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其他对联“感谢贫穷”,留下了这些真挚动人的对联

“感谢贫穷”,留下了这些真挚动人的对联

2018-08-04 23:08:25 金锐何愁 白藏阁 0条评论

最近,“感谢贫穷”“赞美贫穷”忽然火了,我没有看新闻原文,不知是否又是后来不良媒体的断章取义或上纲上线。但从“贫穷”本身而言,既不值得感谢也不值得赞美,所谓“穷且益坚”“安贫乐道”“君子固穷”,多半是我们苦难中的国民自我安慰乃至自我解嘲的说法。然而,国家不幸诗家幸,穷困潦倒确实能激发人的创作灵感,也能让创作更加引发共鸣,毕竟痛哭流涕总显得沉重一些。比如杜甫就有“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无才日衰老,驻马望千门”“岂知牙齿落,名玷荐贤中”“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等等苦大仇深之句。到了清朝民国,战乱不休,国家板荡,穷困之士也多有通过对联表达自己的平穷生活的,其中也不乏佳作、名作,不知这是否属于对联版的“感谢贫穷”?



春联(归庄)


一枪戳出穷鬼去;

双钩搭进富神来。


此联作者归庄,昆山人,没什么名气,据说穷到了门都关不上,桌子椅子都要用绳子捆扎着才能勉强使用。某年春节,归庄悲愤交加,写了这样一副春联。往往春联都是讨个吉利话,归庄却不避讳用“穷”这样的词。将穷鬼“一枪戳出”还不够,再用“双钩”把富神请进来。观此联仿佛看了一遍相声的贯口“十八般兵器”一样,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又为作者的窘迫不看感到悲哀。



自寿(蔡鸿逵)


四十九年穷不死;

三百六日醉如泥。


此联写于作者四十九岁寿辰之际。“穷不死”三字是作者自嘲,从中也能见到作者一生贫苦的境况。吾国吾民最擅长苦中作乐的忍耐精神,贫苦至此,唯有对酒消愁,终日烂醉如泥,或许还能做一场富贵春梦。清人金安清题“三醉亭”一联与此联手法类似,联曰:“一月二十九日醉;百年三万六千场。”只是金联洒脱若神仙,蔡联苦厄类屌丝之别而已。



格言(曾国藩)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悼挽之联庄重典雅、沉郁顿挫,而格言联语却每每有平白如话之作,此联便是一例。上联蕴发勃勃生机,下联则言及修身之气骨。全联用字大胆,不避俚俗,像上联之“活”“团”“意思”,下联之“撑”“穷”几处,均见之笔势泼辣。曾文正公自然算不得什么穷人,但下联也替天下穷书生、酸秀才张目——穷则穷已,却不得稍损气节,此谓之“穷骨头”是也。只不知天下读书种子,又有几人担当得起?



贺女婚(方尔谦 )


两小无猜,一个古泉先下定;

万方多难,三杯淡酒便成婚。


此联是方尔谦写给女儿的婚联。方尔谦之女嫁给他的学生袁家嘏。方尔谦有“民国联圣”之称,是个风流潇洒的人物,袁家嘏是袁世凯的孙子,本也是富贵人家。可惜家道中落,观此联颇有辛酸之意。古泉即古钱,一个古钱便定下两小无猜的婚姻,三杯淡酒便算婚宴了。此联没有一点喜气,而是在“万方多难”的时局之中,表达了作者悲凉不堪的处境。



门联(朱芾)


富贵多忧,愿多忧天胡不与;

贫穷自在,这自在我实难当。


“富贵多忧”“贫穷自在”是贫苦人家自己宽慰自己的话语,原本便当不得真,只是没有人愿意真把这个谎言捅破而已。此联作者倒也光棍:既然富贵多忧多虑,那就让这些忧虑都来找我吧,为何老天不同意呢?都说贫穷之人自由自在,可惜这份自在实在是消受不起。这就好像现在的那个段子:有钱人的生活并不是如你想象的那样美好,因为他们的生活远比你想象得更加美好。



挽晏开甲(王育道)


穷愁老病萃于一躬,萧瑟生平,过庾开府;

笔冢墨丘与之终古,风流文采,想晋永和。


杜少陵有诗云“庾信平生最萧瑟”,此联便借用其意,谈逝者之“萧瑟生平”,较之庾开府尤甚,确是“穷愁老病”之身。下联则转写逝者学养,“晋永和”即兰亭雅集之日,以王羲之作比。而作者下联固然想占得“风流”二字,但落笔仍是一番牢骚不平,读“笔冢墨丘”四字,无端生出悲凉荒败之意,读之让人唏嘘不已。



挽卓鉴清(吴恭亨)


是大教育家,而未普及国民,徇铎心长,美犹有恨;

