”、“日观闹市万人乐,夜赏影视千首歌”,这是我所在小区的一位老年人写给自己的楹联。

与众不同的是,他竟然未用红纸,直接用笔将两幅对联一同写于家门口的左边墙壁上。每年春节,门框上春联照贴不误,写在墙壁上的对联也不去掉,共存共荣多年。这一奇观引起了许多人的诧异。

从联中的文字中,我琢磨着,他是在夸奖两个已经成家的儿女的能干、孝顺,也在抒发着他颐养天年的快乐心情。的确是的,这个小区是改革开放后建设的,主要对象是早期打工族中事业有成者。他们的父母从乡下进城,享受着幸福的晚年,日子是美满的,心情是愉悦的。这两幅对联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在思考:对联作为我国独特的一种文学形式,历千年而不衰,其原因就在于,它扎根于人民群众的深厚土壤之中,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故事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