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对联网首页其他对联樱花亭对联杂谈

樱花亭对联杂谈

2017-02-21 22:24:40杨卓群互联网 0条评论

烟花三月,相三两诗友,撩开晨雾,沿着青苔满布的水泥卵石游道,拾级登上河洑美女峰。时令乍暖还寒,山峰“衍而不嵬”,因为年龄使然,不一会儿,我们便累得气喘喘,汗津津的了。好在前行不久,一片生机勃勃的樱花园便映入了眼帘,放眼望去,最显眼的是那座樱花亭。它红瓦尖顶,翘檐斗拱,画栋雕梁,上下两层,六柱六角,建筑风格古朴大方。亭子正面高悬一匾,上书黑底金字“樱花亭”三字,字遒劲流畅,古风盎然,为常德市老诗人,名书法家陈国安先生墨宝。亭柱两旁挂有黑底金字的楹联一副,为常德市已故诗人刘先先生撰书:“他年干戈化玉帛,今日樱花话情谊。”楹联真实地记叙了建设樱花园的历史渊源和现实情况。

先从下联的“樱花话情谊”说起。我们面前这一片花灿如霞,叶碧如玉的樱花,它们经过晨雾浸润,在朝阳映照下,一朵朵,一簇簇显得晶莹剔透。此刻,那沁人心脾的芳香,惹得金蜂彩蝶疯飞狂舞;也引得踏青的游人,不停地在花丛间拍照留念。据樱花园管理人员介绍,园内共植樱花300多株,占地4000多平方米。苗木从日本引进后,先在南京市植物园培植一段时间,待适应洞庭湖一带的气候与土壤的情况后,再移栽于此。

为什么有“话情谊”一说呢?原来,这项工程是由日本的民间团体——日中友好协会长江分会历经几年的时间,筹资金,培樱花,满腔热忱完成的。这个民间组织的团长芦田,正是1943年参与常德会战的日本侵略军的一个军曹。他在樱花园开工奠礼上,首先向与会的常德人民三躹躬,并饱含歉意地说:“我曾经是这块圣洁的土地的侵略者之一,也是幸存者之一。我在此就当年侵略常德一事,向大家道歉,谢罪!”他说,他们筹资在河洑山这一血与火沐浴过的地方建造樱花园,一是表示谢罪,二是作为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象征,因为樱花是日本的国花啊!对于日本友好人士这一片真实情感,我们是应该接受的,中国是礼仪之邦,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炎黄子孙。但我们也绝对忘记不了1943年常德会战的血海深仇。

再看上联“他年干戈化玉帛”。“他年干戈”正是指的当年的常德会战。1943年11月,侵华日军为了牵制中国军队南下远征缅甸,组织了“中国派遣军”第11军和13军一部分,配备空军和毒气瓦斯部队,兴兵10万,进犯常德。国民革命军第74军57师余程万部奉命守城,苦战16昼夜,战死虎贲将士8000,仅百余人突围而出。河洑山是抵抗日军的桥头堡,那里的战斗更为激烈。战火狂烧到11月23日,疯狗般的日军又调集几十门大炮,出动20多架飞机,对久功不下的河洑山狂轰滥炸。顿时,河洑山方圆数公里之内,烈火腾空,飞尘敝日。我方守军连人带枪,被深深埋在浮土层里,轰炸稍停,营长阮志芳扒开浮土,清点士兵,进行短暂动员:“苟一息尚存,决不让敌人占领河洑,即使战至一人一枪,亦不放弃寸土!”他率领剩余战士,手握闪亮刺刀,跃出战壕扑进敌方阵地,把日军杀得鬼哭狼嚎。河洑之战,歼敌千余人,而我方也壮烈牺牲500多人。烈士长眠之地正是今天的樱花园所在地。我想,应该是樱花园的设计者特意安排的。为了让历史现身说法,在鸟语花香的樱花园畔,还特留下了弹痕斑斑的7个抵抗过日军的地堡,堡外还有交通纵横的战壕。灿烂的樱花,说明了日本友好人士的情谊;而坚固如昨的地堡,隐没在草木中的战壕,还在诉说着日本军国主义的滔天罪行!追昔抚今,我们分明感觉到:那一株株干挺枝繁的樱花树,凝聚着先烈们的英灵;那一朵朵嫣红如火的樱花,是由先烈们的鲜血染成的。正因为如此,外国人、本国人,特别是常德的老百姓前来游山赏樱花时,总要肃立在樱花亭内,深深地悼念我们的先烈。老诗人陈国安先生以《河洑樱花亭》为题写一首七绝,以示悼念。诗前有个小序:河洑山系当年中日常德会战之地,1994年日中友好协会长江分会赠樱花树并建亭,嘱余书联撰额,因此记之。“亭台一座寓深情,坡上樱花别样春。碉堡战壕犹在目,睦邻玉帛有碑铭”。安乡诗人李世俊也以《观河洑山樱花亭有感》为题,写景抒情:“樱花园里樱花亭,装点平山色更新。一道流泉如白练,四围佳木若青屏。已化干戈成玉帛,便为朋友结亲邻。前事不忘师后事,和平大道血铺成。”诗的第四联对我们是警醒:用血铺成的“和平大道”,我们要珍惜它,更要紧握手中枪杆保卫它!

猜您喜欢

评论区

猜您喜欢的对联及诗文:

樱花杂谈

对联分类

对联知识

热门对联

精彩推荐