以穷诸生老,且又横遭谤口,盖棺论定,德却无疵。


上联直接点出逝者身份——大教育家,但作者接下来却调转笔头,写逝者之“恨”,未能“普及国民”。这是逝者自己的遗憾,还是吴恭亨借以浇自己块垒,感叹当时民智未开,这便不得而知了。下联则写逝者境遇,“穷诸生”三字已见困苦,而又遭人毁谤,可见晚景是十分凄凉的。即使如此,作者对其的评价是“德却无疵”,虽然境遇不堪,但也不违本心。果真如此,便是上述曾国藩联语中“穷骨头”的境界了。



挽方尔谦(陈诵洛)


骨头支离突兀,虽穷愁从不牢骚,或诮狂生,我怜狷者;

心地磊落光明,即绮障亦关慧业,自称情种,人羡仙才。


前面介绍了方尔谦写给女儿的婚联,这副则是他人写给方尔谦的挽联。作者毫不避讳方尔谦晚年的穷愁困苦,但虽然穷困,却不失名士风骨。方尔谦狂狷之性,在当时恐怕颇为人所不容,作者结尾八字言之,正如杜甫写李白之“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同意。下联仍回到风流才子的论调,所谓“情种”恐也是方尔谦自嘲之语,而其光明磊落、不拘小节的个性,才正是作者所称道的“仙才”。



挽某妇(包汝谐)


牛衣里唤不起故夫魂,痛哉积毁骨销,苦逼穷嫠归死路;

鸩酒中强换得孤儿命,幸矣覆巢卵在,争回血祀洗沉冤。


此联背后有一段凄惨的故事,《古今联语汇选》记载:“资州某孀,以他姓子为嗣。族人觊其产讼之,谓妇弗贞,将逐妇而死其子。妇仰药死,事白,嗣得不废,建坊旌表。”上联之“牛衣”即破烂衣裳,可见其夫尚存时便是贫贱夫妻,而“唤不起”一语更令人心酸。孤儿寡母,受人诬陷欺凌,此妇为保幼子,饮鸩酒而死,可谓节烈。此联正如一篇短史,曲折回转,惊心动魄。世人之卑劣、愚昧让人发指,而妇女爱子之情、节烈之性,则让人动容。



挽妻(许棫)


人道我偕老百年,谁知吃过万苦千辛,怆五十载夫妻今撒手;

古穷民无子曰独,胡尽夺汝九孙三子,剩十一龄孙女哭伤心。


“五十载夫妻”也属于“金婚”了,对于平均寿命不长的古人来说也算难得,晚年丧妻虽然悲恸,但也不至于凄凄惨惨。上联“万苦千辛”四字先埋下伏笔,但不具体言说,情感渲染全在下联。下联起句“无子曰独”,第二分句更翻进一层,“九孙三子”全部先老两口而去,可见生活之凄惨,而结句只剩一个“十一龄孙女”,一“哭”字又翻进一层,所有的悲恸全部宣泄而出。此时方明白联语中“万苦千辛”“古穷民”的深刻含义。



自挽(吴熙)


平生惟作挽词多,试看吴道子临到盖棺,能有几十幅佳章,送来悦目;

今世又拼穷饿死,非得赵元帅亲自画押,许我数十万家产,誓不投胎。 


这副自挽联明明写得很悲凉,却笔调诙谐,没来由地触动读者笑点。起句深读之后是很沉痛的,一来有抱负不得施展之意,大好文采而所用者惟“挽词”也,二来目睹身边亲朋好友逐一离世,所能做的唯有提笔作挽联而已。但作者接下来以吴道子自比,为他人写了这么多挽联,自己过世之时,会有谁来悼挽呢?这才是更深一层的沉痛。下联则在沉痛之余掩饰不住逗逼本性,此世穷饿至死,到了地府一定要财神赵公明亲口承诺,来世腰缠万贯,否则便赖在阴曹哪也不去,真是穷怕了啊。既悲且喜,既痛且乐,真以嬉笑文字书血泪肝肠,让人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自题生主(柴耦农)


畸士不妨穷,甘家食而守常珍,计数十年味饱天厨,留将剩脯残膏,沾溉春风桃李;

达人何所忌,开寿筵即题生主,俾二三子亲承函丈,免得居场筑室,摩挲异日松楸。


“生主”即为活着的人所立之排位,从某种角度而言其实是很不祥瑞的,有些人十分忌讳,就如生挽、自挽一般。但此联作者无疑是个达观之人,不但立“生主”,还自撰一联。上联内容无甚特别之处,大约是写自己一生贫困,但还努力沾溉他人。读下联可知,此联是作于寿筵之时,结尾几句居然联想到将来子孙祭奠吊拜的情形,还怕给他们添麻烦,告诫他们一切从简,当真无所避讳,也不得不说心是真大。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贫穷真挚动人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