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浅说

2017-03-09 22:42:54张申韩城作协澽水文学 0条评论

最近薛宝丰先生写了一篇关于对联的文章,对于声律作了详尽的论述。本文意在拾漏补缺,重点对对联词义方面提一些看法。

首先叙述以下对联的基本属性。

1、文学性。对联属于文学门类,因此作对联尽量要有文学性,尽量避免标语口号式的作品,比如“勤俭建国,艰苦奋斗”之类的口号式的东西。反观写在为纪念三国时期刘备孙夫人祠庙前的一副对联“思亲泪落吴江冷,望帝魂归蜀道难”,就将孙夫人进退两难的艰难处境,写得淋漓尽致,既有强烈的感染力,不禁使人潸然泪下。

关于对联的文学性,当代思想家、著名诗词家、书法家、国学大师范曾概括出三条要求:1、它有骈文的面貌,对联一定要对仗。比如“草原”对“砚台”,“苍天做帐”对“滴水成文”,后者也说以草原砚台作对,但比前者有意味、有深度、有哲学思维。2、有诗词的韵味。比如一个集句对联要求,上联含“女”字,下联含“花”,均在第二个字的位置上出现。有人以“青女素娥俱耐冷”对“名花倾国两相欢”很工稳,有骈文的面貌,诗词的韵味。但这幅对联到底要说什么,表达什么,没有立场,没有褒贬,让人不明就里,总之是缺少散文的风骨,这就是对联的第三个要求,要有散文的风骨。还是上面的这个对联,如果改作:“商女不知亡国恨”对“落花犹似坠楼人”,有立场、有褒贬,自然品格就出来了。

2、实用性。对联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无论是逢年过节,生老病死,婚嫁喜庆,盖房开业,时时都会开到对联的影子。3、趣味性。趣味性的对联,不仅给人以愉悦,更显示作联者的才华。相传清代的乾隆皇帝宴请群臣,指着一位一百四十一岁的老者出了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指六十岁,"花甲重逢"指两个六十岁,再加上"三七"二十一岁,恰好是一百四十一岁。有个叫纪晓岚的学者灵机一动,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指七十岁,"古稀双庆"指两个七十岁,再加上"一度春秋".也就是一年,正好是一百四十一岁。唐伯虎同祝枝山来到山村,看到水车,祝枝山出了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唐伯虎当即对了下联:"风扇扇风,风出扇,扇动风生。"于是便有了趣联巧对。

对联的基本特点是:上下联字数相等,意义相关,字面相当,平仄相反,结构相同。

对联的上下联之间在内容上要围绕一个中心,同时上下联之间必须有相对的独立性,意思不能重复。如果重复称为“合掌”。上下联之间的意义相连,彼此补充;或者相反,彼此对比;或者共存,彼此映衬。

字面相当,指上下联里对应的字词,要求词类相当,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助词对助词。虚实相对。

结构相同,指上下联的语法结构相同。即主谓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组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宾词组对动宾词组,动补词组对动补词组。同时,词性也要求力避重复,富于变化。在联用两组以上的对偶时,要求句式各异,富于变化。

平仄相反,指上下联之间的平仄相反,平对仄,仄低平。对联有工对、宽对之分。工对一定要讲平仄,遵守声律要求。对联的平仄规则主要包括:1、对联不论长短,上联总以仄声做结,下联以平声做收,极少例外。2、五、七联大都遵守律诗的平仄规律,一般1、3、5、不论平仄,2、4、6、必须平仄分明。3、在上下联包含两个以上分句时,各分句的最后一个字尽可能平仄相间;上下联所包含的几个语意层次的语末一字 ,也尽可能平仄相对。

对联从内容上分为正对、反对、串队(流水队)、和自对四类。

正对:上下联在意思上是相近或相似的。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板桥)。

反对:上下联在意思上相反,如:“满招损,谦受益。”

串对:上下联实际上是一句话,在意思上前后相承一致,不能颠倒,但字面上正好又双双相对。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心曾许国终平虏,命未合时终退耕”(苏舜钦)

自对:对联的上下联句中本身就有对偶的成分。但如果上联中自对,则下联也必须自对,而上下联不必求工。如:“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岑参)

要写出精品对联除必须遵守以上原则,同时要坚持“三审四避”。三审:审音,字音是否平仄相对;审词,词性和词类是否同性相对,是否门类相对;审句,句型是否结构一致。四避:避“合掌”,避“正对”,避“同字对”,避“四言一法”。

精品对联首先看重实字对,实字指意义较实的名词。旧时将名词以天文、地理、花、鸟、鱼、虫等分为三十个门类,以同门类的事物相对为最工,但易犯合掌的毛病。例如众所周知的“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联中的“英雄”与“豪杰”相对似乎最工,但两者皆为“勇猛过人者”,犯了合掌的毛病。

鉴于此,今天提倡相邻门类或并列门类的事物相对。

类概念与种概念的事物相对则视为不工。类概念指包含小概念的大概念,种概念指包含小概念的大概念。例如“华夏风光好,三秦气象新”,其中“华夏”包括“三秦”,华夏是大概念,“三秦”是小概念。如果以圆环作比喻,“华夏”这个大圆环套着“三秦”这个小圆环,故对仗不工。

精品对联还要避免“正对”。虚字(指意义较实的名词以外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方位词等)的对仗以“反对为优,正对为劣”。就是说,虚字的对仗应求其异避其同,求其远避其近。例如:“萧萧鸣木叶,瑟瑟响银筝”,“响”与“鸣”属同义词,犯了“正对”的毛病。

在律诗的写作中,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但要避免四句用同一句法,即避“四言一法”,力求句式的变化多样。在对联的写作中,这样的原则同样适用。

以上是写作精品对联应该遵循的原则,尤其是写作“工对”是要尽量遵守。但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由于有这些严格要求望而生畏,束手无策,不敢写作。何况对联还有“宽对”、“工对”之分,工对难写,可以先写宽对。应遵循力求“阳春白雪”、不舍“下里巴人”的宽松原则,使对联的创作逐渐走向成熟,以期更多的精品对联问世。

猜您喜欢

相关阅读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浅说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